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寫高質量會議紀要?一、會議紀要是什麼?,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如何寫高質量會議紀要?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一、會議紀要是什麼?
會議紀要是一種記載和傳達會議基本情況或主要精神、議定事項等内容的規定性公文,具有内容的紀實性、表達的要點性、稱謂的特殊性等基本特點。對機關工作人員而言,會議紀要是一種常見的公文文種。
與“會議記錄”有啥區别?簡言之,會議記錄是事務文書而非公文,隻是會議情況的原始記錄,當然也是寫好會議紀要的基礎材料;會議紀要則是對會議記錄的歸納和概括,是再加工的過程,來源于但又不同于會議記錄。
二、撰寫會議紀要,得堅持“三個必須”,做到“三個弄清”
“三個必須”:必須如實反映會議内容,不能憑空捏造,否則将違反紀實要求;必須圍繞會議成果進行提煉和概括,重點介紹會議成果,切忌流水賬;必須反映集體意志,一般用第三人稱寫,常以“會議”作為表述主體,如“會議認為”“會議指出”“會議強調”“會議要求”等。
“三個弄清”:弄清會議目的,通盤了解會議情況;弄清與會各方最終達成了什麼共識;弄清會議相關材料的核心要義。
三、會議紀要有幾種類型?
機關工作人員日常接觸最多的會議紀要大緻有兩種,即辦公會議紀要和專項會議紀要。
四、會議紀要有哪些要素?
主要由标題、正文、結尾和落款幾部分組成。
①标題。必須寫明确,不能僅以“會議紀要”為題。主要有以下幾種寫法。
寫法一:會議名稱 文種。
寫法二:召開會議的機關 内容 文種。
寫法三:會議名稱 紀要内容 文種。
寫法四:正副标題。正标題闡述會議主旨和意義,副标題交代會議名稱和文種。
②正文。主要由會議概況、會議的精神與議定事項組成
組成一:會議概況。這一部分是引子,簡要介紹會議的基本情況,包括會議的時間地點、參會人員和會議主題。
組成二:會議的精神與議定事項。這一部分是重點,分集中概述式、條項式、發言摘錄式3種常見寫法。
③結尾和落款。應嚴格按照黨政機關公文格式要求拟寫。
五、如何寫好會議紀要?
①心得一:會議準備有必要
做好“五項”準備:了解會議議程、熟悉會議文件、掌握與會人員名單、熟悉會議環境、準備記錄設備。
②心得二:會中記錄有技巧
把握“四個”要點:精力集中、全神貫注,抓大放小、記錄關鍵詞,多記“臨場發揮”内容,着重記主要領導的總結講話。
③心得三:會後整理講方法
做到“四個”注意:注意條理清晰、注意用語規範、注意忠于原意、注意體現領導意圖。
④心得四:審核确認不可少
抓好“三個”流程:自我檢查、反複修改,報請直屬領導審核。
⑤心得五:閉環執行更重要
堅持“一個”原則:會議紀要簽發不是完結,還應密切跟蹤、常态督導議定事項的落實情況,有交辦就要見實效。
仔細比對。會議紀要報審過程中,會逐級經領導審簽修改。紀要起草人員應珍惜各級領導的修改批示,勤于、善于比對初稿與修改稿的差别,體會琢磨領導的用意,特别是着重修改的地方,尤其要注意體會把握。
完善筆記。用記錄本來記錄會議召開的情況,會議過程往往氣氛嚴肅、時間緊張,即使記錄人員下筆速度很快,也難免有内容來不及記錄,紀要發放完成後便是補充記錄本的最佳時機。
整理保存。記錄本、會議錄音、會議文件等,是會議的客觀見證者,要特别注意存檔保管,以便随時查證。
撰寫會議紀要,看起來是個不起眼的工作,但它非常考驗一個人的基本素養、文字功底和職場情商。
四個關鍵點與您分享:
No.1 寫好會議紀要是職場加分項
