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中秋又是國慶的,很多人都有了自駕出行的計劃,自駕遊必備的一件産品,那非行車記錄儀莫屬了。畢竟出行途中狀況百出,萬一碰到個什麼碰瓷或者刮擦,有了行車記錄儀很多問題就不是問題了,該怎麼處理就怎麼處理。
自己的新車也到了快一個多月了,也考慮裝個行車記錄儀,不過品牌衆多,也做了一些功課,就把我自己選購的一些經驗做個簡單的分享。
行車記錄儀怎麼選?
而且因為技術在不斷的發展,幾乎隔半年到一年,後面的産品已經不知道叠代了幾次了。對于普通用戶,确實很難抉擇。其實對于行車記錄儀就兩個原則,穩定性和清晰度,在這兩個前提下,再考慮其他的輔助功能。
當然,如果産品支持4G實現智能化就更完美了,比如是否有定位功能,停車錄像,甚至遠程實時查看等等。穩定性就要多考慮品牌的專業性和知名度,清晰度,一般可以通過産品的參數去更多的了解。
另外,很多時候保險公司和4S店搞活動,也會贈送一些行車記錄儀,這個時候就要擦亮眼睛看看參數,因為一般都不怎麼樣,可能還費你的内存卡,不建議拿,盡量選擇其他更實惠的禮品。
有哪些行車記錄儀品牌?
行車記錄儀産品并非互聯網興起後才有,比如傳統品牌就有PAPAGO、淩度,在很多維修店和汽車用品市場裡會經常看到這些品牌。但真實體驗,隻能說一般般,而且大部分價格高的離譜。
另外,互聯網品牌這兩年在不斷的崛起,比如有70邁、小米、360、盯盯拍等,這些品牌軟件體驗方面确實相比傳統品牌要好很多,而且硬件上的差距也在不斷拉大。
要考慮的參數
前面有說到需要考慮穩定性和清晰度,這兩項是基礎。穩定性是一個綜合性的,從做工、硬件配置、軟件的兼容性等等都會有影響。而我們在選擇的時候,還要考慮到清晰度、弱光環境清晰度、廣角、停車監控、GPS等,還有就是是否帶屏幕。
清晰度
拍攝畫面的清晰度其實很大程度也是有成本決定的,一般的清晰度都會在1080P以上,還有1600P、1944P等不同的分辨率,分辨率越高,對圖像處理芯片的要求也越高。
弱光清晰度
很多家用的攝像頭都會有夜視功能,對于行車記錄儀,這方面的要求并沒有那麼高,但在夜間弱光或者開車燈情況下,還是要能夠拍下前方足夠的清晰的畫面。這個是看攝像頭的光圈參數。行車記錄儀鏡頭光圈普遍在F1.6到F2.0之間,F值越小,光圈越大,選擇的時候就是F值越小越好。
廣角
這個拍過照片都可以理解,廣角指的是拍下橫向範圍的大小,理論上是越大越好,但實際中,廣角過大,畫面就會畸形。廣角過小,捕捉的信息又不足。目前主流的基本在130°廣角,但也有很多高端行車記錄儀廣角可達170°左右,而且畫面畸變基本看不出。
停車監控
這個功能其實很有必要,特别是很多沒有安防措施的停車場等位置,但停車監控勢必會使用汽車電池的電量。這個時候要看下,停車監控是否采用縮時錄影的方式,既能拍下畫面,又可以減少對電池的傷害。如果是外出旅行,這個功能還是很有必要的。而且停在陌生的街頭,拍下人來人往的畫面,也是挺好玩的。
GPS軌迹
通過手機APP可以定位車輛的位置,以及行車軌迹等。偶爾到陌生地方,找不車停哪了,估計可以用上。當然,也可以讓老婆/老公實時了解車輛位置,給她/他提前準備好下班後的晚餐。
遠程實時影像
在車輛熄火情況下,可以遠程通過手機實時查看行車記錄儀影像,有這個功能的并不多,需要聯網才能使用。不過這個好處是可以實時了解愛車情況,但價格可能就會比較高。
70邁M500 & 4G支架搞清楚上面的這些參數,再去選購行車記錄儀就并不難了。最近新車已經到了有一個多月了,前面做了很多的功課,也都一家家看了,經過對比,還是選擇了70邁的産品,這兩年70邁出的車品産品也不少,有用過他家的行車記錄儀、充氣泵、應急啟動電源、車載空淨等等。這麼一說,也是他家忠實客戶了。
在确定了品牌後,發現和老的在用的真的不知道中間隔了幾代了。而最近剛好有新品,70邁上線了一款全新的行車記錄儀M500,配上4G支架後,還能遠程查看畫面,就來隔嘗嘗鮮。
選的是帶4G支架的套餐,目前内存32G 4G支架不到500元,我這次選的是64G 4G支架,500出頭點,另外還附送了一條停車監控線。這裡說下,70邁M500 采用的eMMC内置内存,也方便了用戶不用額外購買内存卡,而且行車記錄儀上存儲卡損壞率很高,很容易丢失内容,有了這個内置的,在穩定性方面就不用擔心了。
70邁M500行車記錄儀原配的普通支架、Type-C電源線、雙口的USB車載充電頭、撬棒、備用雙面膠和一張靜電貼。選配的4G支架中,不但配了4G支架,還附送一張聯通的物聯網卡,購買套餐的用戶都可以獲得一年的流量。除此之外,我還加裝了一條停車監控線,即使熄火狀态下,也能給行車記錄儀供電。
