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南方倒春寒預測

南方倒春寒預測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0 15:57:35

作為航天發射場系統的一支重要力量,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技術部氣象保障團隊全程參與保障了西昌和文昌兩個發射場曆次航天發射任務。在空間站建造任務中,團隊針對天和核心艙、問天實驗艙、夢天實驗艙、天舟系列貨運飛船任務保障需求,創新突破淺層風精細預報、高空風精細化預報等重要關鍵技術。奮進航天強國新征程,他們始終謹記“航天強國、航天報國”的殷殷囑托和“最有前景、夢圓航天”的殷切期望,踐行“艱苦奮鬥、求實創新、團結奉獻”的西昌航天精神和“忠誠擔當、攻堅克難、創新超越”的海島創業精神,用青春譜寫奮鬥華章,為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務順利完成貢獻了力量。

南方倒春寒預測(夢天進行時把脈風雷)1

不忘初心,他們追逐的是滾燙的星河,更是“航天報國、航天強國”的偉大夢想。

1970年,黨中央一聲令下,在西昌組建我國第三個航天發射場,氣象專家張增政、吳傳竹,帶領5名幹部,跟随浩浩蕩蕩的創業隊伍,走進荒蕪人煙的大涼山腹地,靠着一部移頻機、兩台收訊機創建了氣象室,開始了對山地氣象預報工作的探索與研究。

1984年4月8日,中心用長征三号火箭成功發射我國第一顆試驗通信衛星,中國成為第5個能夠獨立發射地球同步軌道衛星的國家。帶着成功的喜悅,團隊啟用了一本沿用至今的黨費登記本,用上繳黨費這種特殊方式述說“愛黨報國、矢志航天”的衷腸。

南方倒春寒預測(夢天進行時把脈風雷)2

2007年,我國首個濱海航天發射場在海南文昌啟動建設,随後,氣象室适應職能使命拓展更名為氣象水文室。年近半百的氣象專家郭學文帶着幾名80後青年幹部轉戰海島,從零開始摸索文昌濱海發射場氣象保障模式,使中心氣象保障能力從内陸延伸到了海洋。

今年7月,問天實驗艙發射前夕,一本《山海問天影像志》承接着黨費登記本的衷腸,走進氣象保障的現場,開始以一場場請戰宣誓簽名合影的微教育,記錄團隊追夢揚帆的新印記。團隊成員在影像志上寫下名字和寄語,一如上繳黨費一樣莊重,向組織許下了“萬無一失、誓奪成功”的諾言。

南方倒春寒預測(夢天進行時把脈風雷)3

時光流轉,青春接力。任憑人員更替,團隊的夢想初心始終不變。正如室主任張滢所言,每一次上繳黨費、每一次請戰簽名,我們都能感受到使命的榮光和責任的厚重,更加堅定航天強國、航天報國的信念和夢想。

南方倒春寒預測(夢天進行時把脈風雷)4

登攀拼搏,他們把脈的是變幻的風雷,更是“萬無一失、圓滿成功”的成功标準。

南方倒春寒預測(夢天進行時把脈風雷)5

2018 年7月29日,第三十三、三十四顆北鬥導航衛星任務進行低溫加注,卻遭遇突發強雷雨天氣。一時間指控大廳鴉雀無聲,氣象專家江曉華帶領團隊成員頂住巨大壓力,仔細分析各類氣象資料,堅定給出了“窗口無雷暴”的精準判斷,火箭按計劃成功點火,拖着長長的尾焰安全升空!

今年5月9日,長征七号火箭發射天舟四号貨運飛船點火前,場區高空風探測值突然超限,一旦窗口時段風況不見好轉,勢必影響火箭飛行安全。

這一幕和2018年7月29日何其相似!所有壓力都彙聚到了氣象團隊身上。高級工程師楊道勇帶領85後、90後的現場保障成員,加密觀測實時風場,仔細研判後給出了維持“原定點火窗口高空風滿足發射條件”的結論,最終火箭按時點火平安飛天。

南方倒春寒預測(夢天進行時把脈風雷)6

同樣的惡劣天氣、同樣的危急關頭、同樣的艱難抉擇、同樣的精準預報!而這絕非運氣巧合!

