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那天,我到超市買粽子。背景音樂是譚詠麟的一首歌:“恭敬不如從命,宿醉不如反醒,三尺上有神明……”節奏太快,歌詞顯得模模糊糊,一句“恭敬不如從命”,卻聽得清清楚楚。
“恭敬不如從命”其實是一句諺語。據說,這句諺語源于一個民間故事。
古時候,有一位剛過門兒的媳婦兒,雖然勤勞賢惠,但是婆婆總是看她不順眼。
臘月的一天,婆婆突然病了,叫來兒媳婦兒,說想喝筍湯。丈夫聽了,覺得母親為難妻子,剛想張口,看到妻子正給自己使眼色,就默不作聲。兒媳婦兒爽快地答應了。過了一會兒,她雙手端着一碗筍湯,走到婆婆床前,一勺一勺喂婆婆喝。婆婆歇下後,小姑子拉着嫂子到屋外問:現在寒冬臘月,哪來的筍啊?明明是我媽刁難你。兒媳婦兒笑笑說:婆婆畢竟是長輩呀!我先應承順從,免得她生氣,剛好我在地窖裡儲藏了一些筍。
小姑子聽了,覺得嫂子通情達理,就把這話告訴了婆婆,婆婆這才知道,娶了個難得的好媳婦兒,從此待兒媳婦兒像自己閨女一樣好,婆媳和睦,一家人其樂融融。
村裡人聽說了這事,編了個順口溜:臘月煮筍羹,婆婆有苦衷;恭敬不如從命,受訓莫如從順。後來,第一二四句被省略,獨留“恭敬不如從命”流傳下來,逐漸成了諺語,它告訴人們:對一個人最大的恭敬,其實是尊重他的意願與選擇。
每個人都渴望被尊重,互相尊重是和諧人際關系的基礎,而最大的尊重,其實是尊重别人的意願與選擇。即便是親如父子,這一點也不例外。
小區裡有位吳大爺,今年84歲了,2013年冬天,獨居的他上街買菜,一不小心摔了一跤,在床上躺了半年後,吳大爺雖然能下地走路,但腿腳還是不太靈便。兒女們都想接老人同住,可他吵着要去養老院。兒女們很為難:爸,你去養老院,别人會罵我們不孝呀!吳大爺很生氣,撂下一句狠話:不讓我去,就别認我這個爹。兒女們隻得順從。
前幾天,吳大爺回小區小住,閑來和幾位老朋友聊天,老人這才說出當初去敬老院的原因:“誰不想兒孫繞膝,共享天倫呀?但我的兒女們也都是當爺爺奶奶的人了,天天忙着帶孫子孫女,哪有時間和精力照顧我呀!所以我選擇到養老院。”
談到這幾年在養老院的生活,吳大爺說:“以前兒女回來做的飯,油大味兒重,還不好消化。養老院的飯菜重營養搭配,幾年下來,我血脂高的毛病也漸漸好了,而且,我還認識了幾個老夥計,每天下下棋,聊聊天,也不再感到孤單了!和兒女們的關系反而更親密了。他們每周都會抽時間去看我。”
作為兒女,面對父親的選擇,他們很糾結:聽父親的話,外人會以為自己不孝;不聽,父親會覺得自己不孝。最終他們尊重父親的意願和選擇,不但父親得到了更周到的照顧,而且關系更和睦了。
人生在世,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與選擇,你可能覺得無法理解與接受,但是,隻要不違法不踐踏道德,那麼,就先去尊重吧!隻有尊重,才不會造成人際關系的緊張和對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