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億聯網絡前景分析

億聯網絡前景分析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6 11:40:10

21世紀以來,世界通信技術快速發展,從固定電話到移動電話,再到如今人人手機不離身随時随地的網絡電話,通信方式幾經更叠,不少公司被拍在了沙灘上,但也有企業抓住時代浪潮不斷發展壯大。

億聯網絡(300628.SZ)就在此列,從最初幾人的創業小團隊,成為如今近700億市值的上市公司。日前,第一财經實地走訪億聯網絡,回顧二十餘年的筚路藍縷,選擇“死磕産品”、堅持“研發緻勝”,保持“獨立性”或許可以作為億聯網絡成功的關鍵詞。

1.艱難創業期:USB電話發家

新世紀伊始,諾基亞已成為全球最暢銷手機品牌,互聯網開始興起。在國内,傳統電話機雖仍是主流,卻已出現式微趨勢。2001年,陳智松、盧榮富、周繼偉從經營不善的傳統通信企業離職,合夥創立了億聯網絡。三人有不少共同點——都是理工科出身,均畢業于重點大學的通信相關專業,且都曾是原公司的核心研發人員。

彼時,跨省通話需要高價長途話費,遑論跨國電話。一通電話就可能燒掉普通人數月工資。因此,一款名為Skype的軟件興起,使用該軟件既可以實現即時聊天,還可以配合USB電話使用。通信計費方式也從國際漫遊變成流量計費,成本大大降低。

億聯成立後推出的第一款産品就是USB電話。2001年至2005年,億聯都在做USB電話的代工業務。作為初代産品,其技術壁壘不算高,硬件平台基于算力較低的單片機、C語言。當時億聯對産品嵌入了“回音消除”算法,憑借這個小小的升級,其USB電話不到一年便拿下了全球第一的銷量,讓億聯網絡的初創團隊賺到了第一桶金。

為了擴大規模,這五年間,億聯投入的資金由起初的100萬元擴大至300萬元。與大多數初創企業一樣,缺錢是永恒的話題。為了籌錢,創始人們甚至試圖說服當時公司租住的辦公樓的房東“入夥”,但房東表示隻能以租給億聯的辦公室作為投資——那是廈門華聯電子大樓天台上加蓋的一層三居室,後來沒幾年就成了違章建築。

億聯最終還是拒絕了房東。

2.摸索轉型期:Sip話機更叠數代,市占率全球第一

2005年,億聯網絡已經能夠憑借USB電話業務實現自身資金周轉,基本不用再通過融資來擴大投入。也在這時,億聯開始擴大業務版圖,着手做Sip(系統)話機産品線。事實證明,這個決策支撐起來公司随後十幾年的發展。時至今日,Sip話機依然是億聯主要營收來源之一,而USB電話早已被時代淘汰。

Sip話機是基于Sip協議的VoIP話機,是統一通信系統(UC)中的桌面通信終端。在以歐美發達國家為主的市場,企業通信從模拟電話系統到IP電話系統的轉換過程創造了大量的IP話機需求。

為了在市場赢得一席之地,億聯必須擁有過硬的産品質量與性能。為此,在産品音質方面,億聯研發團隊從結構、硬件、軟件進行全方位設計,還自己設計了元器件的規格,要求供應商按規格供貨;為了軟件的穩定性,研發團隊反複測試,直至産品能夠通過各種标準的考驗。

最初,億聯的Sip話機與USB話機一樣,均是OEM(代工)業務,但公司始終認為該模式絕非長久之計。一方面,做代工沒有品牌溢價;另一方面,在OEM模式下,億聯依賴其下遊客戶去找銷售渠道,在與下遊客戶談判時,億聯的地位也相對弱勢。

為了擺脫受控于他人的局面,億聯成立了自主品牌“Yealink”,并逐漸降低代工産品的比例。到2011年,公司成立十周年之際,億聯明确了逐漸抛棄OEM業務的策略。據悉,在當時,億聯也給華為做過代工,渠道穩定,但該條線也在公司完全銷售自研、自主品牌的戰略決策下,成為曆史。

有多年代工的基礎,市場對億聯自主品牌的接受度較高,就這樣,億聯的産品貼上“Yealink”标簽走向全世界。“如今來看,做自主品牌的決策還是很正确的,我們的銷售能夠拿到更多的品牌附加值。”億聯網絡有高管如是說。

