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燙,衆多小吃中的戰鬥機,絕對是街頭小吃裡的五星級大餐。火辣辣熱燙燙的一份麻辣燙,會讓疲憊的身心再次充滿能量。
而忠義市場作為麗江人心目中的“煙火氣息地”,麻辣燙也自然不會缺席。一輛移動的攤位車上擺滿了10餘種食材、調料、一個大鍋幾張簡易的桌子,6平米不到的小攤就成為了無數麗江人吃麻辣燙的好去處。
貴州夫妻來到麗江讨生活
6平米小攤憑一碗麻辣燙吸引無數食客
适逢雨天下午6點左右再次來到小攤,小攤闊别了平日的擁擠與座無虛席,老闆娘正在湯鍋旁吃玉米,看到有顧客來臨她連忙放下手中的玉米,用毛巾擦拭一番雙手後,站在一旁靜靜等待自己遞上裝滿蔬菜的漏勺。
遞上漏勺後,老闆娘會在漏勺上夾上序号。食客們隻需要聽自己的号就可辨别自己的專屬麻辣燙。大約7-8分鐘左右,老闆娘總會問上一句,“8号,要酸辣還是麻辣。”聽到自己的号數報上自己喜歡的口味即可。酸爽可口的蘿蔔絲、椒香的油辣子、切好的蔥花......一一放入煮好的蔬菜,再加上滾燙的白開水,美味瞬間誕生,忍不住開始動筷,吃上一口,全身熱乎,酸辣感在唇間蔓延。
交談一番後得知,老闆娘名叫李萍,來自貴州安順,聽說她的家離黃果樹瀑布很近,而她最初來到麗江是為了讨生活。“在永勝親戚的介紹下,想來麗江謀生計。但自己也沒什麼手藝,果斷選擇了擺攤賣麻辣燙。”
老人、孩子需要照顧,在生活的重壓下,這6平米的小攤就是夫妻兩人的全部。
12年堅守忠義市場,4元到10元
生意最好的時候每天賣出300多碗
每天10點左右出攤,晚上7點左右收攤,經常來吃的食客早已學會了掐點。“出攤的時候吃一點中午正忙顧不上吃飯,長時間下來就沒有了吃午飯的習慣,晚飯就不忙的時候在附近買上一點應付一下。”
如今,12年過去了,麻辣燙由最初的4元每份變成了10元每份,但攤位依舊是那個6平米左右的攤位,顧客也沒因價格的變化和攤位的狹小而減少,反而越來越多。“有的顧客支付記錄都有50、60次,還不算付現金的時候。大部分都是回頭客,很多學生周末就會來吃,晴天的時候生意好一些,陰天的時候人少一些。最多的時候一天賣到3000多塊錢,每天最少也有1000多塊。”談到收入,李萍毫不遮掩。
随後,李萍坦言,自己也曾想過找一個鋪面開一家店,但忠義市場裡的鋪面對水電等有要求,找不到合适的鋪面。“也舍不得離開忠義市場,舍不得離開老顧客,很多人都是奔着自己的味道來的,在這裡也挺好的。”
如今,夫妻兩人早已配合默契,出攤到下午14點左右,丈夫都會和李萍一起在小攤上忙碌。14點以後,食客減少,丈夫便回到家中準備食材,洗海帶、泡粉絲、削土豆......
白開水為湯,最簡單就是最美味
小小的攤位上,土豆、小瓜、海帶、西紅柿、豬血、粉絲......10餘種蔬菜在框中擺放整齊。食客們隻需從桶裡拿出漏勺,挑選好自己喜歡的食材遞給老闆娘,記住自己的序号報上自己的口味即可。
把食客挑選好的食材放入滾燙的白開水中,煮上7、8分鐘,放入紙碗,加入事先準備好的調料,最後加上白開水即可。“我們用的就是白開水、沒有用大骨湯。一開始就是用白開水,最簡單的可能就是最好吃的。”李萍一邊忙一邊說。
那麼,究竟白開水為湯的麻辣燙是如何吸引無數食客的呢?小編就正在等麻辣燙的食客展開采訪。“感覺現在市場上的東西品質參差不齊,我覺得白開水不一定就不好,反而可以吃到食材的味道,而且今天不說我也不知道是白開水,但味道真的好到沒話說。”和女士告訴小編。
而到麗江旅遊的鄒先生則是因為經過看到人很多就想嘗上一碗。“食材看着就感覺很新鮮,而且不論是攤位的桌子整潔程度還是老闆娘的着裝、舉動都感覺很衛生。一天那麼多食客夾菜取菜,但攤位上依舊很幹淨光是這一點就覺得不錯。”雖還沒吃上麻辣燙,但鄒先生依舊好評不斷。
聽到食客們的評價,一旁忙碌的李萍臉上露出了開心的笑容。“喜歡吃下次還來哦,我會一直在這裡的。”
我想,這是她的堅守,也是她對無數食客的承諾。
來源:麗江潮生活
編輯:都市時報一點關注 陽作譜
審核:祝小涵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