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成佛一定要修六度萬行嗎

成佛一定要修六度萬行嗎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25 00:58:53

東華禅寺方丈 ┃ 萬行大和尚

養正堂開示

(弟子問:您閉了七年關,這七年在您的一生中給您帶來了哪些轉變?之後十餘年的建寺,又在您的人生中起到了什麼樣的作用?)

成佛一定要修六度萬行嗎(萬行大和尚開示)1

這個問題之前有好多人問過我。很多人都說我有今天,是取決于閉了七年關。倘若我告訴你們,閉關七年帶給我的進步遠沒有建寺十年大,你們會相信嗎?

我不否認十年建寺的成就與七年的閉關修煉有關。但是,我若繼續閉下去,閉到現在,可能會放光動地,能量場可能會延伸、覆蓋得更廣。

可是,我會欠缺與人為伍、與人交道的社會經驗,會缺少由此鍛煉出來的定力、智慧、奉獻精神、犧牲精神、忍辱精神等品質。

一個人的智慧有多大,學識有多廣,一定要通過做人做事才能展現和檢驗出來。一個人讀的書再多,如果不做事,等于所讀的書沒有用。

你可能會說,如果不讀書就做事,沒有知識的基礎,起點會很低。理論上是這樣,所以過去的祖師說:我昨天入關是為了今天出關,今天出關又是為了明天再入關。

你隻修定,不去檢驗你的定,沒有學會發揮你的定,你的定也無法起用,起不了用也就等于沒用。就如同你讀了雙博士後,卻沒有發揮它的實際作用,讀雙博士後又有什麼意義呢?

的确,有些人的禅定功夫很深,但是一出來做事就抱怨,一碰到有人與他意見相左,就輕易生了煩惱,起了嗔心。這樣的修證有偏頗,是不圓滿的。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立的思想、見解與做事的方式方法,大家在一起難免會産生碰撞,這時候就能看出你的定力、忍辱和奉獻精神了。

倘若你不具備這些精神,退出了舞台,你也就不會成就了。具備了這些精神的人沒有退出舞台,就成就了。

我們之所以到今天還未成就,就是因為我們不願意跳上舞台。也許我們曾經跳上過舞台,但是由于受不了種種考驗,又從舞台上跳了下來,再次深入所謂的三摩地,所以才永遠活在自我當中。

離開了起用,我們的所修所學又有什麼意義呢?

成佛一定要修六度萬行嗎(萬行大和尚開示)2

不管在哪個行業,要想獲得成功,一定是方法加時間。僅有方法,沒有投入足夠的時間,是很難見成效的。

有的人也有方法,也投入了時間,為什麼就沒有見效、沒有開悟、沒有成就呢?

你所謂的學佛十年、打坐十年,你看看你做這些的質量如何?你的心态是否符合學佛的标準?

過去的祖師得到一個方法,三年時間絕對開悟。可是現在我們得到一個方法,哪有一個是三年開悟的?

又有誰能做到三年就是一個理想,三年就抓住一個念頭不放、專攻一件事呢?能做到的人少之又少。

隻要真的能做到三年隻做一件事,哪有不成就的呢?

我們每天都處在胡思亂想當中,聽說這裡有個明師,那裡有個明師,就跑去拜訪,總想找一條快速成就的捷徑,卻從不去了解那些明師曾經努力了多少年,是怎麼努力的。

這讓我想起一個朋友跟我說的一句話:是啥還是啥。意思是,你是什麼東西還是什麼東西,你是什麼材料就是什麼材料,這是改變不了的。

你要是真想改變,想把這個“啥”改掉,就必須能主宰自己的身口意,這是最基本的要求。你主宰不了身口意,就“是啥還是啥”。

我們剛開始學佛的時候,覺得自己學了很多東西,在進步。因為我們知道别人所不知道的,所說的别人聽了覺得很新鮮,沒聽說過,能解決别人的一些疑惑,所以覺得自己很了不起、很偉大。但是,當你碰到高層次的問題時,就回答不了了。

