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黎荔
如何理解“彈性”?我覺得所謂“彈性”首先是一種能力,在特定條件下,甚至面對不利條件、壓力、攻擊或者損害的時候,所展現出來的一種承受、恢複和适應的能力。彈性空間是一種可控的松緊度,當緊則緊,當松則松。在外力作用下會發生形變,但當外力撤消後,又能恢複原來的大小和形狀。在緊張和松弛的兩個極值之間,有一個延展的空間分布。
彈性的反面是僵硬或脆弱,僵硬就是任何事情搞一刀切,非黑即白,二元對立,絲毫沒有回旋的餘地。脆弱就是缺乏必要的柔韌性,經不起折騰,抗打擊能力不足。真正的彈性必然是蘊含着内在力量的,承受得起摔,甚至越摔越強,不會如此不堪一擊。
有彈性的人,性格柔韌,伸縮自如。他善于妥協,也善于在妥協中巧妙地堅持。他不固執己見,但在不固執中自有一種主見。彈性是性格的張力。和僵硬的人相處,累。和脆弱的人相處,也累。相反,有彈性的人既溫柔,又灑脫,使人感到雙倍的輕松。
彈性思維,是作為人類特有的一種能力。比如,心理學上把謊言分為白色謊言和黑色謊言兩種,白色謊言是指無惡意的謊言和有益的謊言,黑色謊言是指從個人利益出發,故意傷害别人或者占别人便宜的惡意的、欺騙性的謊言。怎麼理解白色謊言?盡管人們在道德上認為不該撒謊,但我們經常也會為了善意而撒謊。我們在面對現實時更傾向于靈活變通。你最好的朋友剛理了一個難看至極的新發型,你會說“還好還好,看着還不錯”;去看望一個重病垂危的朋友時,我們也不會說“你看起來狀态真差,肯定活不長了”。
一個人如果随時随地都在說真話,可能是我們不堪忍受的,這樣的人無法在一個人們必須相互保護的社會裡生活。善意的謊言在所難免,我們經常會對小孩說謊,以免世上各種可怕的事物傷害到他們。白色謊言背後的人性論,是将人的本性視作是“善惡并舉”的,人與人相處時,既對自己和他人的善與惡做到心中有數,又以善相處。處理人與人的關系的基本原則和目标,就是營造一個“揚善抑惡”的環境和氛圍。
出于善意的白色謊言是人類所特有的,它讓我們處事有分寸,知進退,有氣度,善解人意。白色謊言,展現着人類互動中的幽微玄妙之處。如果你賦予機器人某些道德規範,那它們執行起來,可是不會打任何折扣的,因為機器在面對道德問題上不會具備某種彈性。機器人的道德責任感可能比我們人類要純正得多,嚴苛得多。前段時間,在莫斯科國際象棋公開賽上,一個7歲男孩正在對戰一台國際象棋機器人。然而就在下一秒,機器人的機械臂突然狠狠地卡住了小選手的手指。随後數名成年人沖進現場,在幾人合力之下,才将小朋友的手指從“虎口”中拿了出來。而此時小朋友的手指已經處于骨折狀态。
莫斯科國際象棋聯合會的解釋是:小棋手沒有等待機器人完成移動就去移動棋子,小棋手太過急躁,違反了操作規定。下棋機器人“懲罰”違規、夾斷男孩手指,将“機器人傷人”話題直接送上熱搜。對于這場意外,大家衆說紛纭,很多人呼籲下棋機器人的公司必須重新考慮設計方案。人工智能倫理安全如何把控?确實是令人擔心的問題。其中一個隐憂,就是機器人由AI算法、策略程序做出的判斷和決策,是缺乏彈性的,一旦誤判,沒有調整機制,難以随同某些變量作出一定比例的改變。
當我們面對一個不确定的時代,我們的生活态度也得極具彈性,就像物理範疇中的軟物質,既不僵硬,也不脆弱。不會一條路走到黑,不會一棵樹上吊死。即便在現實中碰壁了,還可以退回到個人的小世界中,生活有所安頓,精神有所寄托,不會失魂落魄,不會過度焦慮。“進則兼濟天下,退則獨善其身”,中國人的人生觀,本來就是有彈性的。外儒内道的思想結構,使中國人看得開,通變,寬容,有一種痛苦的自我消解機制,有一種等待機運到來再度雄起(一陽來複)的太極思維。這種生活态度與人生哲學,是對生命本身的富于彈性的理解。我們應該處于這樣一種非極端、有張力、有餘地的生命狀态中。
想起昆曲每一本戲通常有四五十出,如果全本演出需要兩到三天才能演完。因為昆曲的劇目就像一個連綿延伸的長廊,所以可以被拆卸重新組裝,每一折乃至每一小段在遊離全劇之後仍然具有獨立的觀賞價值。這種既松散又具備彈性的結構與西方戲劇的嚴謹結構截然不同,體現了東方美學潇灑無羁的獨特神韻,也是中國戲曲有趣的生命狀态。在充滿不确定性和風險的大時代,能夠存在下來的應該都是這種類型的人或組織吧?極富彈性、不斷調整、靈活多變,就如傳說中的變形蟲,形體柔軟,千變萬化,能夠随着外界環境的變化而調整自身以适應變化。
如何在一個變幻莫測的大時代存活下去?在宏觀背景與個人空間之間,建立一種彈性關系。我們生活也好,做事也好,離不開時代的宏觀背景,但宏觀背景與個人空間并不是完全重疊的,中間有一個時松時緊的彈性空間,一個可以創造性地不斷調整的空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