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杜宇冤亡積有時,年年啼血動人悲。
若教恨魄皆能化,何樹何山著子規。
——唐代:顧況《子規》

-2-
楚天空闊月成輪,蜀魄聲聲似告人。
啼得血流無用處,不如緘口過殘春。
——唐代:杜荀鶴《聞子規》

-3-
碧竿微露月玲珑,謝豹傷心獨叫風。
高處已應聞滴血,山榴一夜幾枝紅。
——唐代:雍陶《聞杜鵑》

-4-
雨恨花愁同此冤,啼時聞處正春繁。
千聲萬血誰哀爾,争得如花笑不言。
——唐代:來鹄《子規》

-5-
暮春滴血一聲聲,花落年年不忍聽。
帶月莫啼江畔樹,酒醒遊子在離亭。
——唐代:李中《子規》

-6-
咽雨哀風更不停,春光于爾豈無情。
宜須喚得謝豹出,方始年年無此聲。
——唐代:貫休《聞杜宇》

-7-
蜀魄千年尚怨誰,聲聲啼血向花枝。
滿山明月東風夜,正是愁人不寐時。
——唐代:羅邺《聞子規》

-8-
舉國繁華委逝川,羽毛飄蕩一年年。
他山叫處花成血,舊苑春來草似煙。
雨暗不離濃綠樹,月斜長吊欲明天。
湘江日暮聲凄切,愁殺行人歸去船。
——唐代:吳融《子規》

-9-
才上蘇堤聞杜鵑,杜鵑怪我在天邊。
平生不作功名想,今日胡為富貴牽。
辟谷未能那廢食,買山所欲尚無錢。
但須兩事略如意,便占白雲深處眠。
——唐代:李濤《三月十六日西湖聞杜鵑》

-10-
花時一宿碧山前,明月東風叫杜鵑。
孤館覺來聽夜半,羸僮相對亦無眠。
汝身哀怨猶如此,我淚縱橫豈偶然。
争得蒼蒼知有恨,汝身成鶴我成仙。
——唐代:羅邺《聞杜鵑》

