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中冷門佳作?作者:張立華至于“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作者又想表達什麼意思呢?有注釋認為反映了“百姓心裡民族意識已經模糊”,把敵酋當成神來祭拜其實,人們是去佛狸祠下的社廟祭祀土地神,祈禱風調雨順、五谷豐登正如有學者所言:對祖國的憶念是留在情感和靈魂裡的……好比在樹上刻的字,那棵樹愈長愈大,它身上的字迹也就愈長愈牢,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宋詞中冷門佳作?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作者:張立華
至于“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作者又想表達什麼意思呢?有注釋認為反映了“百姓心裡民族意識已經模糊”,把敵酋當成神來祭拜。其實,人們是去佛狸祠下的社廟祭祀土地神,祈禱風調雨順、五谷豐登。正如有學者所言:對祖國的憶念是留在情感和靈魂裡的……好比在樹上刻的字,那棵樹愈長愈大,它身上的字迹也就愈長愈牢
南宋嘉泰四年,辛棄疾差知鎮江府,并賜金帶。一到任,他就開始積極籌備北伐抗金。一方面,派遣諜報人員深入金國境内搜集情報,随時掌握金國動向;另一方面,沿邊疆一帶招募一萬“土丁”(當地壯丁)加以嚴格訓練,并制作一萬領“紅衲”(紅色戰袍)備用。
十二月,甯宗诏令明年正月初一改元為開禧元年。這是多麼美好的年号啊!看來皇帝馬上就要抗金北伐了。辛棄疾天天盼着皇帝的委任诏書,可直到開禧元年春社後,仍然沒有得到相關消息。辛棄疾想到43年前看到的“烽火揚州路”,又看到當朝太傅韓侂胄隻手遮天、忠言難進的情形,不免憂懼惆怅。
于是,辛棄疾再次登上北固山撫今追昔,寫下了這首宋詞壓卷之作《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台,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編者注:詞中标點符号按照通行版本有所調整)
“風流”指的是孫權?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寫道:舞榭歌台,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這裡的“風流”,很多權威注本和教材都認為指的是孫權的“風流餘韻”和“雄風壯采”等。
其實,這裡的“風流”與蘇東坡《念奴嬌·赤壁懷古》中的“風流人物”同義,是指周瑜那樣的風流人物。它與前幾句具有假設的因果關系:無處覓英雄孫仲謀,因為如果沒有孫仲謀那樣的君主,即便像周瑜這樣可以叱咤風雲的風流人物也隻能在舞榭歌台中消遣虛度,最終被曆史的風雨吹打淨盡,留不下半點痕迹。
孔子曰:“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君子最擔心死後自己的名字不為人們所稱頌。人隻有做到“三立”,即立德、立功、立言,才可以稱名于後世。立德較為空泛,立言的價值大多體現在身後,最能體現當下價值的莫如立功。要想立功,就必須投靠有作為的明君,所謂“學會文武藝,貨與帝王家”。可是,如果無處尋覓像孫仲謀那樣的英雄,那就成了“風流人物”的最大遺憾。這也是辛棄疾對自己懷才不遇的隐憂。
衆所周知,國家興衰、戰争勝負的關鍵在于用人。三國時期,孫權之所以能夠在京口建立吳都,打敗來犯的曹軍,就是因為他重用了周瑜那樣的“風流人物”。南朝宋文帝劉義隆北伐中原卻大敗虧輸,就是因為任用了王玄谟那樣的無能之輩。
元嘉二十七年,宋文帝草率出師,命王玄谟為甯朔将軍,随輔國将軍蕭斌北伐。王玄谟率領士氣旺盛、武器精良的宋軍主力圍攻滑台(今河南滑縣東南),滑台城裡有很多茅草房,衆士卒請求用火箭把這些茅草房燒掉。王玄谟卻說:“那些茅草房是我們的财産,為什麼馬上燒了它們?”這就給滑台城裡的北魏守軍留下喘息機會,他們趕緊撤掉茅草房、挖掘洞穴住了進去。等到魏主拓跋焘率兵來救滑台後,王玄谟無奈大敗而回。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的“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倉皇北顧”,說的就是這段曆史。棄疾以古喻今,用“元嘉北伐”失利舊事來影射的正是南宋北伐的“符離之敗”。
再來看“烽火揚州路”。有注釋說“指整個揚州路(地區)都有金兵劫掠”或者“指當年揚州路上,到處是金兵南侵的戰火烽煙”。事實上,辛棄疾從北方南來進入揚州路區域之後,隻能選擇某條道路去建康(今江蘇南京)。因此,他隻能看到沿途的一些情況,而不可能看到“整個揚州路(地區)都有金兵劫掠”。把“整個揚州路”改為“揚州路上”,卻又出現了新的錯誤:“揚州路上”的“路”成了道路的意思,不再是行政區域名。
另外,把“烽火”解作“戰火烽煙”也不妥。辛棄疾一行于紹興三十二年正月十八日抵達建康,距金兵持檄議和已過去一個半月。這時的“揚州路”可能還有一些局部的戰争,但不會“到處是金兵南侵的戰火烽煙”。清朱彜尊《詞綜》将“烽火”改為“燈火”或許就與此有關,“燈火”可以表示辛棄疾一行星夜趕路的情景。
其實,“烽火”并不誤。《辭源》《辭海》《漢語大詞典》《現代漢語詞典》等權威辭書中,“烽火”的第一個義項都是古代邊防報警的煙火信号,白天放煙叫烽,夜間舉火叫燧,一般是用土石建築烽火台,在高台上點火報警。
詞中的“烽火揚州路”,指的正是“揚州路”各州縣鄉村臨驿路設置的烽火台。43年前,辛棄疾一行從北方南來當然走的是“驿路”,沿途正好可以看到臨驿路設置的烽火台。
抗金意志已然衰退?