幾年來,室黨支部精心準備、精心組織、精心實施,從人才培養、科研攻關、訓練崗位、條件建設等方面多管齊下,不斷提高綜合氣象保障能力,不斷提升對任務成功的貢獻率:

制定人才培養套餐計劃,依托兩場任務大膽曆練年輕幹部,近4年新培養正高級工程師1人、副高級工程師1人、氣象總體1人、預報員9人;進行氣象信息系統自主可控建設,實現各類數值預報産品的自主可控顯示;開展風雲四号衛星地面接收站建設,在國内發射場系統率先實現了風雲四号衛星數據的接收、處理和應用;開展文昌發射場淺層風精細化預報技術和高空風精細化預報技術研究,使中心基于數值預報技術的精準預報保障能力取得重要提升……

南方倒春寒預測(夢天進行時把脈風雷)7

把脈風雷、幾代接續。任憑天道萬幻,團隊的拼搏登攀未曾停歇!如今,他們依舊堅持手繪天氣圖和每天會商考核的傳統,砥砺紮實的基礎硬功,無論老中青,人人都在學習前沿科技,争分奪秒開展創新研究,為的就是砥砺過硬本領,在關鍵時刻能夠沖破有與無的壁壘,為火箭點火決策提供準确判斷。

永葆本色,他們守望的是騰飛的窗口,更是“建設世界一流發射場”的神聖使命。

2019年底那場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給西昌和文昌兩場航天發射任務帶來巨大沖擊和挑戰。為了最大限度減小疫情影響、保障任務順利實施,室黨支部積極發揮戰鬥堡壘作用,科學統籌工作和人員安排,室領導和黨員骨幹兵分兩場堅守四地,帶頭駐守任務保障第一線,成為中心“向疫戰、向天行”一支堅定積極的力量。

近年來,室黨支部緊緊扭住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的發揮,緊扣傳承好傳統、立起好樣子的時代新要求,大力加強黨員隊伍建設,以黨員骨幹的垂範感召,使一批批年輕同志更加深刻地理解什麼是擔當、什麼是奉獻。

南方倒春寒預測(夢天進行時把脈風雷)8

為了盡快完成氣象系統的自主可控建設,工程師聶于棚4年來輾轉兩個發射場,加班加點做研究搞開發,完成新的氣象系統基礎軟件架構,獲得專利1項、軟件著作權8個,而背後是他從未消散的黑眼袋。

為了發揮超算平台在數值預報中的應用效能,工程師施蕭長期蝸居機房,踩石過河,編程調試,在兩年多的時間裡先後實現了文昌發射場區域氣象數值預報和近海海洋環境數值預報,長期伏案也讓他落下了腰椎間盤突出的毛病。

已經60歲高齡的氣象專家郭學文,去年因膽囊炎兩次手術,今年7月又因膽結石入院手術,出院後就馬不停蹄地往回趕,生怕疫情變化影響返回單位執行任務。

室副主任梁毅履新第二天,就把老母親接到西昌幫着妻子照看兩個年幼的孩子,自己扛上行李前往文昌發射場投身後續任務。

為保障“夢天”任務,高級工程師甘思舊鉚在場區擔當氣象總體,愛人也前往長沙出差,兩個孩子一下子多了4、5個“爸爸媽媽”,由團隊海口方向的同事輪流照看。

苦累争着上,紅旗争着扛。在這個團隊這樣的人、這樣的事還有很多很多。工程師胡雲濤曾在黨員轉正申請書上寫道“在學校我對什麼是黨員、什麼是奉獻還存在一些模糊認識,正是因為他們,我更加真切理解責任和使命、奉獻和擔當的真正内涵,能成為這個光榮集體中的一員,我備感榮耀倍加珍惜!”

真情無言,丹心傳承。任憑時事缱绻,團隊的熱血豪情從未消減!忠誠擔當、創新超越、團結奉獻,這份銘刻在骨子裡的精神基因,滋養着這支團隊圓滿完成了西昌和文昌兩個發射場200多次航天發射任務氣象保障工作,在發射場上留下了許多驚心動魄的傳奇故事,也必将激勵着這支團隊書寫更多航天圓夢的青春華章。


來源:我們的太空

作者:何玲

圖片:毛星翔、黃文強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