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0月15日,執行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任務的航天員楊利偉出發登艙前揮手緻意。新華社記者 李剛 攝
新華社北京1月21日電題:築夢九天寫忠誠——記英雄的中國航天員群體
新華社記者李國利、梅常偉 人民日報記者餘建斌、谷業凱
太空,人類夢想的疆土,寥廓而深邃。
這是一種極為震撼的體驗:從343公裡之外眺望地球,大地脈絡分明,海岸線清晰綿長,青藏高原的雪域雲天仿佛觸手可及;
這是一段壯美無匹的征程:一人、二人、三人……寥寥數人的出征勝似千軍萬馬上戰場,每一次都标注了中國人探索未知的新高度;
這是一個千錘百煉的英雄群體:在中華民族的奮進史冊裡,飛天勇士叩問蒼穹無疑是最精彩的篇頁之一。今天,他們正書寫着新時代的新華章。
他們,就是英雄的中國航天員群體。
“每一次對太空的叩問,都是下一次探索的開始”
這是屬于全體航天員的榮光。
2017年7月28日,八一大樓。明亮的雙眸、莊重的神情、挺拔的身姿,51歲的航天員景海鵬昂首闊步走上前台,亮閃閃的“八一勳章”緊貼胸口,讓三次進入太空的他心潮澎湃——這既是向最優秀軍人頒發的最高榮譽,也是偉大祖國給最勇敢戰士授予的最高功勳。
2005年10月17日,神舟六号返回艙在内蒙古四子王旗中部草原成功着陸,首先出艙的航天員費俊龍看着聶海勝出艙。新華社記者 王建民 攝
中國航天員的腳步,伴随着國家強起來的鼓點,正以“世界矚目的速度”走到一個個新的方位——
2013年6月26日8時07分,聶海勝、張曉光、王亞平圓滿完成我國載人航天首次應用性飛行。王亞平站在“最高講台”,一堂40分鐘的太空科學課,在千萬青少年心底播下科學與夢想的種子;
2016年11月18日13時59分,景海鵬、陳冬在太空完成33天中期駐留,為後續的中國空間站建造運營奠定了更堅實的基礎。
這短短3年裡的兩次飛行,飛行時間超過曆次總和的兩倍,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超過以往的總數。
一次次中國飛天的步伐,留下的是民族永恒的記憶,中國人來到了太空,而且有信心、有能力飛得更高更遠——
2003年10月16日6時23分,楊利偉駕乘神舟五号飛船,用21小時23分鐘環繞地球飛行14圈、近60萬公裡,在人類“走出地球搖籃”的漫漫征途刻下了屬于中國人的數字。時隔短短兩年,費俊龍、聶海勝執行危險性及難度系數均高出很多的神六任務,實現了載人航天飛行從“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的重大跨越;
2008年9月27日16時41分,翟志剛在劉伯明、景海鵬的密切配合下,完成首次太空出艙行走,在343公裡的太空軌道實現了中國人與宇宙的第一次直接握手,讓茫茫太空多了一抹五星紅旗的鮮豔;
2012年6月18日17時04分,景海鵬、劉旺、劉洋“飄”進天宮一号,太空從此有了真正意義上的“中國之家”,首次手控交會對接,劉旺以不到7分鐘、誤差18毫米的中國精度,赢得世界喝彩……
從神舟五号到神舟十一号,13年間,我國已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掌握載人天地往返技術、獨立掌握空間出艙技術、獨立自主掌握交會對接技術的國家。
“每一次對太空的叩問,都是下一次探索的開始。”走好新時代征戰太空的新征途,這份豪情壯志始終在航天員們心中激蕩。
“你們飛多高,中國人的頭就能昂多高”
有時候,夢想會在一瞬間悄然而生。
2003年,當楊利偉飛向太空時,兩名年輕的飛行員在不同地方,同時通過電視目睹了火箭升空的那一瞬。25歲的陳冬心想:“什麼時候我也能像楊利偉一樣飛向太空,為祖國飛得更高?”23歲的王亞平看着火箭燦爛的尾焰,腦子裡閃過一個念頭:“中國已經有了男航天員,什麼時候會有女航天員呢?”
