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不僅影響運動能力,還會增加代謝性疾病和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而且,肥胖本身,已經被正式定義為1種慢性疾病。為了控制體重,需要管住嘴,但是,對于這條戒律,大家的理解卻不一樣。有人認為,應該少吃。還有人覺得,飲食管理的要點,不是量,還是品種。那麼,應該少吃飯,還是少吃肉呢?咱們現在就結合最新的科研結論,為大家解疑釋惑。
對于體重控制,過往的觀點,是以能量平衡模型為基石的,認為體重失控的原因是攝入的能量多少消耗的能量,具體而言,就是認為吃得太多,而且運動不足,就會導緻肥胖。不過,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卻發現,這種看似通俗易懂的道理,難以指導人們獲得實效,比如,有些肥胖的人,通過運動減肥的效果微乎其微。于是,部分學者開始思考,超重或肥胖的人,到底是因為攝取熱量而變胖,還是由于肥胖而導緻暴飲暴食呢?
2019年9月,來自哈佛大學醫學院等機構的17位科學家,在《美國臨床營養學雜志》上發表了1篇論文,從生理學的視角分析肥胖,提出了碳水化合物與胰島素模型。這種模型認為,肥胖是1種代謝紊亂,肥胖的原因,更多與吃了什麼有關,而不是與吃了多少有關,肥胖是由于激素對食物,尤其是高血糖負荷食物的質量變化反應,從而從根本上改變了新陳代謝。
具體而言,學者們認為,攝入過度加工、可以快速消化的碳水化合物等高血糖負荷的食物,會引起激素反應,導緻脂肪儲存和體重增加。攝入過度加工的碳水化合物,會刺激胰島素分泌,并且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同時,還會向脂肪細胞發出信号,儲存更多熱量,減少可用于肌肉活動和其他代謝活躍組織的能量供給。大腦在這樣的狀态中,會感覺身體獲得的能量不足,于是,下達産生饑餓感的指令,整個機體開啟節能模式,新陳代謝速度減慢。這種模式固定下來之後,機體就會繼續獲得更多的多餘脂肪,而且保持饑餓感。
碳水化合物與胰島素模型,告訴大家1個通俗易懂的道理,那就是,如果選擇的食物不對,經常處于饑餓狀态,反而會刺激暴飲暴食行為。那麼,吃飽了再減肥,才是正确的選擇嗎?不對。精準的說法應該是,吃對了,才能減肥。食物品種管理,才是健康飲食的核心。咱們再來看幾項科學研究的結論吧。
2016年時,密歇根大學的研究人員,在《美國科學公共圖書館》雜志上發表了1篇論文。研究表明,低碳水化合物飲食,可以引起新陳代謝的健康改變。在24小時的周期内,攝入含30%碳水化合物的飲食,餐後胰島素耐受性及胰島素水平會降低30%。如果攝入飲食的碳水化合物達到60%,即使增加身體活動量,胰島素水平也不會發生改變。
咱們的機體,在正常情況下,會由于身體活動的增加,降低胰島素耐受度及血糖水平。因為,鍛煉過程中,機體會分泌激素,促進肝髒中的糖分釋放,身體會進入胰島素耐受模式,幫助肌肉和大腦利用過量的糖分。如果攝入過多碳水化合物,超出了機體組織的能量需求,過量的糖分不能被充分利用,就會升高血糖水平。身體長期處于這種狀态,就會引起胰島素抵抗,形成代謝紊亂。
碳水化合物的來源,主要是全谷物、豆類、蔬菜、水果、乳類食物。通常對于預防和治療2型糖尿病而言,建議碳水化合物的供能比例為50%到65%,同時,還要考慮血糖生成指數及血糖負荷。如果碳水化合物的供能占比在45%以下,則稱為低碳水化合物飲食,供能占比在26%以下,屬于極低碳水化合物飲食。需要指出的是,每個人的碳水化合物供能占比,應該結合健康及身體活動狀況而定,尤其是正在接受降血糖治療的糖尿病患者,需要預防低血糖的發生。最好是向專業營養師咨詢,制定營養方案。對于減肥的人而言,首先要做的是,避免進食過度加工的碳水化合物食物,比如,炸薯條、餅幹、蛋糕、甜甜圈之類。
愛誰,就把健康傳給誰。
,你的健康,我的關注。專業人員以科學與人文視角觀察健康,包括快報、細節、提醒、釋疑、觀察、觀點、史話等系列,内容為作者魏宏嶺及團隊原創作品。拒絕未經許可的一切形式的盜用及轉載,否則将依據相關法律予以追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