-11-
子規啼不歇,到曉口應穿。
況是不眠夜,聲聲在耳邊。
——唐代:王建《夜聞子規》

-12-
百鳥有啼時,子規聲不歇。
春寒四鄰靜,獨叫三更月。
——唐代:雍陶《聞子規》

-13-
峽裡雲安縣,江樓翼瓦齊。
兩邊山木合,終日子規啼。
眇眇春風見,蕭蕭夜色凄。
客愁那聽此,故作傍人低。
——唐代:杜甫《子規》

-14-
遊魂自相叫,甯複記前身。
飛過鄰家月,聲連野路春。
夢邊催曉急,愁處送風頻。
自有沾花血,相和雨滴新。
——唐代:項斯《子規》

-15-
杜宇竟何冤,年年叫蜀門。
至今銜積恨,終古吊殘魂。
芳草迷腸結,紅花染血痕。
山川盡春色,嗚咽複誰論。
——唐代:杜牧《杜鵑》

-16-
杜鵑花上杜鵑啼,自有歸心似見機。
人各有求難意合,何須勤苦勸人歸。
——宋代:曾鞏《杜鵑》

-17-
半世羁遊厭路岐,憑鞍日日數歸期。
勞君樹杪丁甯語,似勸饑人食肉糜。
——宋代:陸遊《聞杜鵑戲作絕句》

-18-
曾為深冤無處雪,長年江上哭青春。
平林雨歇殘陽後,愁殺天涯去國人。
——宋代:寇準《聞杜宇》

-19-
流落江南帝魄癡,年年啼到綠陰肥。
蜀山邈在青天外,隻勸人歸不自歸。
——宋代:張榘《聞杜鵑》

-20-
曉色千峰杳未分,聲聲哀怨出雲根。
舉頭忽見思鄉嶺,何不他時别處聞。
——宋代:張舜民《燕山聞杜鵑》

-21-
稻身出水綠初齊,憶在田間把一犁。
留滞天涯歸未得,杜鵑何苦向人啼。
——宋代:王炎《聞杜鵑》

-22-
錦江宮苑已成塵,啼血千年恨益深。
月滿空山花滿地,一聲愁殺未歸人。
——宋代:吳惟信《杜鵑》

-23-
君若思歸可便歸,故鄉隻在錦江西。
不知何事留君住,卻向空山日夜啼。
——宋代:何應龍《杜鵑》

-24-
二十年前怯杜鵑,枕邊時把淚珠彈。
如今老眼應無淚,一任聲聲到月殘。
——宋代:白玉蟾《聞子規》

-25-
一聲聲勸人歸去,啼血江南幾樹花。
我被微官拘束在,汝緣何事不歸家。
——宋代:劉克莊《子規》

-26-
半世征行怕子規,一聞一歎一沾衣。
如今聽著渾如夢,我自高眠汝自啼。
——宋代:楊萬裡《枕上聞子規》

-27-
杜宇聲中春欲歸,少陵老淚不禁揮。
與君共被浮蝸誤,不似淵明早見幾。
——宋代:王十朋《聞子規》

-28-
深藏密葉人難見,斷送春光夢一空。
啼後血流成底事,隻應都作映山紅。
——宋代:劉蕭仲《子規》

-29-
杜鵑日日勸人歸,一片歸心誰得知。
望帝有神如可問,謂予何日是歸期。
——宋代:謝枋得《春日聞杜宇》

-30-
鬥轉春歸不自由,韶華已逐水東流。
子規獨抱區區意,血淚交零曉未休。
——宋代:陸遊《三月三十夜聞杜宇》

-31-
把握年光屬大鈞,花開花落不由春。
杜鵑若是知機早,歸去何須苦勸人。
——宋代:潘玙《嘲杜鵑》

-32-
不論南北與東西,但是春山有子規。
啼到日邊啼未了,何嘗勸得二人歸。
——宋代:杜耒《子規》

-33-
不見眉間半點黃,花開花落總他鄉。
子規偏向三更月,喚起愁人也斷腸。
——宋代:張明中《回鄉偶書》

-34-
江南春盡尚春寒,添盡征衣獨掩關。
日暮酒醒聞謝豹,所思多在水雲間。
——宋代:高翥《春懷》

-35-
已成客裡清明過,更聽山深謝豹啼。
衮衮春愁無處着,試拚一飲醉如泥。
——宋代:王邁《山郭檢踏途中聞杜鵑》

-36-
青林雨濕煙濛濛,杜鵑含冤号晚風。
雨轉蕭蕭聲轉急,不堪聞在亂離中。
——宋代:張嵲《掌口寺寮聞杜鵑》

-37-
十年已起故鄉情,客裡凄涼不耐聽。
啼到蜀天空有恨,水流依舊月還明。
——宋代:釋斯植《聞子規》

-38-
不如歸去,春山雲暮。
萬木兮參雲,蜀天兮何處。
人言有翼可歸飛,安用空啼向高樹。
——宋代:梅堯臣《子規》

-39-
花落花開事可悲,等閑一醉失芳菲。
園林初聽莺聲澀,庭徑俄看蝶粉稀。
攲枕夜深無夢到,倚樓天外便魂飛。
我無雲翼飛歸去,杜宇能飛卻不歸。
——宋代:朱淑真《聞子規有感》

-40-
此去家山僅兩程,不煩鳥語苦丁甯。
煙花三月忙中過,風雨連宵構裡聽。
問雁呼卿情大薄,聞雞起舞意還醒。
年來縱迹渾無定,渠亦相憐水上萍。
——宋代:虞俦《宿祠山報恩寺枕上聞杜鵑有感》

-41-
水聲嘈雜蛙聲小,客子披衣坐侵曉。
平生嗜懶每貪眠,行李催人未渠了。
不勝倦歎歌方苦,更聽林間杜鵑語。
杜鵑我豈不知歸,淵明政為饑驅去。
——宋代:趙蕃《晨起聞杜鵑》

-42-
山中二月聞杜鵑,百草争芳已消歇。
綠陰初不待熏風,啼鳥區區自流血。
北窗移燈欲三更,南山高林時一聲。
言歸汝亦無歸處,何用多言傷我情。
——宋代:洪炎《山中聞杜鵑》