“可堪回首”所指的對象又是什麼呢?如果指的是上文,“可堪回首”後面就應該用句末标點;如果指的是下文,就應該用句中标點。目前所見到的大中學教材和名家注本,大多在“可堪回首”下用逗号。
其實,這是頗可商榷的。“可堪回首”是不堪回首的意思,指以往的事情令人感傷、痛心或悔恨,不忍回憶。可通“何”,可堪即何堪、哪堪、怎堪,亦即“哪能禁得住”“怎能受得了”。回首即回頭,回憶往事。從語氣上說,“可堪回首”是反問,不是陳述,隻能用問号(用歎号也勉強可以),但不能用逗号。辛更儒先生在《辛棄疾集編年箋注》中已經把“可堪回首”下的逗号改成問号了。
從語義上說,回首的對象必須是往事,而不能是當下事,因為當下事無須回首。“可堪回首”下如果用逗号,那“回首”的對象就不是上文的内容,而隻能是下兩句的内容了。一些注本也把“可堪回首”和“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三句合在一個注釋中。其實,“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并非往事,而是當下的事。回首當下之事,顯系邏輯錯誤。
由此,“回首”的對象隻能是上文的“符離之敗”和“烽火揚州路”那些往事:當年的符離之戰,本來已經勝券在握,但由于用人不當,諸軍都統制邵宏淵膽敢違抗诏令,非但不受淮西招撫使李顯忠節制,而且惑亂軍心、作壁上觀,緻使北伐功敗垂成。而淮南轉運副使楊抗愚昧無知,竟然令州縣鄉村臨驿路每隔十裡建一座烽火台,還讓沒有組織、未經訓練的百姓自備刀槍抗擊敵寇,無異于驅羔羊而入虎狼之群。這些往事,實在令人不堪回首!
作者在慨歎往事的同時,也暗含對朝廷用人不當的微詞。言外之意是說,為什麼不任用像自己這樣既有報國丹心又具文韬武略的人為将帥呢?
至于“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作者又想表達什麼意思呢?
有注釋認為反映了“百姓心裡民族意識已經模糊”,在春社節的時候去佛狸祠中燒香,把侵略自己國土、殺戮自己人民的敵酋當成神來祭拜,而且香火旺盛。其實,人們是去佛狸祠下的社廟祭祀土地神,祈禱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并不是去向敵酋祈禱。
還有注釋認為,佛狸祠在“淪陷區、敵占區”。實際上,無論是六合瓜步山上的佛狸祠,還是瓜洲鎮的佛狸祠,都不在“淪陷區、敵占區”。紹興十一年十一月,宋金達成和議,以淮水至大散關為界,佛狸祠遠在淮水之南,一直屬于宋國的地盤,怎麼會是“淪陷區、敵占區”呢?
