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耳朵十分嬌嫩,要是家長們在護理的時候出現失誤,後果往往會很嚴重。
之前有個新聞,說武漢有個鄒女士,看到才1歲女兒經常抓撓耳朵,就趁着女兒睡着了,偷偷給她掏耳朵。
鄒女士借着手機的燈光,看到女兒耳朵裡有不少耳屎,就準備用棉簽去掏。
剛掏的時候,棉簽頭太大了,都不能伸進女兒的耳朵,鄒女士隻好把棉簽上的棉花扯一點下來,再用手搓了搓剩下的棉簽頭,才把棉簽給伸進女兒的耳朵。
盡管鄒女士的動作很輕,但女兒還是被突然驚醒,耳朵裡的異物感,吓得女兒突然一轉頭,結果鄒女士手中的棉簽大半都插進了耳朵裡,疼得女兒大哭起來。
鄒女士趕緊拔出棉簽,發現女兒的耳朵裡面直滲血,就趕緊把女兒送往醫院。
醫生檢查發現,女兒的鼓膜被棉簽戳出了一個大穿孔,基本不能自愈,聽力已經受損,還可能發炎等,所幸經過鼓膜修補手術,問題得以解決
用棉簽給孩子掏耳朵,稍有不慎,就會遭受意外。
根據調查顯示,美國平均每年有12000多名兒童因為棉簽而被送進急診,其中85%的孩子,都是在試着用棉簽清理耳道的時候,受到了傷害。
有時是孩子自己用棉簽,有時是家人給孩子用棉簽而受到傷害。
但不管怎樣,這些傷害本來可以不出現,因為根本就不該用棉簽去掏耳朵。
兒童耳部護理知識
除了棉簽掏耳朵外,不少家長對兒童的耳朵護理還有些知識上的盲區,今天就來好好談談。
1. 孩子耳屎該怎麼處理?
耳屎看起來不美觀,不少寶媽希望孩子幹幹淨淨的,見不得一點耳屎,就經常用棉簽給寶寶掏耳朵。
但棉簽會把一部分耳屎推得更深,還容易讓耳朵受傷,造成嚴重的耳部感染。
事實上,耳屎是耳朵的分泌物,學名“耵聍”,它可以阻止微生物在耳道滋生,吸附進入耳道的灰塵異物,阻擋飛進耳朵的小蟲子,是耳朵的“衛兵”。
耳屎在孩子說話、吃東西、打哈欠的時候,能自行從耳朵排出,不需要特别清理。
如果需要清理,用擰幹的紗布去清潔孩子的耳洞口就足夠了,次數也不能太頻繁。
不過也有大約10%的孩子,會有耳屎堆積的問題,導緻了聽力下降,這種确實需要清理耳屎。
最好帶孩子去醫院,找耳科醫生處理,用專門的儀器,沖洗耳道。
另外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還曾還曾批準過一個液體,過氧化脲,可以幫助家長在家幫助孩子清潔耳道。
2. 孩子耳朵進水怎麼辦?
在給寶寶洗澡、洗頭時,要是寶寶不安分,晃晃自己的小腦袋,耳朵就很容易進水,該怎麼辦呢?
還是不能用棉簽深入孩子耳朵,稍有不慎,就用刺穿鼓膜,一次兩次也許沒發生什麼事,但風險始終在。
常用的正确處理方法有兩種。
一是讓孩子側躺在自己的大腿上,讓進水的耳朵朝下,再用手掌緊緊壓住孩子的耳根,然後迅速松開,重複幾次,可以把水給吸出來。
二是用幹淨、柔順、能吸水的衛生紙,把它搓成長條狀,輕輕插入孩子的耳道裡,再慢慢旋轉後取出,接着換新的衛生紙,重複幾次,直到取出的紙不再潮濕。
如果液體聚集在孩子的耳朵裡面久了,就容易引起中耳炎,所以還是要預防耳朵進水。
在給寶寶洗澡的時候,家長們可以用手壓住他的耳廓,使它覆蓋外耳道,就不會進水了;在寶寶躺着哭時,及時給他擦幹眼淚,防止淚水流進耳朵。
3. 孩子耳朵有洞是什麼原因?
不少孩子的耳朵旁都有個小孔,有時還有臭臭的液體流出,是不是不太好?
老人家叫這個孔“耳倉”、“倉眼”,說是孩子有福氣的象征,但實際上,這隻是一種外耳畸形,叫做“先天性耳前瘘管”,按壓時會有微微臭的黏液流出。
不過這種畸形一般沒有什麼症狀,不需要治療,在日常護理時,要當心下面幾點:
之前有個新手媽媽,發現孩子右耳上有個小孔,裡面流出了臭臭的的白色分泌物,以為把它們都擠出來就好了,當時确實擠了不少,可孩子第二天就發炎了,醫生說必須進行手術治療。
如果耳前瘘管發生感染,出現嚴重的紅腫、流膿的症狀,則需要立即送往醫院檢查,尋求醫生的建議。
孩子身上的每一處都需要家長用心護理,耳朵也不例外,今天講的幾點,家長們可要記好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