唰!當整流罩打開,神舟十一号飛船的右舷窗亮了,壯美的太空又一次讓景海鵬驚歎。一句“爽!”喊出了陳冬初見藍色星球的震撼,也喊出了他實現自己飛天夢想的酣暢。
飛行歸來,有小朋友好奇地問王亞平:“你在太空中會不會做夢?”她笑着回答:“在太空,不管做不做夢,我都已經在自己的夢裡。”
每一位航天員深知,飛天夢,不僅僅是自己的夢。
2008年9月28日,神舟七号返回地球,航天員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從左至右)自主出艙後向現場搜救人員揮手緻意。新華社記者 王建民 攝
載人航天工程是一項宏大的系統工程,每次載人飛行,有超過10萬名的技術人員用齒輪咬合般的團結協作,托舉起英雄飛天。“兩彈一星”元勳孫家棟形容:“離開了集體的力量,個人将一事無成。”
劉洋說起一個令她感動的小故事。發射塔架上有個供緊急撤離的逃逸滑道,52米高,航天員會在執行任務之前進行訓練,而技術人員會提前試驗。一位年輕的女航天教員對劉洋說,她試跳時,看到下面黑乎乎的,兩腿在發抖,但想到是給航天員們當“沙袋”,又覺得挺開心。
“到了太空,地球的引力變得微乎其微,祖國的引力卻越來越重。”航天員們有一個共同的感受:每次飛臨祖國上空,心跳都會加速,會不由自主地凝望祖國的疆域,情不自禁地隔着舷窗想去觸摸,每一次都會熱淚盈眶。
費俊龍這樣對國外同行說:“你可以分享我的快樂,卻無法分享我的自豪。因為在我身後,有強大的祖國,站立着13億多人民!”
有一個場景讓楊利偉至今難忘。2004年,他在美國紐約訪問時,應邀出席華人華僑的一次活動。一位年近八旬的老華僑拉着他的手,語調顫抖,臉上滿是淚痕:“你們飛多高,中國人的頭就能昂多高!”
劉洋珍藏着一張照片。2012年10月,她參加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成立60周年校慶,一位退休女教授擠過人群與她合了影。次年5月,當她再次來到這裡與學校附中師生座談時,一名小男孩遞給她一個信封說:“這是我奶奶給你的,我長大了也要當航天員。”劉洋打開一看,竟是去年跟那位退休女教授的合影,背面寫着:向為航天事業做出貢獻的人緻敬!
跨越“上天的階梯”,創造了訓練零淘汰率紀錄,在世界航天界絕無僅有
1998年1月5日,從1500多名優秀空軍飛行員中百裡挑一、精心選拔的14人,彙聚北京航天城,成為中國首批航天員。他們面對五星紅旗莊嚴宣誓:“甘願為載人航天事業奮鬥終生!”
這一天,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誕生。
自1961年4月12日蘇聯宇航員加加林一飛沖天,人類已進行上百次載人航天飛行,共有數百人次進入太空。面對風險莫測的飛天旅程,需要腳踏實地去追趕。
北京航天城,航天員大隊公寓的門柱上,镌刻着“珍惜崇高榮譽、邁向更深太空”的隊訓,見證着飛行員向航天員的轉變、從天空向太空的跨越。天空與太空,一字之差,被蘇聯航天員列奧諾夫形象地稱為“上天的階梯”。
14名首批航天員進入航天員大隊時,年齡最小的已30歲。工作了10多年,書本也擱置了10多年,猛然間撿起書本當學生,要在一年時間裡系統掌握許多生澀的學科理論,對每個人無疑都是嚴峻考驗,因此也被稱為“登天第一關”。一位來上課的老教授說:“要在3個月内教完一年的高等數學課程,可真把我難住了。”
王亞平在參加航天員選拔時問楊利偉,成為航天員最難的是什麼?楊利偉回答了兩個字:“學習。”等她加入航天員大隊,才真正體會到“學習”二字的分量。
2012年6月18日,北京航天飛控中心大屏幕顯示航天員景海鵬、劉洋、劉旺(從右至左)在天宮一号實驗艙内。新華社記者 查春明 攝
于是,航天員們重回課堂,白天上課、訓練,夜裡複習、預習,航天員公寓成了“不夜城”。
航天環境适應性訓練是第二道坎,包含了衆多艱苦萬分的訓練。僅以其中的“超重耐力”訓練為例,在飛船返回地球時,人要承受自身重量數倍的壓力,很容易造成人的呼吸極度困難或停止,導緻意志喪失、黑視甚至直接危及生命。
劉洋曾說:“太空雖然向女性張開了多情的懷抱,卻從不有所偏愛。”她剛開始進行離心機超重訓練時,短短幾十秒,6個G的負荷就已讓她如跑了萬米一般雙腿發軟,精疲力盡。
在高速旋轉的離心機裡,常人隻能承受3到4個G的重力加速度,航天員卻要承受40秒的8倍重力加速度。訓練中,他們的五官被擠壓變形,眼淚不自覺地往外飛,胸部極度壓抑,呼吸非常困難,手臂擡不起來。一位航天員的母親看後,一邊流淚一邊不住地擺手說:“不看了,不看了!”
