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平時作業做錯了,當你問及他們原因時,聽到的答案往往是“我太粗心了”。如果簡單的把過錯歸結于粗心,就會掩蓋很多真相,也讓孩子輕易原諒自己,忽視實質的問題,無法采取相應的彌補措施。
粗心的背後掩藏着什麼問題呢?這些問題有沒有解決辦法呢?今天的這篇文章,給你答案!
粗心是做錯題的結果,而不是原因
誰都有粗心的時候,但在粗心表象下,有很多更深層次的原因,表現在不同孩子身上,這些原因所占的比例會有不一樣。
我們判斷“粗心”的标準通常有:
1.“簡單的,不該錯的,考試錯了”——那就問問自己,熟練度夠嗎?
2.“原本會做的,考試做錯了”——那就問問自己,基本概念真的清楚嗎?
3.“審題錯了,不是不會做”——那就問問自己,準确率夠嗎?比如平時做題力求一遍做對嗎?
我們常常認為,平時做過的,考試就能做出來,其實并不是。我們必須通過“粗心”看到背後反映出的問題:
01
粗心,因為孩子對知識掌握的熟練度不夠
所謂熟練度,可以想象一下我們成年人,做小學一年級的計算題,每一題其實對我們來說都很簡單。但是當我們在計時的情況下完成1000題,并不一定全對。如果平時經常做計算類的工作,很可能做的又快又準;如果平時疏于做簡單計算的人,很可能又慢又錯誤百出。
解決辦法:一道題目,反複接觸至少要六次以上,并且每次都在思考,才會熟悉并産生記憶。
02
粗心,因為孩子對知識的基本概念不清楚
還有一些題目,學生們認為自己是會做的,因為平時做對過,隻是考試錯了。但很可能是他們隻看過1-2次,有一個模糊的概念,很多概念的細節到底是什麼?并未深究。在考試有時間限制和壓力的情況下,人通常本能的選擇自己大腦中最先搜索到的記憶存儲,而這個記憶和認知很可能是錯誤和疏漏的。
解決辦法:試着去講解題目,如果做到能講解題目,表示确實理解了。通常在講解過程中,也會不斷發現自己知識上的漏洞。
03
粗心,因為孩子的習慣有問題
很多孩子寫作業不認真、不檢查、不喜歡打草稿、不肯寫步驟等,也都是習慣的問題。還有書寫習慣等,也會導緻一些粗心問題。還有的孩子做題喜歡跳步驟,不但容易錯,還會導緻按步得分時得不到前半部分應該能得到的分。
解決辦法:如果做數學可以在草稿紙上先畫圖,畫圖常常能使自己的思維清晰。另外,有的孩子喜歡對同一題給出多種算法的樂趣,這其實也可以幫忙檢查出一些錯誤。
04
粗心,因為孩子做題準确率不高
家長可以回想一下自己打字時,每個詞是一次輸入正确,還是不斷删除修改?這個也是準确率的問題。如果平時做事力求“一遍做對”,“每遍都提升”,關鍵時刻才有可能一次做對。這需要用心投入,反複多次後才能成為本能。如果做錯了,覺得“沒關系”,常常會造成多次也無法做到比較好的狀态。另外,準确率還和“做題量”以及“題目類型”有關。
解決辦法:每次做題都認真對待,提高準确率,争取會做題,建立錯題本。也可以給自己制定訓練的計劃。每次認真分析錯誤原因,才能真正提高成績。
粗心的危害不言而喻,每次考試成績出來後總有很多同學痛心不已,感覺“無顔見江東父老”。分析試卷後得出結論:又是粗心惹的禍!而且粗心這個壞毛病“貌似”由來已久,總也改不掉。
粗心隻是一種不好的習慣,一定能改掉!之前嘗試過卻沒有成功的同學,隻是沒有找到正确的方法而已。下面總結出來的幾招,渴望徹底改掉粗心習慣的同學可以試一試。
6個習慣助你改掉“粗心”的毛病
第一、慢慢讀題。拿到試卷後,讀題速度要慢,尤其是題目較長時,更要慢讀,細細讀!一邊讀,一邊思考,同時把重要的信息記錄下來。比如,把已知的數據标示在題目的圖上。切記,題目沒有讀完,不能妄下結論。
這樣一遍讀下來,基本也就隻需要一遍,有用的信息都正确的進入自己的腦海,做題就能正确運用所有的已知條件啦!那麼看錯題目,看漏條件這些事故,就徹底跟自己拜拜喽。
第二、演算工整。解答數學題時很多計算都會在草稿紙上進行。草稿紙嘛,又不用給别人看,所以很多同學的草稿紙就亂成一團糟。相信同學們都有這樣的經驗,如果遇到複雜題目,需要根據已知條件列出很多方程、計算式。
然後費勁仔細觀察這些方程,找出隐藏的關鍵信息,才能解出題目。這時候,如果自己的草稿紙上的計算過程比較整齊,幹淨醒目,那麼發現已知條件中暗含的關鍵信息就比較容易,更不會發生挪錯數字,弄錯符号等情況。解題過程自然一帆風順!
