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2020年開始,居家辦公成了一種常态,我自然也不例外。但是工作的時間長了,積累下來的拍攝素材、工程文件越來越多。
眨眼之間剛換的1T SSD即将見紅;裝老素材的移動硬盤也已經換了好幾塊。整理檢索也成了大問題,心中逐漸萌生了部署NAS的想法。
加之現在工作對于家庭内網越來越依賴,千兆内網就顯得捉襟見肘,内網升級也是勢在必行了。那這次就一步到位,來個2.5Gbps全家桶吧!
無線路由器
要升級家庭無線網絡,就要先從路由器開始——也就是這台ROG GT-AX6000。它有幾個我非常喜歡的點,比方說:
自帶兩個2.5G網口,相比低價位路由上的單2.5G網口要更加靈活。
一個2.5G-LAN口連接NAS,另一個2.5G-WAN口預留給未來升級超千兆寬帶。再加上BCM4912的性能,跑滿兩個2.5G應該是輕輕松松。
無線雙頻4×4(共8空間流),我認為是家用比較均衡的配置。一方面4×4在承載量、信号覆蓋等方面達到了一個比較理想的程度。
同時對比價位相近的三頻路由器,雙頻在信号覆蓋方面會更有優勢。因為三頻路由器需要增加濾波器,這會削弱兩組5GHz頻段的信号強度。
當然最最最重要的,還是ROG帥氣的燈光加持!俗話說得好:強弱隻是一時,但帥是一輩子的事!這個造型,放在目前千篇一律的路由器市場上,辨識度也是頂級的。
安裝聯網的過程很簡單,就不重複了。但為了發揮出路由器的全部性能,更好地和後面的NAS配合。還需要做幾個簡單的設置。
打開路由器的後台,無線網絡 → 選擇5GHz頻段 → 勾選“啟用160MHz” → 手動選擇36~64中任意一個信道。
這是因為ROG GT-AX6000硬件上支持160MHz,可以提供比初代Wi-Fi 6高一倍的無線速率.設置後就能達到滿血的4804Mbps速率。
配合新一代的AX200系PC網卡、部分旗艦手機(骁龍888以上、天玑9000以上),就可以達到2.4Gbps,最大限度跑滿ROG GT-AX6000的2.5G網口的性能。
另一個需要設置的點在 無線網絡 → 專業設置 → 2.4GHz頻段,找到 “開啟 TX Burst 功能”,這個選項默認是打開的,把它關閉。
這個選項會幹擾2.4GHz Wi-Fi 6,讓設備握手速率減半。關掉之後Wi-Fi 6網絡就徹底滿血了。
規格這麼高的路由器,信号覆蓋是不是也能“表裡如一”呢?做個簡單的測試。我原本的路由信号覆蓋還不錯,但這廚房這個位置還是有些吃力。升級到ROG GT-AX6000之後,同一個位置已經可以完全跑滿500兆寬帶了。
換而言之,這個路由器一個就實現了兩層樓的全屋覆蓋,還是滿速覆蓋。果真沒讓我失望。
NAS
接下來就是重頭戲了——NAS,這大概是每一個網絡發燒友都繞不開的話題。這個重任落到了這台華碩AS6704T的肩上。
畢竟是新型号,先來看看它的規格。相比上一代的AS6604T主要提升點包括:處理器升級到N5105、M2固态插槽增加到4位。我能把它叫做8盤位NAS嗎?
另外老款上一些不錯的功能點——包括易拆裝的4盤位、雙2.5G網口、豐富的USB接口、HDMI 2.0輸出。這些都被延續了下來。
我用過的NAS不算很多。但第一次體驗華碩的NAS,就感受到設計師在易用性上花了不少的心思。
隻要按下彈出鍵,就能取出硬盤的固定架。用螺絲固定好硬盤後,往裡一推就能完成安裝。在每個盤位下還設計了一個鎖定機構,防止誤操作彈出硬盤導緻數據丢失,考慮非常周到了。
至于安裝M2 SSD也并不麻煩。隻要卸下機身背面的3顆螺絲,取下外殼,在頂部就能看到4個M2盤位了。
這個固态盤位也做了易拆裝設計。固态對準插穩之後,撥動尾端的彈簧夾就能完成安裝。連擰螺絲這一步都省略了。
為了完全跑滿2.5G内網的性能,直接上了一塊三星PM981 TLC固态作為主盤。硬盤的讀寫性能肯定不會成為瓶頸了。
是的!華碩的NAS不僅可以把M2固态用作緩存加速,還可以直接用作儲存主盤。在4盤位M2的支持下,你甚至可以想象一下“純固态NAS”這種性能怪物。
結合最近NVMe固态盤價格已經降至冰點,最低不到400元就能拿下1T NVMe SSD,讓這個功能的價值大大提升。
另外在機身的側面,還預留了一個筆記本DDR4内存插槽,最大可以擴展到16GB。内存堆滿的話,是不是也能充當一台小型Server呢?
