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金秋助學認耕助農

金秋助學認耕助農

教育 更新时间:2025-01-08 23:39:30

金秋助學認耕助農?新華社北京3月4日電 題:把大地當課堂——農業高校師生助力春耕備耕掃描,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金秋助學認耕助農?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金秋助學認耕助農(把大地當課堂農業高校師生助力春耕備耕掃描)1

金秋助學認耕助農

新華社北京3月4日電 題:把大地當課堂——農業高校師生助力春耕備耕掃描

新華社記者

“驚蟄”節氣即将到來,氣溫日漸回暖、萬物生機盎然,正是農忙好時節。雖然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面廣,但農業生産基本盤必須穩住,春耕備耕不能耽擱!

記者在多地采訪發現,在廣闊的沃野裡,農業高校師生以強農興農為己任,把田野當課堂,将論文寫在大地上,助力農民春耕備耕,一幅别樣的春耕備耕畫卷正徐徐展開。

就地參與春耕 田野上的實踐“課堂”

“現在是返青期,一定要及時灌溉和施肥。春節後雖然下了兩場雨,但都是小雨,土壤墒情并不好”“除草用鋤頭更好,既可以松土,還能減少環境污染”……

正值華北小麥春管時期,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農學院作物遺傳育種專業碩士生牛洪壯,最近每天都穿着耐髒的夾克、膠鞋,在家鄉河南省長垣市蒲東街道五裡屯村的麥田裡忙碌,給村民指導。

“學校沒有開學,但号召我們行動起來,走向田間地頭,助力春耕備耕。”牛洪壯說,“田野是真真正正的實踐‘課堂’。”

作為全國農業科教重地,地處陝西楊淩的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始終情系三農。早在2月初,學校就發出通知,提出“疫情防控要堅決、科研推廣不停頓”,号召廣大師生緊密結合農時季,利用各種方式給農民提供技術指導、信息服務。

國内不少涉農高校都發出了類似的倡議。在疫情最為嚴重的湖北省,早在雨水節氣,華中農業大學就倡議返鄉師生在做好防護的同時行動起來,亮明身份就地參與春耕生産,在生産一線學習,為生産一線服務。

“這片蠶豆植株上有真菌病害,上部葉片有霜黴病,下部葉片有炭疽病。首先要區分真菌病害和細菌病害,再對症下藥。”華中農業大學理學院青年教師劉思思回鄉時常與農民交流蠶豆病蟲害防治。由于村民都講方言,外地媳婦劉思思隻能讓家人在旁邊當“翻譯”。

記者了解到,不少學生在參與春耕備耕的同時,接受了實踐教育。四川的土地依山而墾,延綿起伏,這兩天正是油菜開花的時節。戴上口罩,背着背篼,拿上鐮刀,老家在四川省南充市的沈陽農業大學學生雷凱霖早上八點半便出門了,育水稻秧、覆蓋地膜、去油菜田割草……

雷凱霖說,無法返校,但可以就地參與春耕。這期間實踐了許多傳統的農管工作,比如為麥子澆水施肥,為油菜潑施有機肥等。“真正實踐起來,跟在書本上看到的完全不是一個概念。”

與農民同勞動 論文寫在大地上

和農民一起下到20多厘米深的泥土裡,示範如何把肥料與泥土混勻,每秧要施多少肥等,有時白天勞動,晚上還給農戶講課,回到家已經晚上12點……今年2月以來,華南農業大學水稻研究室主任唐湘如已經4次赴廣州市從化區下田指導農民進行早稻播種了。

“我們要保證農民增産增收,用自己的科研成果幫助打造‘從化香米’品牌,目标是讓農民每畝增收1000元。這個香米是民族品牌,前景廣闊。這就是我理解的,把論文寫到祖國大地上。”唐湘如說着,樸實的笑容裡帶着振奮。

在華南農業大學校園裡,從事水稻育種研究的王少奎老師帶着其他師生在學校24畝的科研用地上播種水稻。他們踩在過膝的泥裡,面帶笑容,“做農業就要這樣,有泥土就能生長,播種就有希望。”

“一般廣州水稻播種都在2月下旬。許多學生因疫情影響回不來。我們擔心耽誤學生後續研究甚至畢業,就調整時間少量多次來做,以往30多人的工作,現在7個人來完成。”王少奎說。

不少農業院校的負責人表示,就地幫助農業生産,對教師來說,是把論文寫在大地上,對學生也是一次實踐教育。

“廣大師生深入田間地頭,充分發揮農業科技知識和智力優勢,參與當地春耕生産;在服務過程中發現難題、凝練科學問題,總結來自生産一線的寶貴經驗,把科技創新成果和專業實踐成效體現在祖國大地上。”華中農業大學校長李召虎說。

從去年11月份,沈陽農業大學水稻研究所的兩名研究生闫秉春和張小鵬就來到了海南,在學校的海南育種基地工作。因為疫情防控,其他同學不能前來支援,他們主動承擔了更多的科研工作。

“農業院校的學生應該參與大田勞作,從播種到收獲都去親身經曆,這樣才能夠更好服務農業生産。”闫秉春說。

助力科學決策 “把脈問診”促生産

參加全省蔬菜産業體系專家視頻會、奔波在各地設施大棚裡指導農民種菜、撰寫《陝西菜區疫情防控與生産技術》資料……春節過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園藝學院教授李建明的日程安排得滿滿當當。

“2月28日,我在網上進行了一次直播,講大棚蔬菜如何管理,觀衆有好幾千人。”李建明說,盡管還沒有恢複正常的教學秩序,但農業高校的師生們不會閑下來,“農業科學家的舞台永遠在地頭田間。”李建明說。

山東農業大學組織師生對全省675家種養大戶、合作社等狀況進行摸底調研後,及時為疫情防控期間農業發展尤其糧食生産提供政策建議。“建立防疫糾紛的綠色解決通道”“迅速破除物流交通障礙”等6條政策建議被有關部門采納。

不少專家在建言獻策。中國工程院院士、華南農業大學教授羅錫文及時撰寫了關于疫情對春耕影響的調查報告;中國工程院院士、山東農業大學農學院教授于振文組織小麥專家研讨,還提交了“加強山東小麥春季管理奪取夏糧豐收”的報告。

在陝西,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農學院研究員張睿的電話近期成了熱線。作為陝西省小麥産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他每天至少要接到農民打來的30個電話,最忙的一天接了100多個。

“我平時下鄉,都會給農民留下電話,疫情期間派上了用場。”張睿說,疫情發生初期,各地交通管控、出行不便,他就通過電話和微信視頻指導農民。此外,他還向陝西省農業農村廳等有關部門提交了小麥管理建議的調研報告。

“咱搞農業的,就是要到一線為農民解決問題。防疫不松懈,農時也不能耽誤。”張睿說。(記者張志龍 陳晨 鄭天虹 李偉 王瑩 陳席元)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