第三、回頭檢查。做完一道題目後,根據自己已有的經驗,結合本題的結果,判斷一下結果的合理性。比如:解出來發現結果的數很難看;或者解出來要求的時間竟然是負值。
這時候我們就需要回頭仔細檢查一下剛才的計算過程。那麼,幹淨整齊的草稿紙就發揮了它的另一項重要作用——方便檢查!
第四、深挖根源。有些題目老師稍稍一點撥,同學就知道正确的解題方法啦。這些看似粗心導緻的錯誤,其實是概念不清晰。
那麼,這時候不能一改了之。應該抓住小問題不放手,深入挖掘根源,運用類比,對比等方法,把相關的知識統統過一遍,徹底理清楚。
第五、專心做題。平時練習題目,作業要重視,把它們當作考試題目看待。做題的時候先把電腦,MP3關掉,然後集中注意力,快速的完成。之後再去聽音樂,休息。慢慢的養成專心做題,專注做事的習慣,粗心自然就會遠離你。
第六、信心、決心、耐心。粗心是一種壞習慣,每一個人經過努力,都能改掉這個壞習慣。需要的是自己樹立信心,下定決心,同時耐心的堅持。慢慢的就能把這個壞毛病,用細心的好習慣去替換掉。細心的習慣一旦養出,粗心将徹底離開你。
(來源:中小學教師發展中心。轉載請注明出處)
第一次月考成績出來了!無論考得好壞,一定要看看這篇文章
大部分同學可能剛剛結束月考,這是新學期的第一次大型考試,如果眼睛隻盯着這次考試成績,那你就輸了。
這次考試最大的目的,是幫助學生更清楚的了解自己目前的學習情況,反思自己學習中的錯誤。
所以,無論你家孩子在這次考試後成績是否理想,家長都應先幫孩子反思之前的學習情況,找到學習上的不足。
同學們也要自己通過這篇文章,好好反思一下。
學生反思學習習慣
1. 自學預習的習慣
自學是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就學習過程而言,老師隻是引路人,學生才是學習的真正主體,學習中的大量問題,主要靠自己去解決。
閱讀是自學的一種主要形式,通過閱讀教科書,可以獨立領會知識,把握概念本質内涵,分析知識前後聯系,反複推敲,理解教材,深化知識,形成能力。
提前預習教材,自主查找資料,研究新知識的要點重點,發現疑難,從而可以在課堂内重點解決,掌握聽課的主動權,使聽課具有針對性。
2. 專心上課的習慣
在課堂上要集中精神,專心聽老師講課,認真聽同學發言,抓住重點、難點、疑點聽,邊認真聽邊積極思考。
哪怕是你已經超前學過了,也還是要認真聽,要把教師的思路、其他同學的思路與自己的思路進行對比分析,找出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并在這過程中,盡量多理解記憶一些東西。
3. 認真觀察,積極思考的習慣
每一位同學都應當學會觀察,逐步養成觀察意識,學會恰當的觀察方法,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
“觀察”這兩個字有兩層意思,“觀”是看的意思,“察”是想的意思,看了不想,不是真正的觀察。
要善于提出問題,要積極思考在學習過程中碰到的問題,積極思考老師和同學提出的問題。
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罔即迷惘,殆即疑惑。孟子說:“盡信書不如無書。”孟子所言之書,是專指《尚書》,今天可以理解為:對書本知識不可以全信,而應該批判地吸收。
4. 善于提問的習慣
積極提出問題,帶着知識疑點問老師,問同學,問家長。
學問、學問,學習就要開口問,不懂裝懂最終害自己,提問是主動學習的表現,能提出問題的學生是學習能力最強的學生,是具有創新精神的學生。
5. 切磋琢磨的習慣
《學記》上講“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同學之間的學習交流和思想交流是十分重要的,遇到問題要互幫互學,展開讨論。
每一個人都必須努力吸取别人的優點,彌補自己的不足,像蜜蜂一樣,不斷吸取群芳精華,經過反複加工,釀造知識精華。
6. 獨立作業的習慣
做作業的同時也是一種學習和積累的過程。中學的作業一般包括兩大部分,一是書面的,二是看書思考或實踐操作的。
做作業的目的是鞏固所學的知識,是培養獨立思考能力,不是為了交教師的差,或是應付家長。
有的同學做作業的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端正,采取“拖、抄、代.……等等”,會做的馬馬虎虎,不會做的就不動筆;
有的學生好高骛遠,簡單的會而不對,複雜的對而不全。
要重視做作業,在做習題時要認真思考,總結概念、原理的運用方法、解題的思路。
7. 仔細審題的習慣
審題能力是學生多種能力的綜合表現。要學會抓字眼,抓關鍵詞,正确理解内容,對提示語、公式、法則、定律、圖示等關鍵内容。
更要認真推敲,反複琢磨,準确把握每個知識點上的内涵與外延。
8. 練後反思的習慣
一般說來,習題做完之後,要從五個層次反思:
第一,怎樣做出來的?想解題采用的方法;
第二,為什麼這樣做?想解題依據的原理;
第三,為什麼想到這種方法?想解題的思路;
第四,有無其它方法?哪種方法更好?想多種途徑,培養求異思維;
第五,能否變通一下而變成另一習題?想一題多變,促使思維發散。
當然,如果發生錯解,更應進行反思:
錯解根源是什麼?