做這種訓練時,航天員手邊有一個紅色按鈕,一旦挺不住了就可以立即按動紅鈕,請求暫停。但20年來,沒有一個人按過這個紅鈕。
太空飛行中,航天員每一步操作、每一個細節都直接關系任務成敗。飛行手冊是航天員在太空執行任務的寶典,所有指令都彙集在9大本、上百萬字的厚厚手冊裡。在飛行程序訓練中,他們做的筆記摞起來比桌子還高,數以萬計的指令成為習慣動作和肌肉記憶,每個人閉上眼睛都能精準無誤地全流程操作。
最終,經過嚴格考核與評定,先後選拔的兩批21名航天員順利通過考核,全部具備了獨立執行載人航天飛行任務的能力,創造了世界航天員訓練零淘汰率的紀錄,在世界航天界絕無僅有。
“哪有運氣和奇迹!”面對任務,航天員永遠在備戰
神十任務結束後,王亞平返回地球才知道,短短40多分鐘的太空授課,引起全世界高度關注。
太空授課是神十任務一大亮點。人在失重環境下連站穩都很難,如果還要開展授課、實驗和拍攝,那比地面難出千百倍,聶海勝、張曉光、王亞平三人乘組為此在地面進行了200多個小時的訓練。
2016年10月17日,神舟十一号航天員出征儀式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舉行。這是航天員景海鵬(左)、陳冬在出征前揮手。新華社記者 李剛 攝
太空授課中的水球實驗,王亞平做出的水球又圓又大,格外漂亮。看到王亞平持續往晃動的水球中注水,地面支持團隊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當完美的水球呈現在所有人面前時,大家才醒悟過來,興奮地說:“這丫頭絕對做功課了,她是想給我們一個驚喜呢!”
王亞平的确是做足了功課。在太空最難做的是水球實驗,動作輕了重了、水量多了少了,都可能導緻水膜破裂。每次在地面做實驗失敗後,王亞平都和隊友們細查原因,不斷嘗試,找出竅門。
手控交會對接是難度極高的航天技術,被稱為“太空穿針”,對航天員的心理穩定性以及快速反應、準确判斷、精準控制等能力,提出了很高要求。世界航天強國也難免數次失敗。
為掌握“穿針”技術,确保百分之百的成功率,劉旺付出了大量心血和汗水。訓練中,劉旺堅持以最高标準嚴格要求自己。他還主動提出将手柄延遲設置從1秒内延長到2秒,提高操作控制難度。地面1500多次的訓練,終于換來了太空中的一次成功。
“哪有運氣和奇迹!”用15年等待“換來”15天太空之旅的張曉光說,航天員面對任務,永遠是在選拔,永遠是在備戰。
“無論‘主份’還是‘備份’,都是航天員的本分”
北京航天城,空曠的模拟器樓,聚光燈下的鄧清明一臉平靜——20年來,他從未在聚光燈下出現過。
“我是航天員鄧清明,是目前航天員大隊唯一沒有執行過飛天任務、仍在訓練的首批現役航天員。20年來,我3次入選任務梯隊,3次與飛天失之交臂。為了飛天做準備,我感到過枯燥,也煩過、累過,但沒有放棄過。無論‘主份’還是‘備份’,都是航天員的本分。”鄧清明聲音不大,語氣卻十分堅定。
