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登鹳雀樓描寫了哪些地方的美景

登鹳雀樓描寫了哪些地方的美景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9 00:39:28

我國古代文化博大精深,經過漫長的歲月演化,我國古人的詩詞文化得以發展引領潮流,也給我們留下了許多脍炙人口的詩句,比如說,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的意思是如果想要把千裡的風光景物看夠,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層樓。螞蟻莊園7月1日的考題中也出了一道和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相關的問題,螞蟻莊園題目:“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描寫的是哪座名樓?鹳雀樓還是黃鶴樓?有一些朋友雖然知道“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但是卻不知道“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寫的是哪座樓,不用擔心,接下來小編為你分享今日螞蟻莊園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答案。

登鹳雀樓描寫了哪些地方的美景(欲窮千裡目螞蟻莊園正确答案是)1

登鹳雀樓描寫了哪些地方的美景(欲窮千裡目螞蟻莊園正确答案是)2

螞蟻莊園7.1題目:“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描寫的是哪座名樓?

A、鹳雀樓

B、黃鶴樓

正确答案:鹳雀樓

登鹳雀樓描寫了哪些地方的美景(欲窮千裡目螞蟻莊園正确答案是)3

答案解析:

出自《登鹳雀樓》,《登鹳雀樓》是盛唐詩人王之渙創作的一首詩。此詩前兩句寫的是自然景色,但開筆就有縮萬裡于咫尺,使咫尺有萬裡之勢;後兩句寫意,寫的出人意料,把哲理與景物、情勢溶化得天衣無縫,成為鹳雀樓上一首不朽的絕唱。

擴展閱讀:

《登鹳雀樓》是唐代詩人王之渙(一作朱斌詩)創作的一首詩。此詩前兩句寫的是自然景色,但開筆就有縮萬裡于咫尺,使咫尺有萬裡之勢;後兩句寫意,寫的出人意料,把哲理與景物、情勢溶化得天衣無縫。詩人受大自然震撼的心靈,悟出的是樸素而深刻的哲理,能夠催人抛棄固步自封的淺見陋識,登高放眼,不斷拓出愈益美好的嶄新境界。清代詩評家認為:“王詩短短二十字,前十字大意已盡,後十字有尺幅千裡之勢。”這首詩是唐代五言詩的壓卷之作,王之渙因這首五言絕句而名垂千古,鹳雀樓也因此詩而名揚中華。

此詩雖然隻有二十字,卻以千鈞巨椽,繪下北國河山的磅礴氣勢和壯麗景象,氣勢磅礴、意境深遠,千百年來一直激勵着中華民族昂揚向上。特别是後二句,常常被引用,借以表達積極探索和無限進取的人生态度。時至今日,此詩還不時出現在中國國家重大政治和外交場合。

作品原文

登鹳雀樓

白日依山盡⑵,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裡目⑶,更上一層樓。

詞句注釋:

⑴鹳雀樓:古名鹳鵲樓,因時有鹳鵲栖其上而得名,其故址在永濟市境内古蒲州城外西南的黃河岸邊。《蒲州府志》記載:“(鹳雀樓)舊在郡城西南黃河中高阜處,時有鹳雀栖其上,遂名。”

⑵白日:太陽。依:依傍。盡:消失。 這句話是說太陽依傍山巒沉落。

⑶欲:想要。窮:盡,使達到極點。千裡目:眼界寬闊。

⑷更:再

白話譯文:

太陽依傍山巒漸漸下落,黃河向着大海滔滔東流。

如果要想遍覽千裡風景,那就請再登上一層高樓。

創作背景:

此詩是唐代詩人王之渙僅存的六首絕句之一。一說,作者王之渙早年及第,曾任過冀州衡水(今河北衡水)縣的主薄,不久因遭人誣陷而罷官,不到三十歲的王之渙從此過上了訪友漫遊的生活。寫這首詩的時候,王之渙隻有三十五歲。但是,根據王之渙及其夫人的墓志銘,則王之渙系垂拱四年(688年)生人,後“以門子調補冀州衡水主薄”,在開元十年(722年)與夫人李氏成婚時仍在衡水主簿任上, 且任職時間一直持續到開元十四年(726年)前後,此後才罷官悠遊,而此時王之渙已經年近四十,經過十五年的悠遊後約在天寶元年(742年)複補文安郡文安縣尉,不久即去世,享年五十五歲。 學者李希泌推測,鵲雀樓在平陽府蒲州(今山西蒲縣),與王之渙的老家绛州,同屬晉南,故這首詩可能是王之渙在棄官回鄉時所作,創作年代約在開元十五年至二十九年(727-741年)。

以上就是關于“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的答案,之後小編還會陸續更新螞蟻莊園每日一題的其他攻略。

來源:蠶豆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