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母嬰

 > 11歲的孩子聽書好還是自己看好

11歲的孩子聽書好還是自己看好

母嬰 更新时间:2024-08-10 09:13:37

11歲的孩子聽書好還是自己看好(我為什麼反對小孩子聽書)1

作者:葉開

01

娛樂不是學習

經常有家長問:我家孩子從小愛聽書,但不愛讀書,也不會寫作文。怎麼辦?

其實,聽書是一種娛樂,不是正式學習。

但人們常常把娛樂誤認為學習。

說書聽書,在中國由來已久。從勾欄瓦肆講史,到戲院茶館說書,都是娛樂消遣、打發時間的。其目的主要給不識字的、不能閱讀的人講故事(講史是一個大類),長久以來,這都是一種大衆娛樂方式。

人民群衆需要娛樂,娛樂沒有任何問題;現在人們不僅聽書,還看八卦、绯聞,看“奇葩說”、“吐槽大會”,讀各種搞笑段子。

這種活動都是娛樂,是為了打發時間。

但學習不同于娛樂。

娛樂獲取信息,學習得到知識。

娛樂是輕松的;學習是有難度的。

娛樂是碎片化的,學習是系統化的。

娛樂是感官刺激性的,持續性不長;學習是為了認識問題解決問題,擁有長久的思維樂趣。因此,學習帶有強制性,是系統化的、有難度的。

聽書,尤其是聽“四大名著”,常常會給家長造成一種孩子在“學習”的錯覺。但這隻是“娛樂”,而非“學習”。聽書,跟孩子的學習能力,跟他的寫作能力,沒有必然聯系。

娛樂是人的本能需要,輕松的,沉迷的,消遣的。

你搬個凳子,小孩子跟在後面說我來我來;你給小孩子系個鞋帶,小孩子嚷嚷說我來我來;小孩子翻一本小人書念念有辭神采飛揚;小孩子打遊戲偷菜吃雞他神情專注。這些活動,顯得孩子活潑可愛,父母很高興。但這些事情,本質都是娛樂。

如果因此誇孩子熱愛學習,這卻偏離了學習的本質。

02

聽書隻是娛樂

現在網絡上,聽書、講故事類節目很多,追捧訂閱者衆。

尤其是古典作品如“四大名著”的聽書節目,有數量龐大的聽衆,都是家長掏錢給孩子訂閱,美其名曰學習“四大名著”。

然而,因為混淆“娛樂”與“學習”,真正學習就被耽誤了。如果孩子僅停留在“娛樂”上,沒有養成閱讀習慣,缺乏學習耐心,那麼他的學習習慣和思維習慣都難以構成,也不足以讓他在學習中得到思維的樂趣。而缺乏系統知識支撐,缺乏閱讀耐心,在讀一本有難度的厚書時,孩子會欠缺讀下去的耐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沒有難度的學習,不能稱為真正的學習。

現在談到“學習”概念,很多人都混淆了“娛樂”與“學習”。

我不反對娛樂;也不反對聽書。但是,如果你隻是讓孩子聽什麼叔叔講故事,聽《三國》《水浒》《西遊》,以為這就是“學習”,那是對“學習”的深誤解。

人類的感官是很奇妙的,聲、色、味、嗅、觸,各自分管不同的信息輸入方式。早期的人類未經“文明”污染,各種感官發達,視覺、聽覺、嗅覺都比現代人敏銳得多。而到了“文明”世紀,系統化、專門化知識成為人類發展的主要驅動力,從而在所有感官中确立了“視覺的霸權”。

——不是其他感官不重要,而是“視覺”成為主要的“知識感官”。目前的人類發展狀态,隻有“知識感官”才能系統地攝入知識——說大白話,是讀專業的專門的書籍。

人們日常使用的言語(口語),與書面語言不一樣。言語更多地是傳遞信息,是碎片化的;書面語言才能系統地、邏輯地、清晰地表達。

語言與文學是母語學習的核心,也是“專業知識”,是“硬知識”,其專業的程度和難度,一點也不亞于任何科學技術學科門類。

我們用耳朵聽書,我們用眼睛閱讀。這兩者的區别:聽到的是“信息”輸入,看到的是“知識”攝入。聽書與讀書是兩回事。聽書是攝入“信息”,看書是獲得“知識”——我們的耳朵聽到很多“信息”,但我們用眼睛來“讀書”。