通過嚴格訓練的21名航天員,全部有能力執行太空任務。但受任務密度和條件制約,不可能每個人都有機會飛天,隻能按照綜評成績排名确定人選。往往,第一名和最後一名成績相差很小,小到一兩分,甚至僅僅零點幾分。神七航天員選拔時,劉旺就差0.005分。
大多數航天員都當過“備份”,有的甚至不止一次。神五時翟志剛是“備份”,神六時他又一次與飛天擦肩而過,但他兩次都站在戰友身後,微笑着為他們出征壯行;神七任務選拔時,陳全僅以微小差距落選,他說:“我會努力當好‘備份’,讓戰友在天上飛得更高更踏實。”
神十一任務發射前一天,決定最終的飛天人選是景海鵬和陳冬,鄧清明仍是“備份”。這是離夢想最近的一次,又一次止步于發射塔前。輪到鄧清明發言時,他停頓了一會兒,轉過身面向景海鵬,緊緊抱住他說:“海鵬,祝賀你!”景海鵬也飽含深情地說了句“謝謝你!”幾分鐘内,整個問天閣大廳寂靜無聲,在場的許多人都流了淚。
1999年7月26日,航天員潘占春、李慶龍、費俊龍、劉旺(從左至右)在俄羅斯進行失重飛機訓練。新華社發(王校鋼 攝)
神舟十一号成功返回後,載人航天工程領導對鄧清明說:“你們和神十一乘組共同完成了這次任務,任務的成功就是你們的成功,航天員在天上的表現就是你們的表現。”聽到“共同”二字,鄧清明激動地落淚。
2014年3月13日,一個普通的日子,卻因5名航天員的停航停訓,被寫入中國航天史冊。
吳傑、李慶龍、陳全、趙傳東、潘占春是我國首批航天員,十幾年來,他們日複一日地重複着“準備出征”這一件事,一次次接受祖國挑選,一次次與飛天失之交臂。因為超過黃金飛行期,他們再也沒有機會為祖國出征太空,但他們仍像當年毫不猶豫參加選拔一樣,堅決服從組織安排,退出現役航天員隊伍。
撫摸着航天員紀念章,已年過半百的他們,還是難以忍住眼中的淚水。
他們的等待與飛天的輝煌一起,構成了中國航天史上最厚重的一頁。
“飛天就是使命,太空就是戰場,困難再大、危險再大,都動搖不了我們征戰太空的決心”
西北大漠,孕育了中國航天事業的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2001年11月,航天員們第一次來到這裡,踏入航天人的精神聖地——東風革命烈士陵園。這座元帥、将軍、士兵相依的不朽軍陣,深深震撼了他們。自此,每次執行任務前,航天員們都會前來瞻仰長眠于此的700多位獻身航天偉業的英烈。
載人航天是世界上最危險的職業之一,曾有27人在執行任務和訓練時不幸罹難。
2001年6月,航天員在湖北進行跳傘訓練。新華社發(朱九通 攝)
2003年,是世界航天史上的多事之年。此時,中國航天員正在備戰首次載人飛行任務。擔心世界航天接連失利的陰霾會造成影響,一場座談會召來了航天員們進行交流。沒想到,座談會開成了請戰會。航天員的想法驚人的一緻:“飛天就是使命,太空就是戰場,困難再大、危險再大,都動搖不了我們征戰太空的決心!”
