《道德經》第十三章
何為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為寵辱若驚。什麼是寵辱若驚?得寵之人一般都是卑下之人,因此一旦得到了寵愛,就會喜出望外,而失去了寵愛,就會提心吊膽,這就是寵辱若驚。老子認為一個得失心很重的人,他一定是個卑下之人,隻有卑下之人才會過外分在意外在的得失,所謂外在的得失不外乎是“名利”,當一個人把“名利”看得比自己生命的一切還重要時,那麼他就會成為“名利”的奴隸,“名利”來時則喜,“名利”走時則驚,完全喪失了作為人存在的基本尊嚴。
何為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什麼是貴大患若身?我之所以有大患,是因為我有身體,如果我沒有身體,那麼我還會有什麼禍患呢?老子在此論述了“利己主義者”的憂慮,古今中外無數聖賢、思想家以及哲學家都在争辯的一個命題是“人性到底是善還是惡”,然而各派有各派的觀點,各家有各家的學說,争辯不分伯仲,至今仍沒有得出統一的結論,但是無論是哪一派的觀點,都沒有否決人性“利己和自私”的特點。老子認為人性的自私自利都來自于“身”,這個“身”不僅僅是指“身體”,更是在于“自我的觀念”,那些利己主義者,之所以整天憂慮有禍患降臨,正是因為他們“自我的觀念”太強,把自身的得失看得太重,所以才會整日憂心忡忡,當這些人可以“忘卻自我”時,便可以忘卻“憂患”。
因此《道德經》譯者王弼說:“寵必有辱,榮必有患,寵辱等,榮患同也。”王弼認為寵和辱、榮和患本是一體而生,如同硬币的兩個面,得到“寵”和“榮”時,就意味着必須要承擔相應的“辱”和“患”,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制約。
《道德經》第十四章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看不到的東西,稱它為“夷”,聽不到的聲音,稱之為“希”,摸不到的東西,稱之為“微”。此章老子重新将“道”的“無形”着重诠釋了一番,也與後文《道德經》第四十一章“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做了同義類比。老子認為“道”是沒有明确的形體,也無法給它加以名狀,雖然它超越了“聲色名相”,但是它卻依然存在于冥冥之中,我們之所以看不見、聽不到、摸不着,是因為道并不是用感官去“體會”的,而是用“智慧”去“領悟”的。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繩繩不可名,複歸于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它的上面沒有光亮,它的下面也沒有陰暗,綿綿不絕而又不可名狀,一切有形的運動最終都會歸于抽象的狀态,所以它看起來好像沒有形狀,也沒有物體存在,我們稱它為“惚恍”。這裡需要強調的是此句中的“無物”并不是指“一無所有”,而是指“抽象存在着的狀态”,因此“複歸于無物”就可以理解為“回到抽象的狀态”,而“無物之象”可以理解為“抽象狀态下的現象”。
前不久剛公布的人類曆史上首張“黑洞”照片,這個距離地球5500萬光年,質量約為太陽的65億倍的黑洞,經過超200名科學家用了近兩年的時間拍攝而成,據說這張照片的沖洗量相當于用了4萬人一生的照片,因此這張“黑洞”照片對于人類來說具有劃時代裡程碑的意義。相信很多人對于“黑洞”的認知,一直停留在愛因斯坦和霍金理論學說的想象之中,因此我們在很多影視作品和文學作品中看到的“黑洞”是一個"黑乎乎”的“巨洞”,然而最終的照片卻是“紅撲撲”的“甜甜圈”,所以足以說明人類想象的局限性,以及事實本身的複雜性,同樣如果我們将“道”類比于這張“黑洞”,在它未被拍出“實象”照片之前,我們隻能通過自己的想象去揣摩它的形狀,有些人認為“道”就是“老子”,“道”就是“太極圖”,或者“道”就是“宗教”,甚至認為“道”是“超自然神力”,所以在每一個人的心中那個“道”都是不同模樣的,因此老子無法将它具象化說明,認為它是“惚恍”的,是“繩繩不可名的”,是一個“無物之象”。
此章可與《道德經》第一章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做呼應,同在講述“道”是不可名狀之物,因此老子認為能夠把握住“無形之道”的人,可以以此來輕松駕馭現實中具體的事物,可以借此通曉萬物運作的規律。
《道德經》第十五章
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古時候善于行道的人,微妙通達,深刻而又玄遠,不是一般人可以理解的。此章照應于《道德經》第四章“淵兮似萬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同時也承接第四十一章:“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豫焉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俨兮其若榮,渙兮若冰之将釋,敦兮其若樸,曠兮其若谷,渾兮其若濁。有道的人啊,他們為人小心謹慎,好像冬天踩着冰過河,他們警覺戒備,好似防備鄰國的進攻,他們恭敬鄭重,猶如要去赴宴做客,他們行動灑脫,好像冰塊緩慢消融,他們敦厚樸實,好像未被雕琢的木材,他們曠達豁然,就如深幽的山谷,他們渾厚寬容,好像不清的濁水。老子眼裡的有道之士,是“謹慎的”、是“曠達的”,也是“敦厚的”,正如《黃帝内經》中對“黃帝”描述的那樣“長而敦敏,成而登天”,凡曆史上有道之士,都一定有着過人的品質。
此三章,分别論述了“寵辱榮患”之人、“無物之象”之道以及“微妙玄通”之士,老子在第十三章認為有寵必有辱,有榮必有患,若一個人要做到無所謂“榮辱”,那就必須達到“忘我”的境界;其次老子在第十四章認為每個人心中都有屬于自己“道”的模樣,它無法具象來表達或者描摹,隻有用智慧去感悟;最後老子在第十五章将“有道之士”通過七種不同的狀态表現出來,分别是“踩着冰過河”、“防備鄰國進攻”、“赴宴做客”、“冰凍消融”、“未被雕琢的木材”、“山谷”以及“濁水”,以此來表達“有道之士”所具備的超凡品質。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