孩子聽書,是碎片化地聽、斷斷續續地聽,記憶呈現出來的是碎片化狀态,他的認知模式也是非系統、非邏輯的。這種聽書(聽故事)所得到的“知識”,其實是“信息”;他“知道”而已,而不是“明白”了。

一名學生要真正獲得“知識”,他必須學會閱讀。

一名學生在閱讀一本書時,他的思維是連續不斷的,他在閱讀時,連續不斷地整理攝入的知識——他劃重點、他歸納、他具體化、他抽象化、并最終,把從這本書裡獲得的知識系統化。系統化地理解并記憶,這才是真正的“學習”。

03

深閱讀才是真學習

如果學外語,聽書很有用,對聽說能力的提高幫助很大。但母語學習的核心能力,卻是閱讀與寫作。更準确地說,是“深閱讀”能力,是“創造性寫作”能力。這是互聯網時代的核心能力。這種核心能力,很難以聽書(聽故事)的方式來獲得。

我的少年時代娛樂很單調,家裡能有一台收音機,就是高檔家庭裝備了。廣播台裡的說書,如《嶽家将》《楊家将》《三俠五義》等,有些小孩子能聽幾十遍,對故事人物了如指掌。但他沒有自己的思考,沒有自己的觀點,隻能是重複複述片段。

回到聽“四大名著”上。一個孩子可能聽過好幾遍《西遊記》,對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唐僧、白龍馬都十分撚熟。他們還看了連環畫、電視劇,攝入了各種信息。然而,這并不是就表示孩子看過《西遊記》了。孩子隻是聽過了,知道一些故事情節,然而他并沒有真正讀過這本書。聽過、知道,是碎片化信息,隻有真正地閱讀,才能習得系統化知識。

一個孩子如果沒有真正翻開書本,一字一詞一句地閱讀,邊讀邊思考邊歸納,從而以自己的方式理順這部作品的人物關系、故事的前因後果,并做出自己的思考,不能算是真正地讀過這本書。更為深入地閱讀,是自發地為這本書寫書評(讀後感),或以這本書作為靈感拓展寫作,創作自己的虛構作品。

為了寫書評,或虛構寫作,孩子們會再回過頭去反複閱讀這本書,對其中一些原本一知半解的内容,再次深度了解。帶着問題的寫作,就産生了“寫作虹吸知識”效應。

我曾提出一個“深閱讀公式”:“一本書、一名作家、一個時代”。

一本書

從孩子的興趣點入手,找到孩子“命中注定”的一本好書,反複讀、深入讀;

一位作家

調查這本書的作者,研究他創作的其他作品;

一個時代

了解作家所處的時代,拓展閱讀有關這個時代政治、文化、曆史背景的書籍。

這種“深閱讀”的學習模式,要求孩子在相對廣泛的閱讀中找到“命中注定的那本書”,對這本書反複閱讀,然後順藤摸瓜地拓展自己的閱讀領地:從這本書拓展到作者其他作品,再拓展到作者同時代其他作家作品,或尋找與這本書同類型的其他作品進行囊括式閱讀。這樣才能形成系統化知識攝入,構成“深閱讀”儲備。有了“深閱讀”儲備,才能有效激發創造型寫作。

因此,當孩子在兒童時期聽書娛樂時,要盡可能早地擺脫聽書(及繪本)依賴。小學一年級結束,就可以讓孩子讀整本書了。這個過渡期,可以繼續聽優秀短篇童話,但不要聽改編“四大名著”的“說書”。改編名著的“說書”,通常帶着說書人的淺顯認識和粗暴的道德評價,不僅無益,反而有害。

不要迷信繪本。要盡快跨過繪本,進入純文字閱讀,這樣才能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11歲的孩子聽書好還是自己看好(我為什麼反對小孩子聽書)2

那麼如何做,才能更好地養成閱讀習慣呢?這就要根據孩子不同年齡段,閱讀合适不同年齡段的好作品。

可以這麼說:未經沉思的閱讀,都是無效的——碎片化的信息,都很難沉澱并系統化。聽書要說是“學習”,那也是“低效率學習”。

我們的目的如果是“學習”,那麼要求孩子多聽“名著”,以為能獲得真正的知識,則無異于緣木求魚。

來源 | 本文獲授權轉載于“葉開的魔法語文”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母嬰资讯推荐

热门母嬰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