2003年10月15日9時,長征二号F火箭護送着神舟五号飛船直刺蒼穹。上升到三四十公裡高度時,火箭和飛船突然開始急劇振動,與人體産生共振,楊利偉眼前一片漆黑,感覺五髒六腑似乎都要碎了,難以承受。共振持續了26秒後,終于慢慢減輕。楊利偉如釋千鈞重負,如獲一次重生。
後來有人評價:26秒,見證了中國航天員英勇無畏、舍身為國的赤膽忠心。
2016年11月18日,航天員景海鵬(左)、陳冬在四子王旗着陸場順利返回。新華社發(孔方舟 攝)
當翟志剛探頭出來睜大眼睛,瞬間被太空的荒涼、廣袤和深邃所震撼。但他已經比預計出艙的時間晚了幾分鐘。此刻,神舟七号飛船正以每秒鐘接近7.9公裡的高速,在343公裡的高度掠過祖國疆域。留給他們執行出艙任務的時間也就十幾分鐘。
正當費盡周折打開艙門的翟志剛準備出艙時,報警聲突然響起:“軌道艙火災!軌道艙火災!”刺耳的聲音不斷重複。
飛船火災是全世界航天員在太空最怕發生的事故。報警的第一時間,軌道艙内的劉伯明和返回艙内的景海鵬檢查了所有設備,沒有發現火災,也沒有發現短路跳火。而此時軌道艙處于真空狀态,是不可能發生火災的。盡管翟志剛他們判斷不可能發生火災,但可怕的報警聲一直在持續。
“還出不出艙?”劉伯明問。
“出艙!”翟志剛答。
2006年9月16日,航天員費俊龍(中)在遼甯進行叢林野外生存訓練。新華社發(朱九通 攝)
翟志剛攀出艙門,全身已在深不見底的茫茫宇宙中。按計劃,他要先把一個固定在飛船艙外的實驗樣品送回艙内,然後再從艙内取出五星紅旗,進行太空漫步和艙外展示。第一時間,劉伯明先把國旗遞了出來,翟志剛心領神會地接過,兩人臨時改變了出艙程序。
2008年9月27日16時41分,身着“飛天”艙外航天服的翟志剛,揮動着鮮豔的五星紅旗向地面報告:“神舟七号報告:我已出艙,感覺良好。神舟七号向全國人民、全世界人民問好!請祖國放心,我們堅決完成任務!”
那一刻,人們從電視直播中看到的是五星紅旗在神舟飛船艙外飄揚,但并不知道當時的驚險。
返回地球後,有人問,為什麼要先展示國旗?翟志剛說:“無論發生什麼情況,我們都要完成任務,讓五星紅旗高揚在太空。”劉伯明說:“即使我們回不去,也要讓五星紅旗在太空飄揚。”
幸運的是,事後分析表明,軌道艙火災警報隻是一場虛驚。
有人曾問兩度飛天的聶海勝和三次圓夢的景海鵬:“你們已經實現飛天夙願,未來還打算冒這麼大的風險嗎?”
“航天飛行是我們的事業,更是我們的生命,為了飛天夢想,隻要祖國需要,我們随時準備再上太空!”聶海勝答道。
作為一名黨的十九大代表,景海鵬面對中外記者提供了這樣一個“答案”:“我十分渴望再上一次太空、再當一次先鋒、再打一次勝仗,讓浩瀚太空再次見證一名航天戰士對黨和人民的絕對忠誠、無限忠誠!”
2006年12月26日,航天員景海鵬(前)、吳傑進行水上出艙訓練。新華社發(朱九通 攝)
追夢新時代,“心願隻有一個,就是再次飛向太空”
2017年10月18日,黨的十九大在北京隆重開幕。“建設航天強國”寫入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國航天事業站在新的曆史起點上。
空間站時代大幕開啟。北京航天城裡,航天員們開始了空間站任務學習和訓練的第一年。
空間站時代,出艙裝配、維修科學設備将是日常工作,而出艙是超大負荷的活動。一直在鍛煉上肢力量和手指力量的王亞平,剛開始并沒有具體概念。5天艙外服的試驗做下來,完全颠覆了她的想象:在120多公斤的艙外服中才工作了三四個小時,手就抖得拿不住筆。而将來真正的太空出艙活動,一次就相當于地面連續工作七八個小時的訓練量。
50歲出頭的劉伯明看起來比10年前參加神七任務時還要精幹。為了空間站任務,他主動加量訓練,強化自己的體能。剛做完身體檢查的他,肺活量達到6000毫升,比年輕時還好。
“慶幸趕上偉大的時代,有幸參與偉大的事業。”祖國越來越強大,劉伯明有切身感受。20年前,我國載人航天工程剛剛啟動。20年後,已有外國航天員選擇來中國參加海上救生訓練。“外國航天員還想學漢語,想加入到中國的航天員隊伍中,跟我們一起交流合作。”
“心願隻有一個,就是再次飛向太空。”費俊龍說。
新時代,人人有夢。
2013年5月22日,航天員王亞平(中)、聶海勝(右)、張曉光在模拟天宮一号組合體内進行太空授課訓練。新華社發(朱九通 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