會議紀要必不可少,目的是确認會議議定的具體事項,成為今後一階段的工作指南。會議紀要一般需要報送給相關責任人,包括各級領導、同事,寫好會議紀要,能給你的職場加分。
No.2 會議紀要是會議記錄的升級版
會議記錄極具個人風格,工整詳細、随手塗鴉都可,隻要能記明白會議過程中的相關讨論、發言、結論就行。會議記錄主要是給自己看,幫助自己在需要用的時候複原記憶,理清思路。
會記紀要則是根據會議記錄整理而成的升級版,需要根據本單位會議紀要的格式、模闆、公文書寫要求寫作,是未來某項具體工作的行動方案。
No.3 會議紀要至少包括8個基本要點
一份完整有效的會議紀要,要記錄清楚會議的8項内容:包括會議背景、目的要求、會議時間、地點、主持人、參會人員、主要議題、形成的決議。如果會議還有未達成共識的事項、未解決的問題,也要一并記錄下來。
No.4 會議紀要要簡明扼要
與會議記錄不同,會議紀要不追求事無巨細、面面俱到,注重的是邏輯清晰、簡明扼要。會議紀要最核心的内容我把它總結為“5個什麼”:什麼時間商量的?我們要做什麼事情?由什麼人來負責?什麼時間完成?要達到什麼效果?列成清單式,一目了然。
總結一下:
會議紀要看起來不過短短篇幅,但實際要做的工作還有很多。比如:做好會議之前的準備工作,了解與會人員的資料信息,快速有效利用會議資料,掌握行文邏輯思路,善于總結提煉要點,注意用詞嚴謹,等等。建議您,不妨花點時間,仔細揣摩練習會議紀要的寫作,您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精心準備,心中有數
每次開會撰寫紀要都像考試,或大考或小考,或急難重或緩易輕,需要有一個認真備考的心态,提前把問題想全面,認真作好準備。
掌握會議議程。有些單位撰寫紀要和籌辦會議的職能沒有設在同一部門,這就需要紀要寫作人員會前主動聯系辦會部門,第一時間拿到會議議程,掌握會議主題、參會部門、參會人員、時間地點等信息,做到手腳不亂。
熟悉背景資料。有的會議是之前會議的延續和再部署,關聯性較強,領導開場可能直奔主題,這時就很有必要把之前的會議紀要、背景材料等找出來,熟悉情況,對于全面理解把握本次會議内容會有很大幫助。
預習會議材料。一些議題重要的會議,如傳達學習貫徹中央最新精神、中央領導同志重要指示批示等,相關部門一般會為領導準備好講話提綱,紀要寫作人員應盡量在會前拿到全部材料,了解清楚主要内容,提前進入狀态,做到胸有成竹。
精準記錄,膽大心細
做好現場記錄是一項基本功,也是寫好會議紀要的有力保障。
要全程參會。充分聽取與會人員發表意見,對讨論過程中的邏輯關系有清晰的認識,這是對議定事項進行高質量歸納整理的重要前提。
要抓住重點。一些會議持續時間較長,紀要寫作人員難免出現疲憊、注意力無法高度集中等狀況,這時需要集中“優勢兵力”,重點緊盯一把手講話,以及主要副職、主彙報人發言,确保關鍵信息無一遺漏。
要拾零為整。會議中,如果某位與會人員的發言得到主要領導第一時間肯定,說明主要領導非常認可,這類内容需要迅速标在本上,後期整理寫作紀要時注意補充。
要标記時碼。在可攜帶錄音設備的會場作記錄時,當聽到分量重、理論強、舉措實的發言内容時,可以迅速掃一眼錄音時碼,作上标記,後期整理時定向确認,大大節省查找時間。
要核對人員。一般情況下,會議議程上的參會人員均會到場,但偶爾也會有臨時未到、他人代替等情況,需要紀要寫作人員及時“掃描”現場,确認到會人員,嚴格忠實于會場,在紀要中加以體現。
以上為本人學習的材料,轉發與需要的朋友共享,向作者緻敬!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