解答同類試題應注意哪些事項?
如何克服常犯錯誤?
9. 複習歸納的習慣
複習是有規律的,複習必須及時,否則超過了人的記憶極限點再去複習,将要多花幾倍的時間,效果也不好。
每天盡量把當天的東西都複習一遍,每周再做總結,一章學完後再總的複習一下。
每章每節的知識是分散的、孤立的,要想形成知識體系,課後必須有小結歸納。
10. 整理錯題集的習慣
平時要把有什麼疑問或是弄錯的地方随手拿張紙記下,經常看看,看會了、記住了才扔掉。
有價值的就用專門的本子記下,并找些可以接受的類型題、同等程度的相關知識點研究一下它們的異同,解題的技巧和辦法。
家長反思教育方式
您是否過分幹預孩子的一切生活和學習?
每天對着孩子唠叨,孩子做什麼在你眼裡都是不順眼的,這個不讓孩子做,那個不讓孩子吃的,久而久之,孩子會對你産生一種厭煩的心理。
其實這種唠叨式的家庭教育普遍存在,很多家長都還沒有明白這種唠叨式的家庭教育是非常愚蠢的。
您是否是個陪讀家長呢?
您是否是個攀比面子型的家長呢?
當孩子拿着成績單回到家和你彙報的時候,而你更加關注的不是孩子考多少分,你一開口就問隔壁誰誰誰考幾分啊,當孩子說他考的比我高的時候,你立馬變臉沖孩子說考這麼低,我怎麼見人啊。
孩子原本是想從你這裡得到鼓勵并且再接再厲的,可你的一句話完全把孩子的興緻澆滅了。
您是否對孩子要求過高了呢?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一個家長的心願,但每個人身上都存在着不完善之處。
很多父母過度關注孩子,對孩子期望和要求過高,都是對孩子非理性的愛。
這種失去理智的愛會與孩子内心最強大的力量——成長的力量為敵,絆住孩子的腳步,束縛孩子的心靈。
家長如何幫孩子提高成績
不要隻看到分數,更重要的是孩子的進步空間
當孩子考了98分的時候,不要去苛刻孩子為什麼沒有考100分。
孩子明明從78分,努力考到了98分,這其中的進步空間,不值得被鼓勵一下嗎?
我們不能隻看分數的多少,還要看孩子每次與自己相比,是進步了還是退步了?如果退步了,就幫孩子分析原因,制定一個更好的學習計劃,争取每一次都有一個對得起自己的成績。
指導孩子學習方法
在輔導孩子時,不要代替孩子學習,養成孩子的依賴心理和遇事退縮的習慣。
要教給孩子獲得知識的方法,如教孩子如何去查工具書,如何獲得自己想要的資料等。
用賞識促進孩子主動學習
孩子學會自主學習,既能使孩子走上成才的道路,又能減輕父母的負擔,這是兩全其美的事情。
可以在孩子自主學習之後及時給予誇獎和鼓勵,賞識孩子的每一點進步。
孩子自己完成了家庭作業,自己完成了預習、複習後,都可以給予積極肯定,孩子會在家長的贊賞中更加主動地學習。
孩子的學習心态和習慣比成績重要百倍
家長對孩子成績的反應,決定了孩子的學習态度,很多家長很容易糾結在孩子丢失的那“幾分”上,拷問孩子為什麼沒有拿滿分。
其實完全沒有必要,分數隻是能力的一個側面反映。
相比于孩子沒有拿滿分,家長更應該關心孩子在學習上是否養成了上面提到的好習慣,孩子現在的學習是否輕松快樂等。
98分和100分并沒有什麼差别,重要的是我們要注意培養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和好的學習習慣。
所以當孩子成績下滑的時候,家長要記住一條“潛規則”,那就是“永遠不埋怨孩子”。
這樣做是因為我們認為,當孩子出現問題的時候是我們家長沒有做好,孩子有問題而解決不了,是我們家長該反思自己教育方法的時候了。
無論是老師還是家長,隻有把教育的責任歸咎于自己而不推脫給孩子的時候,才能真正解決孩子的問題。
(來源:中小學教師發展中心轉自簡單好家長。)
來源: 新父母在線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