-43-
夜入翠煙啼,畫尋芳樹飛。
春山無限好,猶道不如歸。
——宋代:範仲淹《越上聞子規》

-44-
暮春春已晚,不見子規飛。
莫是無歸處,山禽不勸歸。
——宋代:陳恬《子規》

-45-
解纜山銜日,移舟雨暗溪。
無情子規鳥,夢斷隔林啼。
——宋代:韓元吉《夜宿斜溪聞杜鵑》

-46-
蜀帝何年魄,千春化杜鵑。
不如歸去語,亦自古來傳。
月樹啼方急,山房客未眠。
還将口中血,滴向野花鮮。
——宋代:梅堯臣《杜鵑》

-47-
終日欲歸去,蹉跎空歲華。
隻知催客淚,何處是君家。
寄子他巢穩,頒春故國賒。
林梢啼不盡,流恨入山花。
——宋代:李新《杜鵑》

-48-
飛伏終難見,空抟似老烏。
一身随變化,故國任丘墟。
簇簇花如血。聲聲怨不枯。
春山情更好,何必夜相呼。
——宋代:張舜民《杜鵑》

-49-
茅檐人靜,蓬窗燈暗,春晚連江風雨。林莺巢燕總無聲,但月夜、常啼杜宇。
催成清淚,驚殘孤夢,又揀深枝飛去。故山猶自不堪聽,況半世、飄然羁旅!
——宋代:陸遊《鵲橋仙·夜聞杜鵑》

-50-
盡為春愁,盡勸春歸,直恁恨深。況雨急黃昏,寒欺客路,月明夜半,人夢家林。店舍無煙,楚鄉寒食,一片花飛那可禁。小凝伫,黯紅蔫翠老,江樹陰陰。
汀洲杜若誰尋。想朝鶴怨兮猿夜吟。甚連天芳草,凄迷離恨,拂簾香絮,撩亂深心。汝亦知乎,吾今倦矣,甕有餘春可共斟。歸來也,問淵明而後,誰是知音。
——宋代:方嶽《沁園春·賦子規》

-51-
五更枕上夢魂清,初聽催歸第一聲。
我本無家更安往,任渠啼血不關情。
——金朝:段成己《和李生湛然聞杜鵑有感之作》

-52-
富貴花深誰肯歸,癡心啼到月華西。
秋風黃落千山葉,正好啼時卻不啼。
——元代:胡奎《詠子規》

-53-
故國繁華事已非,殘魂終日惜芳菲。
落花處處啼無盡,舊苑年年恨不歸。
鳥道夢回雲樹遠,雒陽聲斷翠煙微。
何當春暮憐飄泊,獨吊天涯血滿衣。
——明代:釋今帾《子規》

-54-
落日空山,暝煙赴處行人絕。為誰攜恨到江南,泣盡枝頭血。最是五更寒徹。一聲啼、一聲悲咽。紗窗驚散,蝴蝶遊魂,梨花香雪。
才見飛來,料應未是經年别。吳山不減蜀山春,何事思歸切。回首綠陰成疊。早東風、落紅時節。閑情最苦,一春無緒,寸腸千結。
——明代:陳霆《燭影搖紅·子規》

-55-
聲聲血淚訴沈冤,啼起巴陵暮雨昏。
隻解千山喚行客,誰知身是未歸魂。
——清代:黃景仁《聞子規》

-56-
忽聽啼鵑柳外飛,聲聲相喚不如歸。
人歸何似春歸易,芳草萋萋送落晖。
——清代:朱中楣《聞子規》

-57-
舉目無從覓蜀天,隻呼歸去乞人憐。
倘然當日能歸去,未必褒斜便萬年。
——清代:宗誼《喻子規》

-58-
幽魂咽。東風萬古傷離别。傷離别。春江是淚,春花是血。
人家歲歲清明節。關山處處銷魂色。銷魂色。紅時斜日,碧時斜月。
——清代:易順鼎《憶秦娥·子規》

-59-
悄立花陰寒恻恻。碎補疏籬,滿地玲珑月。絮老花殘芳事歇。賺他杜宇空悲切。
露冷風寒凄欲絕。萬片殘紅,未抵三更血。正自人愁眠不得。從頭檢點和伊說。
——清代:張令儀《蝶戀花·夜坐聞子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