還有觀點提出,這兩句詞寫出了“一片和平景象,全無戰鬥氣氛”。由于北方淪陷已久、民族意識淡漠、“抗金意志衰退”,以至于“安于異族的統治,忘記了自己是宋室的臣民”。事實恰恰相反,春社節的一片社鼓正是京口軍民高漲抗金氣勢的表現。
當時,辛棄疾到任已近一年時間,招募的一萬“土丁”也訓練得差不多了。春社節這天,軍民在佛狸祠下的社廟祭祀土地神,一則祈禱豐收,二則祈禱早日收複失地。那“一片神鴉”恰恰具有特殊的含義——據宋範成大《吳船錄》記載:“廟有馴鴉,客舟将來,則迓(送)于數裡之外,或直至縣下,船過亦送數裡,人以餅餌擲空,鴉仰喙承取,不失一,土人謂之神鴉。”神鴉不僅在空中承接食物準确無誤,而且人們還不敢得罪它。如果過往舟船不扔食物,它們就會用翅膀沾上泥水弄髒你的船。
聯系辛棄疾對“土丁”和官軍的比較論述,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官軍隻配“列屯江上,以壯國威。至若渡淮迎敵,左右應援,則非沿邊土丁斷不可用”;如果和官軍混雜在一起,“土丁”難免會沾染上壞習氣,“盡成棄甲之人”。可現實是,朝廷還得養着這幫官軍。他們不就是典型的“神鴉”麼?
由此來看,“神鴉社鼓”既體現了詩歌“婉而多諷、哀而不傷”的韻境,又是詞人滿腹牢騷的“小放厥詞”。
至于有注者擔心的“安于異族統治”,則是大可不必的。正如有學者所言:“對祖國的憶念是留在情感和靈魂裡的,不比記生字、記數目、記事實等偏于理智的記憶。後面的一種是死記憶,好比在石頭上雕的字,随你鑿得多麼深,年代久了,總要模糊消滅;前面的一種是活記憶,好比在樹上刻的字,那棵樹愈長愈大,它身上的字迹也就愈長愈牢。”
既切己身,又言國是
對于《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的最後一句話,有高中語文教材認為這是作者以廉頗自況、抒發感慨,說自己雖然老了,還不忘為國效力、恢複中原,可朝廷一味屈膝媚敵的意思。這一解釋似與實際不合。作者寫這首詞的時候,宋甯宗和韓侂胄都在積極準備抗金,不是“屈膝媚敵”,更不是“一味”。朝廷是否會重用辛棄疾還不能确定,但從皇帝對他的信任來看,還是有可能起用的——至少辛棄疾自己是這樣認為。他所擔心的,隻是自己會不會重蹈廉頗的覆轍,被“使者”讒毀。
《史記·廉頗蔺相如列傳》記載,趙孝成王二十一年,名将廉頗帶兵攻取魏地繁陽(今河南内黃縣西北)。同年,趙孝成王駕崩,其子趙悼襄王繼位後便解除了廉頗的軍職,派樂乘代替廉頗。廉頗一怒之下把樂乘打跑了,自己也離開趙國投奔魏國。魏王雖然收留了廉頗,卻并不信任和重用他。而趙國因為多次被秦軍圍困,趙王便想再度任用廉頗,就派遣使者帶着一副名貴盔甲和四匹快馬去慰問廉頗。廉頗為了表示自己仍然可用,便在使者面前一頓飯吃了一鬥米、十斤肉,還披甲上馬。可是,早已拿到廉頗仇人暗中賄賂的使者向趙王這樣報告:“廉将軍雖然老了,但飯量還很好。和我坐在一起,不大一會就拉了三次屎。”趙王認為廉頗老了,就沒再任用他。
這個典故表明,外臣能否得到皇帝的重用,使者中人至關重要,正所謂“龍欲升天須浮雲,人之仕進待中人”。辛棄疾在想,皇帝如果要重用自己會請誰做“使者”呢?會征求什麼人的意見呢?他用這個典故來表達自己的隐憂,同時也在警示國君:用人時一定要兼聽而不偏信,不要為奸臣所惑。
事實證明,辛棄疾的擔憂并非杞人憂天。這年三月二日,辛棄疾被“降兩官”,原因是他舉薦的一個人犯了罪。按照當時的律法,舉薦者對被舉薦者負有責任。六月十九日,改知興隆府。開禧二年春,北伐開始。辛棄疾先後被差知紹興府、兩浙東路安撫使,進龍圖閣待制、知鎮江府,試兵部侍郎等,均辭而未就。
開禧三年九月初六,韓侂胄“複有意用兵,遂除棄疾樞密院都承旨,急速赴行在奏事”。可惜的是,九月初十,辛棄疾就病逝了。開禧三年十一月,韓侂胄在上朝途中遇害,首級被送往金國示衆,以此作為請求議和的條件。嘉定元年,開禧北伐以簽訂屈辱的和議而告終,南宋從此一蹶不振。
總之,《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表面上字字懷古憶昔,實際上句句關涉當下,既切己身,又言國是。遺憾的是,這首寫給南宋王朝的預警詞,未能引起最高統治者的重視,又被後世不少讀者誤解。有意思的是,辛棄疾對自己作品遭後人誤解似亦有先見之明。他曾感言:“知我者,二三子!”(張立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