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鳳蓮,1947年9月生于山西昔陽,山西晉中市昔陽縣大寨鎮大寨村黨總支書記。從“農業學大寨”的“鐵姑娘”到“大寨學全國人民”的領路人,郭鳳蓮與大寨的命運始終緊緊相連。
“農業學大寨”,這句口号響徹20世紀60、70年代。這句口号誕生的時候,16歲的郭鳳蓮已經在大寨的山梁上填溝造田,苦幹了兩年,成為“鐵姑娘隊”的隊長,而她的父輩們則已經這樣幹了10年。
山西省昔陽縣大寨公社大寨大隊地處太行山腹地。貧窮、饑餓,是太行山腹地一方鄉民的集體困頓,而大寨人想靠自己密布老繭的雙手打破這個困頓。
大寨鐵姑娘——郭鳳蓮(大寨供圖)
郭鳳蓮:“白天修土地,晚上回來修房子。那個年代也沒有想到我們要收入多少錢,隻想着我們好好幹,完成國家的統購任務,剩下的糧食可以填飽肚子,還可以通過賣給國家糧食,把錢拿回來以後能買個衣服。”
他們成功地在青石闆上造出農田,他們不講條件、不計得失的大寨精神在長達十幾年的時間裡影響了整個中國。其間,郭鳳蓮也由“鐵姑娘隊”隊長變為黨支部書記。但是在那個特殊的曆史環境下,“富裕”的願望卻是可望而不可即。
郭鳳蓮:“我當時想,大寨要走一條富裕的路子,但是怎麼富裕卻沒有方向。還是從農業,種好糧食、多打糧食、給國家多交收統購糧,通過糧食來掙錢。那個時候還沒有開始搞副業,因為不讓搞,搞副業叫資本主義。隻有一個途徑,就是多打糧食。”
“如何面對掌聲的戛然而止?”
兩三代人的苦幹,山梁上造滿了梯田。1978年,大寨賣出30多萬斤玉米,每斤8分錢,一共隻收入2萬多元。這一年年底,作為中央候補委員,郭鳳蓮列席了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
郭鳳蓮在田地與村民交流(大寨供圖)
記者:“您當時是一個茫然的狀态嗎?”
郭鳳蓮:“當時對改革開放理解不了。在這之前轟轟烈烈地學大寨,三中全會一開,一下子對大寨有一些其他的評論。所以我感覺好像是不是幹錯了,還是犯了什麼法律了?”
大寨村“兩委”考察學習(大寨供圖)
記者:“那天開會的時候已經有這種感覺了嗎?”
郭鳳蓮:“有了,公報出來以後就開始‘解放思想’,檢驗‘真理的标準’報紙社論出來了,副版上就提了‘學大寨’‘學大慶’怎麼學錯了。”
記者:“您當時意識到了大寨這種模式和改革開放……”
郭鳳蓮:“我意識到有一點轉折。我當時是第五屆人大的常委委員,人大常委會的會議上,有些委員代表有很多不統一的議論,而且也折射到了大寨、折射到學大寨這個事兒上。我當時是不可以多發表意見的,就隻是聽。”
記者:“您心裡擔心或者害怕嗎?”
郭鳳蓮:“不害怕,怕啥?我們也沒有做錯什麼。隻是感到可能國家政策有一個大的變化。”
代表昔日光榮的大寨,如何面對掌聲的戛然而止?靠集體力量“改天換地”的人們,如何面對失去“集體”的局面?1978年,小崗人冒死在契約書上摁下紅手印,到1982年,全國95%的農村實行了家庭聯産承包責任制,而剩下的5%裡,包括大寨。
郭鳳蓮:“那個時候我們國家也是在慢慢走這條路。大寨其實原來不想放這個土地,因為老百姓不接受,為什麼要把土地放下去?這個工作不好做。”
原來,大寨人是“上面提出九十九,我就能幹出一百一”。當時,郭鳳蓮和大寨人難以理解,集體利益至上的家國情懷和渾身幹勁怎麼就用錯了地方?很快,她被調離大寨,雖然她的心還一直牽記着那裡。
郭鳳蓮:“離開大寨,我還想那麼多幹啥呀?我隻是擔心大寨改革開放的工作上不去。我後來經過縣裡面那個公路段,看到大寨沒有一點點變化,也感到大寨有點落伍。”
“大寨好像還在10年前徘徊”
一别大寨11年,再回來,大寨好像還在10年前徘徊。
郭鳳蓮:“沒有想到大寨成了這個樣子,破破爛爛的,人們的生活也比較窮。集體經濟很薄弱,基本上沒有了。”
1991年,再一次擔任村支書的郭鳳蓮對“富裕”的實現路徑有了全新的認知。
郭鳳蓮:“1991年底剛剛回到大寨,1992年民政部召開了農村先進書記的會。當時民政部對大寨還是一片熱心,讓我來開會,我就感到有一點擡不起頭。一說你的收入是多少?人家都是幾千萬、上億,我呢?連幾十萬也沒有,人家問的時候都不好意思講,非常尴尬。當時我就暗暗下決心,我要不發展,就沒臉再回到中國農村的舞台。”
郭鳳蓮說,哪怕巅峰時的大寨,村民每人每年也隻是過年分到一斤半小麥,剩下的要賣給國家。大寨成為典型,不是因為生活水平多高,而是因為村民們淳樸實幹的精神和不折不扣的信念。有這顆初心,大寨還會站起來。
郭鳳蓮:“1992年春天,我帶着大夥兒到其他幾個先進村去看了看,回來以後老百姓都想富、都想變。而且大寨人還有一種精神,你隻要有路子我就走,你給我方向和目标,我就要朝這個方向和目标去發展。”
郭鳳蓮和大寨人又拿出了當年在青石闆上修梯田的勁頭。
郭鳳蓮:“我就帶着大家,我自己的錢花出去,沒有路費,我就去找朋友借一點。出去以後就找項目、找資金、建工廠、辦企業,紅紅火火那麼幾年,大寨就發生了變化。”
幾年的時間,“大寨”從政治的典型變成市場化的品牌,在合資創辦的企業中,僅“大寨”這兩個字,就給村子帶來25%的企業股份。
郭鳳蓮作為山西代表出席十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大寨供圖)
郭鳳蓮:“現在我就感到穩下來了,穩定了。轉型發展雖然也有影響,經濟有一點下滑,但是基礎條件已經都擺好了,設施都完善了,壓力就小了。現在就是順順利利地轉型,穩步地前進。”
走一千裡路,挑一萬擔土,從青石闆上生生攏出田地的日子猶在眼前,往日熱鬧喧嚣的掌聲和口号卻漸漸淡遠。當年種着麥子、玉米的梯田如今退耕,種上了核桃和大棗。當年的鐵姑娘如今也年過古稀。但郭鳳蓮臉上仍然時時洋溢着與年齡不相稱的旺盛生命力,她說這個生命力也是在青石闆上磨出來的,大寨人都有。
“今日大寨,讓守業者看到希望”
今日大寨,讓守業者感知安穩,也看到希望。
2008年奧運火炬手(大寨供圖)
郭鳳蓮:“老年人養老金都有了,幼兒園都建起來了,學校條件也都好了,現在大寨的基礎條件确實挺好了。但是在這個基礎上,怎樣把旅遊事業再發展起來、打造起來,把大寨産品的品牌打造起來,這兩項打造起來以後,又是一個很好的發展路徑。”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