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艾聞(情感自媒體人)
那些在感情的世界裡容易受傷的人,往往都是善良的人,你若是惡,誰能傷你,誰又敢傷你呢。
所以,善良本身就自帶易受傷的屬性,“你的善良,要自帶鋒芒”,這句話,勸誡那些善良的人,不能因為自己的善良,反而遭受他人的欺淩。但這句話本身也證明,善良确實容易受到傷害,不然,幹嘛要帶着鋒芒呢。
明白了這個道理,對于自己的傷害,多少能夠有所釋懷,你的受傷,恰恰是因為自己善良。
善良的本意,當然不是用來遭受傷害的,如果善良帶來的隻是純粹的傷害,那麼,誰又會選擇善良呢。
為什麼你會選擇善良,無非是因為你想要做一個善良的人,因為你認為善有善報。
而受傷,當然對善良是一種打擊,它會讓你産生質疑:到底善良應該不應該。
其實,在沒有受傷之前,很多人分不清善良和懦弱之間的區别,很多人把自己的懦弱當作了善良。
善良與懦弱,形式上看起來都一樣,都是隐忍,都是寬容,都是退讓,但實質卻有根本差别,善良是忍無可忍,無需再忍;而懦弱則是,忍無可忍,還是隻能忍。
别人打你一巴掌,你有能力打回去,但你忍了,算了,這是善良;别人打你一巴掌,你卻不敢還手,這就是懦弱。
所以,受到傷害的時候,要看看自己到底有沒有反擊的能力,如果有,但是你選擇算了,這才是真正的善良;但如果你對此無能為力,隻能寄希望于他人的住手,這就是懦弱了。
你今天出門,身上有一百元錢,你見到一個可憐的乞丐,你給了他;你遇到一個彪悍的劫匪,你一樣給了他——同樣都是一百元的消失,但你的心理一定是不一樣的。前者心甘情願,後者忍氣吞聲。
所以,善良的另一層要義,是你是否覺得心情舒暢,表面看起來是善良的行為,如果自己導緻的結果是自己心裡堵得慌,一定都不是善良。
同樣的道理,吃虧是福,吃虧若是令你感到愉悅,這是福,若是令你感到憋屈,這是禍。
所以,低層級的善良,是凡事皆忍讓,無原則、無底線的讓,以犧牲自己的方式,不顧自己的感受來讓;而高層級的善良,是有原則、有底線的不計較,是在乎自己感受,尊重自己的基礎上,所做出的的退讓。
隻有能夠區别二者,才能不讓自己的善良,變成别人禍害自己的“幫兇”。
但是,不管你如何能夠讓自己的善良自帶鋒芒,終究,善良的人,還是會吃虧受苦的,不然,也就不是善良了。你何曾聽說過,邪惡的人,會受到他人傷害,或吃虧的道理;假如他們真的有什麼傷害,或是吃虧之類的,也是所謂的惡有惡報,自己作自己的結果。
一個人之所以選擇善良,無非是一種樸實的信仰觀,他們堅信,自己的善良一定會有善報。其實,善良的人,最後質疑的,并不是自己的善行,而是質疑善惡因果的對應。
那麼,如果自己的善良,最終讓自己遭受傷害,這是不是反而陷入善得惡報的反證了呢?
不少有故事的人,一定都有過這樣的困惑,這個困惑如果得不到合理解釋,對于自己以後是不是還要善良,就會心存顧忌。
這就看自己如何理解“善報”了,善報的本意,并不是你對一個人好,這個人也一定會對你好,如果這麼理解的話,那麼,生活中,你可能比比皆是失望。
善報的真意,是這個“報”可能會以某種轉換的形式,回到自己身上來。
比如,那些善良的人,雖然遭受了傷害,但是,因為你的善良,你一定會把這些傷害,化為自己成長有價值的東西,如果沒有經曆這些,你大概不會有現在的堅強、勇敢、獨立,這些就是回報,并且這樣的回報對一生都是有意義的。
一份傷害,換得一份成長——這當然算得上善報了。
反觀那些惡的人,假如他們的生活遭遇某些挫折或困境,他們是不會有這樣的思路的,他們會采取惡的方式去處理,會把責任歸之于外,當然也就失去了成長自己的機會,并且使自己陷入更加不可救藥的境地。
善有善報的另一層理解是,你選擇做一個善良的人,本身就已經是最大的善報了。
你想做一個什麼樣的人,并且你最終忠于此,也做到了,這就足夠了。成長路上所經曆的一切,都是對每個人的考驗和幹擾,那些惡的人,其實曾經也想做個善良的人,隻是,他們經不起這些考驗罷了。
所以,應該慶幸的是,雖然曆經了傷,遭遇了惡;但,終究還是選擇了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