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兒童古詩大全100首遊子吟

兒童古詩大全100首遊子吟

教育 更新时间:2025-02-05 08:11:32

遊 子 吟

【唐】孟 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①身上衣。臨②行密密縫,意恐③遲遲歸。誰言寸草④心,報得三春⑤晖。

【注釋】

①遊子:指詩人自己,以及各個離鄉的遊子。②臨:将要。③意恐:擔心。歸,回來,回家。④寸草:小草。這裡比喻子女。心,語義雙關,既指草木的莖幹,也指子女的心意。

⑤三春晖:春天燦爛的陽光,指慈母之恩。三春,舊稱農曆正月為孟春,二月為仲春,三月為季春,合稱三春。晖,陽光。形容母愛如春天溫暖、和煦的陽光照耀着子女。

【詩意】

慈祥的母親手裡把着針線,為即将遠遊的孩子趕制新衣。臨行前一針針密密地縫綴,怕兒子回來得晚衣服破損。誰說像小草那樣微弱的孝心,能報答得了像春晖普澤的慈母恩情?

【賞析】

這是一首母愛的頌歌。全詩共六句三十字,通過回憶一個看似平常的臨行前縫衣的場景,凸顯并歌頌了母愛的偉大與無私,表達了詩人對母愛的感激以及對母親深深的愛與尊敬之情。此詩情感真摯自然,雖無藻繪與雕飾,然而清新流暢,淳樸素淡的語言中蘊含着濃郁醇美的詩味,千百年來廣為傳誦。

開頭兩句“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用“線”與“衣”兩件極常見的東西将“慈母”與“遊子”緊緊聯系在一起,寫出母子相依為命的骨肉感情。三、四句“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通過慈母為遊子趕制出門衣服的動作和心理的刻畫,深化這種骨肉之情。母親千針萬線“密密縫”是因為怕兒子“遲遲”難歸。偉大的母愛正是通過日常生活中的細節自然地流露出來的。  

最後兩句“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晖”,是作者直抒胸臆,對母愛作盡情的讴歌。

  這首詩藝術地再現了人所共感的平凡而又偉大的人性美,所以千百年來赢得了無數讀者強烈的共鳴。

兒童古詩大全100首遊子吟(小學生必備古詩文誦讀及鑒賞)1

愛 蓮 說①

【宋】周敦頤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②蕃③。晉陶淵明獨④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⑤清漣⑥而不妖,中通外直⑦,不蔓不枝⑧,香遠益清⑨,亭亭淨植10,可遠觀而不可亵玩11焉。

  予謂菊,花之隐逸12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13,陶後鮮14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衆矣15。

【注釋】

①說:一種議論文的文體,可以直接說明事物或論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記載來論述道理。

②甚:很,非常。③蕃:多。

④獨:隻,僅僅。

⑤濯:洗滌。⑥清漣:水清而有微波,這裡指清水。

⑦中通外直:(它的莖)内空外直。⑧不蔓不枝:不生蔓,不長枝⑨香遠益清:香氣遠播,愈加使人感到清雅。

⑩亭亭淨植:筆直地潔淨地立在那裡。亭亭,聳立的樣子。植,樹立。

(11)亵玩:玩弄。亵,親近而不莊重。

(12)隐逸者:指隐居的人。在封建社會裡,有些人不願意跟統治者同流合污,就隐居避世。

(13)菊之愛:對于菊花的喜愛。

(14)鮮(xiǎn):少。

(15)宜乎衆矣:(愛牡丹的)應當有很多人吧。

【譯文】

  水上、陸地上各種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愛的非常多。晉代的陶淵明隻喜愛菊花。從李氏唐朝以來,世上的人十分喜愛牡丹。而我唯獨喜愛蓮花從淤泥中長出卻不被污染,經過清水的洗滌卻不顯得妖豔。它的莖内空外直,不生蔓不長枝,香氣遠播更加清香,筆直潔淨地立在水中。人們隻能遠遠地觀賞而不能玩弄它啊。

  我認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貴者;蓮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唉!對于菊花的喜愛,陶淵明以後就很少聽到了。對于蓮花的喜愛,像我一樣的還有什麼人呢?對于牡丹的喜愛,當然就很多人了!

兒童古詩大全100首遊子吟(小學生必備古詩文誦讀及鑒賞)2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