這裡得說下,在選擇的時候非常糾結要不要選裝帶屏幕的行車記錄,說實話,屏幕用到并不多,現在有了手機,想要快速查看内容,也很方便。另外,帶屏幕的行車記錄儀還可能擋住行車視線,所以并不建議選購。
70邁M500是不帶屏幕的,長條造型設計。我的這款是灰色的,攝像頭位置是灰黑撞色設計,看着還是挺酷的。左側是開關按鍵,也可以短按開啟/關閉WIFI。右側是Type-C充電口,後面是散熱和揚聲器的位置。整個中規中矩,還算不錯,裝後視鏡背面,也基本不會影響司機視線。
硬件配置上,70邁M500 采用了500萬像素,1944超高清分辨率,在日常使用中,對于前方車牌等信息都清晰可見。另外還是一個170°超廣角,視野會更開闊。
4G支架是70邁M500 的一個特色,其實和普通支架相比,底座會更厚一些,而支架内測多了Tpye-C頭,行車記錄儀直接插入就可以實現供電了。搭配4G支架的,都有附送一張聯通物聯網卡,還送了一年的流量。
停車監控線和原裝充電線,主要差異就是接電方式不同,一個是通過點煙器供電,而一個是通過保險絲供電。
停車監控線還是建議到店安裝,自己如果不懂去安裝有一定的風險性。
雙USB口點煙器充電頭和安裝撬棒。
安裝
産品有提供安裝服務,收到短信提醒就可以去預約安裝時間了。我到的這家店還挺大的,據說是專給寶馬奔馳做保養的,順帶做一些網上車品的售後安裝。
安裝師傅還是挺專業的,隐藏線路,一氣呵成。
為了美觀,自己給外露的走線又用雙面膠固定了下,好看多了。
安裝完成的效果,挺滿意,而且不影響開車視線。接通電源,聯網後,行車記錄儀和4G支架都有各自的指示燈,可以看到其工作狀态。
APP體驗
具體的連接需要行車記錄儀通電,然後通過70邁APP綁定,就可以使用了,中間綁定過程都會有步驟提醒,還是比較簡單的。
控制界面可以看到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4G支架來實現的,主要有遠程監控、車輛位置、電子圍欄、車内互聯和警報中心,而且遠程監控還要配合停車監控線,不然功能就不能完全體驗了。下方流量服務,可以看到本月剩餘流量,以後後續需要流量購買,都可以在上面完成。
直連記錄儀需要車輛發動并且在車内才可以連上,然後可以對記錄儀做一些設置,比如視頻編碼、分辨率、錄制時長、停車監控、緊急視頻、縮時攝影等等。
另外,還可以選擇開啟ADAS功能,這個對于開車新手還是很有幫助的,比如前方車輛距離提醒、行人提醒、限速路牌提醒、前車起步提醒等等。另外還有個雲電子狗功能,對于電子眼、路況信息等會有一些提醒。
還有個好玩的功能是RS特效,這個是在已經錄下的内容裡,開啟RS特效後,會顯示速度、海拔、方向、加減速、轉彎、坡度、側傾角等數據。這個特效可以分享朋友圈和社區,增加了記錄儀的可玩性。
停車監控體驗,在家裡也可以看到行車記錄儀的監控畫面,通過APP連接後,就能實時查看了,隻要不是信号差的地下室等位置,都可以很快的連上。還可以查看車輛位置,以及設置電子圍欄,如果車輛離開這個區域,也會通過APP提醒。如果車輛還有配70邁的胎壓傳感器,也可以通過APP來直接查看。
清晰度
現在來看看實際的500萬像素清晰度如何。
這個是白天在某個紅綠燈口的行車記錄儀畫面截圖,前面能見到的是六輛車,正前方的四輛車牌都清晰可見。
在昏暗的地下室,開燈情況下,前方七八米左右的距離車牌,放大後依然清晰可見。
在開車過程中,行車記錄儀的畫面也非常的穩,沒有抖動。
縮時錄影,其實挺喜歡這個功能的,每次停街上,我都會開啟,其實到沒有說是為了監控車輛安全,而是每次錄下畫面,有種看人生百态的感覺,還是挺好玩的。
對于縮時錄影功能是可以在APP上關閉的,因為很多時候可能考慮到汽車電池壽命,不過實際的耗電量并不是很大,除非是長期停車不開的,不然還是建議開啟。
精準定位
這個是在觀看行車記錄視頻時,底下會有一段行駛軌迹圖,可以看到車輛的速度和行駛軌迹,也是相當的精準。這些也得益于北鬥3 GPS的雙重精準定位,
語音控制
對于一些需要緊急錄像或者拍照情況,不用喚醒詞,直接說“我要錄像”、“我要拍照”,就會自動開啟功能,這點設計也很人性化,也很方便。
總結:
最後聊聊總體感受,70邁M500的總體感覺就是畫面清晰,功能豐富,基本很多原先隻能在上千元的行車記錄儀上才能體驗的功能,現在都有了,性價比很多高。無屏行車記錄儀的小巧輕便也讓駕駛員在駕駛時沒有異物感,如果你正在選擇行車記錄儀,那麼這款70邁M500考慮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