一個人要想在自己的領域裡有所進步,必須與高人共事,跟高人過招,這是唯一的一條路。

但是與高人共事、過招是很痛苦、很沒有尊嚴的。往往很多人都不敢與高人共事,為了找到自我陶醉的感覺,都與不如自己的人共事。

成佛一定要修六度萬行嗎(萬行大和尚開示)3

今天我讓你們學着去做事,就知道什麼時候不讓你們做事,讓你們去靜修。而有些人我不讓他做事,是為了有一天能讓他更好地做事。

我自己閉過關,做過事,所以很清楚一個出家人如果整天忙着所謂的弘法,在俗人俗事中打滾,久而久之,自己變俗了都不知道。

倘若覺照功夫不夠,就會完全俗化,被衆生所度。

每個人的因緣不同,教育的手法、修煉的手法也不同。有的适合先學知識,後修智慧;有的人适合先修智慧,後學知識。也就是所謂的先出後入,或者先入後出。

我在洞中閉關七年,身體上,特别是腿上确實受益良多。但是在我思想、心靈、心态的轉變與成長上,起決定性作用的卻是這十多年的建寺經曆。

但是現在我已深深地感受到建寺應該告一段落,不能繼續這樣下去,否則就會偏離當初給自己設定的主線。

針對目前東華禅寺的年輕人,我想花三到五年時間,讓你們在佛法修學的見地上建立起一個基本的輪廓和框架。

至于裡面的内容,就要靠你們自己在禅定中去驗證和填充了。當你們把内容填滿之後,我還是要把你們請出來做事,驗證你們的佛學見地和定力、智慧、禅定功夫等等。

隻有在為人處世的時候,你才能真正認識自己,知道自己在哪方面需要加強。

成佛一定要修六度萬行嗎(萬行大和尚開示)4

在一個成就的人身上,無論是禅定、智慧、寬容、忍辱還是奉獻都應該具足的。

可是為什麼在我們這些小和尚身上體現出來的隻有聰明卻心胸狹隘,好吃懶做,自私自利呢?你們缺的是知識和智慧嗎?

不是,是正知、正見和正念。倘若連正知、正見和正念都沒有建立起來,你所謂的禅定就成了邪定。

如果你真的認為自己很能幹,什麼都懂,為什麼交給你的事情,你無法實施,或者實施了,卻把事情搞砸搞亂了呢?

為什麼你一出手,身邊的人就抱怨你呢?不招人喜歡是你自己的悲哀,是你的錯,是你的智慧不夠。倘若你的智慧夠了,為什麼會沒有魅力,不招人喜歡呢?

什麼是人格魅力?人格魅力就是一個人綜合素質的體現。綜合素質又體現在哪些方面呢?就是智慧、包容、忍辱、奉獻。

别說一個修行人,就是一個普通人身上如果體現不出這些品質和素質,又怎麼會有人格魅力呢?在座的都是佛弟子,在我們身上怎麼能不需要這些品質和素質呢?

一個修行人的身上沒有愛心、奉獻心,沒有和藹、謙卑,都是自私、貪婪、嗔恨,這與俗人有什麼區别?不是比俗人更俗?

别說我傳法給你們,你們不會有感應,就是釋迦佛在世傳法給你們,你們也不會有感應。

成佛一定要修六度萬行嗎(萬行大和尚開示)5

盡管當初我在讀佛學院和閉關的時候,什麼功夫都沒有,但那時候我就深深地意識到:

想要做一個真正的修行人,如果沒有突破貪婪、自私、嗔恨、報複這些惡習,是不會有佛味的,也不配稱自己是學佛人。人格魅力、佛子的魅力就更不可能出現在我們身上了。

佛子的魅力是以什麼形式體現出來呢?就是謙卑、寬容、和藹、忍辱、承受、奉獻。你可以沒有智慧,但是必須具備這些精神。

我相信,倘若每個人都把自己定位成一個佛子,以佛為榜樣,就會努力改造自己,時間長了,就會由内而外地改變。

因為我們内在一切具足,隻是由于在六道中輪回了好多世,才有那麼多業習。

然而,這也要看學佛之後,我們的心落在哪裡。若是落在佛這一面,你的善良、智慧和陽光的一面就多;若是落在世俗的一面,你的報複心、嗔恨心和壞的一面就多。

所以,我們的心要有所住,這個“住”是為了提升自己。倘若一個人好壞不分,善惡不辨,在這個世間是無法起用的。

在這個娑婆世界,好就是好,壞就是壞,對就是對,錯就是錯,生就是生,死就是死。

作為佛弟子在娑婆世界教化衆生,就不能破壞娑婆世界的規則,好就是好,做對了就是做對了,做錯就是做錯了,生煩惱就是生煩惱了,這是不用否認的。

你在别人面前掩飾自己就算了,但是要真實地面對自己。

否則你的内心世界就會裡三層外三層裹得厚厚的,你就會成為一個孤家寡人,一個獨立的孤體,與源頭之水切斷聯系,你這一滴水很快就會枯竭。

但是,一旦你超越了這個娑婆世界,從隐态的角度看,生也不曾生,死也不曾死,好也沒有好,壞也沒有壞。

成佛一定要修六度萬行嗎(萬行大和尚開示)6

東華禅寺方丈萬行大和尚,一位用生命在踐行佛法、體證生命本源的智者。

15歲信佛、18歲出家、29歲證得生命本源,30歲複建東華禅寺、4年佛學專業、7年閉關、18年建寺安僧、1萬多場開示演講、千萬言著述、13部著作出版多國語言……

2000年創立東華家風:信教先愛國,學佛先做人,修道先發心;2008年倡行每月1次升國旗;2016年創立中國首座佛教愛國館;2000年至今,東華禅寺18年間向社會捐款捐物數千萬元,并多次榮獲省市“模範和諧寺觀教堂”稱譽。

從童真入道、閉關證悟,到建寺安僧、講經說法,曆經三十餘年,總結出一條能讓人類證悟本源的解脫之道——《東華禅》

本着普度衆生的使命,萬行大和尚将《東華禅》修行法門無私奉獻,殷切期望天下衆生通過學修《東華禅》融通人生四大關系:我與家庭的關系,我與社會的關系,我與國家的關系,我與自然的關系,從而獲得幸福圓滿的人生。​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