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媽告訴我,菜市場這5種排骨,便宜也别買!牢記3點,買到好排骨
天冷了,很多人都會給家人煲一些湯喝,既暖和又能補充所需的營養,雞湯、排骨湯是最受歡迎的。如今豬肉便宜了,排骨的價格也降了不少,十幾元一斤,買來炖排骨湯最合适。排骨的營養豐富,富含膠原蛋白、鈣質,老少皆宜。
買排骨和買豬肉一樣,也需要掌握技巧,市場上不乏一些“以次充好”的排骨,一定要擦亮眼睛。
說到買菜買肉的經驗,不得不佩服老年人,老媽逛了幾十年的菜市場,經驗十分豐富,什麼樣的排骨都見過,她告訴我買新鮮好排骨,牢記3點不會錯。
①顔色
新鮮排骨,顔色一般是粉紅色或鮮紅色,富有光澤。如果顔色發白或發黑,沒有光澤,說明不新鮮。
②氣味
當天宰殺的新鮮排骨,殘留了少量的血水,所以聞起來有一股淡淡的血腥味。而如果存放時間過長,滋生了細菌,變質後排骨就會産生異味,出現酸味、臭味。要是聞到刺激性氣味,說明是用化學藥水浸泡過的排骨。
③肉質
新鮮排骨含有的水分充足,所以肉質很有彈性,按一下能快速恢複原狀,如果一按一個窩,說明已經放了很久了。
老媽說,雖然豬肉便宜了,但有些便宜“不能占”,下面這5種排骨,買了就吃虧。
❶顔色太深的排骨
如果排骨的顔色太深,有2個原因,一個是老母豬,由于飼養時間長,所以肉質又幹又硬,腥臊味也很重,不好吃。另一個就是病死豬,豬死後血水停止流動,所以肉裡面殘留了大量的血水,所以肉的顔色就比較深。
❷不斷往外滲水的排骨
這種排骨也有2種情況,一種是冷凍排骨,解凍後水分受熱會往外冒;另一種是注水排骨,商家為了增重,故意往排骨裡注水,不僅會讓肉質變差,而且還會滋生細菌。
❸氣味不友好的排骨
如果排骨的氣味不友好,隻有2種可能,要麼已經變質了,要麼就是用特殊方法加工過,不管是哪種情況,都不是好排骨。
❹表面有黏液的排骨
由于豬肉比較肥,表面有一些油脂,摸一下手上就會沾上豬油,很不舒服,所以不少人買肉都隻用眼睛看,從來不伸手,這樣會吃虧的。有些肉看着很新鮮,但摸起來黏黏的,回家後才發現,想找肉販子退錢也說不清楚了。
表面發黏的排骨,說明已經滋生了大量的細菌,也就是變質肉,聞起來還會有一股酸味。
❺沒有彈性的排骨
排骨的彈性好,說明水分充足,是1天内的新鮮排骨。要是沒有彈性,說明流失了很多水分,至少已經放了3天以上了。還有一種可能,就是經過多次解凍、冷凍的排骨,品質都很差。
這5種排骨,肉販子 會特價處理,很多人以為占了便宜,其實是吃了大虧,不僅不好吃,對身體也有害。
排骨也分為3種,即前排、中排、後排,大多數人都喜歡買中排,比較長、肉又多,但一般去的晚中排早就賣光了,隻剩下前排、後排,買哪個比較好?
前排的脆骨較多,尺寸短,肉少,适合多種烹饪方式,比如紅燒排骨、椒鹽排骨等。
後排後排細又長,有骨髓,瘦肉多,肥肉少,适合做炖排骨。
按照烹饪方式來買就不會錯了。覺得我的文章不錯,請給我點贊、評論、轉發、收藏、關注,下次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