硬盤裝好,接下來就是聯網。AS6704T有兩個2.5G電口,這給組網提配置供了很大的靈活性。如果你追求極限的高性能,可以把兩個2.5G聚合成5Gbps速率。這次升級的目标是2.5G,鍊路聚合就留到下次升級了。
萬事俱備,開機!AS6704T點亮之後,正面的點陣屏會顯示一些信息。像是聯網狀态、硬盤狀态、當前IP等等。還可以配合旁邊的4個按鍵進行簡單的操作。
不過想用好它的功能,還是要在PC或者手機上進行詳細設置。具體的步驟也不複雜,也是按提示按部就班,大概兩三分鐘就搞定了。
簡單設置過後,就可以進入NAS的後台頁面了。AS6704T的操作界面非常直觀。像是Windows和Android的結合體,即使是NAS小白也能簡單上手。
為了方便工作使用,我首先建立一個工作專用的NAS文件夾。打開訪問控制 → 共享文件夾,創建一個名為“NAS“的共享文件夾。
然後在Windows的資源管理器中,選擇“映射網絡驅動器”。把剛剛創建的NAS文件夾,映射成電腦上的“Z盤”。這樣就能夠把NAS上的文件映射到本地,跟本地文件一樣任意調用了。
激動人心的時刻來了!2.5G速率好不好使呢?拿一份4.8G的素材拷貝到NAS上,最高速率飙到了200MB/s(即1.6Gbps)。成功突破了千兆速率,甚至比讀寫本地機械硬盤還要快!
我這裡PC與NAS之間使用Wi-Fi 6連接。考慮到無線損耗,瓶頸差不多就在1.6Gbps左右。如果改用2.5G有線連接,速度再往上提升0.5Gbps問題不大。
但實話實說,現在這個内網速率我已經完全滿意了。現在我會把拍攝好的視頻素材都放在NAS上,既能釋放筆記本内置的儲存空間,又不怕遇到意外素材損壞功虧一篑。
需要剪輯的時候,NAS上的素材可以直接拖到Premiere裡,随意拖動也沒有卡頓。跟本地文件别無二緻。
如果是小型視頻團隊,還可以直接把拍攝素材、剪輯工程文件都存放在NAS上,成員之間通過NAS進行協作剪輯。免除了互傳素材、移動硬盤倒來倒去的麻煩,協作效率大大提升。
NAS的另一大用途,當然是用來下載、管理影視資源。這點ASUSTOR的功能還是很完善的,首先App Central裡面下載工具就有30 可選。比如我選擇的是輕量化的µTorrent。
整個安裝過程就像手機的APP,一鍵安裝開箱即用。沒有配置參數和調試的過程,對小白很友好。使用體驗也跟桌面版程序别無二緻。
過去下載一些動辄40GB 的藍光原盤,需要電腦長時間挂機。現在這些任務都可以交給低功耗的NAS去完成,不知不覺間就下完了。
至于觀看的話,我推薦手機/平闆端使用VLC播放器。因為AS6704T默認開啟了SFTP,隻要在VLC添加SFTP服務器,就能直接串流播放下載好的電影。
有一說一,NAS真的徹底改變了我的觀影習慣。過去我在電腦上下好了電影,如果想換到平闆躺床上看,就得老老實實地先把電影傳過去,就這麼浪費了人生中寶貴的10分鐘。而現在電影都在NAS上,局域網裡的設備都能直接看,别提有多方便了。
過去我很少下載畫質太高的視頻,畢竟128G的容量存不下幾部HDR的電影。而且有了大容量的NAS之後這種顧慮就消失了,各種4K、HDR10、Dolby Atmos的資源可勁造。配合支持HDR顯示、杜比全景聲的移動設備,觀看體驗又上升了一個台階。
除了下載類應用之外,APP Central還有很多不同類别的應用。包括像安全、團隊協作、直播推流、智能家居,還能一鍵搭建各種服務器環境。基本上把各種常見的用途都考慮到了。
大約7年前,因為手機突然壞掉導緻我丢失了一大批珍貴的照片。那感覺仿佛自己的記憶缺失了一塊,非常難受。自此養成了定期備份手機相冊的習慣。
相比雲相冊備份,本地NAS備份相冊其實優勢很大,比如說:
而AS6704T也有一套完整的相冊備份方案:手機端安裝一個AiFoto 3,配合NAS側的Photo Gallery 3,就能實現相冊備份,并且在NAS端進行相冊管理、分享。
實際體驗下來,圖片備份速度非常快。網頁端的管理功能也足夠完善,能按拍攝時間、拍攝地點進行分類、檢索。整個使用體驗還是相當不錯的。
最後聊一聊大家很關心的溫度、發熱量。在室溫24.4℃下,連續下載大文件的AS6704T外殼頂部隻有24.9℃( 0.5℃)。摸上去就是涼飕飕的,幾乎感覺不到發熱。
而ROG GT-AX6000手摸上去稍稍有一點溫,溫度計顯示頂部34.9℃( 10.5℃)。考慮到這個路由器在我這已經工作了快半個月了,始終穩定沒有重啟過,相信穩定性也是過關的。
總結
最後總結下這次升級。首先ROG GT-AX6000路由器的信号覆蓋,一個路由器就能實現全屋滿速覆蓋。确實超出了我的預期。
足夠強的160MHz Wi-Fi 6信号,加上兩個2.5G網口的組合,預留了足夠大的升級潛力,保守估計未來5年都不用升級了。
當然最令我滿意的還是AS6704T這台NAS。盤位夠多,安裝配置、各類應用的設置也足夠簡單。2.5G網口的速率讓很多生産力場景成為了可能。
關鍵是它的玩法特别豐富,前面提到的僅僅是冰山一角。像EZ Sync、搭建多媒體中心、虛拟化等等,都還沒來得及研究透徹。未來有更多經驗之後,再來和大家逐一分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