2011年來,億聯的Sip話機更新數代,營收規模和市占率逐年提升。

2017年,億聯網絡在A股創業闆成功上市。Frost報告顯示,這一年億聯的Sip話機産品市場份額與客戶滿意度同為全球第一,成為暢銷歐美企業通信市場的中國品牌。

此後至今,億聯網絡的Sip話機全球市占率始終穩居第一。

3.做未來的産品:推出視頻會議系統

在不斷擴張Sip話機業務的同時,億聯也在思考更長遠的發展。

2015年,億聯正式推出VCS業務,也就是現在的視頻會議系統。

企業統一通信系統可以分為私有化部署和雲端部署。私有化部署是指企業自行搭建通信系統,需要承擔服務器和系統的購買及維護費用;而雲端部署是指企業向UC平台運營商購買統一通信服務(UCaaS),定期付費即可使用,成本大幅降低。

傳統友商一直采用私有化部署,億聯的第一代視頻會議系統也是私有化部署,但較高的成本限制了市場下沉,不僅設備的成本高達幾百萬、上千萬元,一年所需專網費用也動辄百萬。過高的資本開支也使得企業的使用門檻高高在上。

億聯的第二代視頻會議業務采用公有雲部署,相比第一代,更多中等規模企業開始有意願購買。

億聯提出的概念是“雲 端”,其中“雲”指的是軟端,即億聯會議等軟件;“端”指的是智能硬件端;雲平台負責數據傳輸及管理、硬件負責數據采集。在多人會議室場景中,每個人拿着自己的手機和電腦入會是不适用的,會議室有統一專業的智能硬件設備才能滿足需求。

随着統一通信快速發展,“雲 端”概念也逐漸被市場認可、接受。據IDC,2020年全球視頻軟件及服務(UCCollaboration)市場規模達221億美元,同比增長45%;企業會議終端市場規模達26億美元,同比增長12.4%。

Fortune預計,2028年全球統一通信及協作(UC&C)市場規模将達1138.1億美元,8年複合增長率(CAGR)達14.5%。

億聯網絡前景分析(從USB話機代工到辦公協同)1

2018年,億聯成為微軟的戰略合作夥伴,并開發了微軟的Teams桌面電話。此後,億聯逐漸成為微軟的金牌合作夥伴,與微軟合作開發了10餘類産品。

随着億聯的品牌聲譽和産品質量在業内漸受認可,億聯的合作夥伴名單也越發長了起來,更成為國内唯一一家同時獲得微軟、Zoom和騰訊認證的民族通信品牌。

除了話機和視頻會議以外,2020年,億聯設立了雲辦公終端的第三條産品線,包括便攜式免提會議電話、個人移動辦公攝像頭、個人移動辦公耳麥等産品,主要應用于企業通信中的個人辦公場景,尤其是移動辦公、遠程辦公等場景。

由此,億聯網絡緻力于提供企業通信整體解決方案的理念基本明确。

2022年上半年,億聯網絡實現營業收入23.38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41.64%,是2015年全年收入(6.62億元)的3.5倍。其中新興業務會議産品實現營業收入6.27億元,同比增長55.76%;雲辦公終端實現營業收入1.92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85.07%。

4.财富密碼:重視研發,死磕産品

三位創始人陳智松、盧榮富、周繼偉都是研發出身,億聯自創立之初就是以研發為本的技術型企業,研發可謂億聯的财富密碼。

由于主要面向海外市場,億聯在海外競争的基本邏輯就是高性價比,但首先要确保産品與競争對手處于同一個梯隊,而非單純的低價。“企業通信行業以産品質量為核心,鮮有價格戰,主要原因在于采購決策人是企業IT人員,其采購行為要對公司未來5~10年的整體通訊效率和通訊質量負責。”

另一方面,研發水平的高低也關系着億聯的供應鍊安全。2020年下半年開始的缺芯潮也影響了企業通信行業,2021年更甚,雖然企業通信市場需求向好,但由于芯片供應不上,億聯三季度業績目标險些無法達成。

為了擺脫供應鍊缺芯的困境,億聯開始采用以國産芯片為主的多芯片方案策略,保持方案的敏銳度,專門配備團隊去研發快速替代芯片解決方案。幸運的是,億聯早在十年前就開始做芯片的底層方案設計,在全市場缺芯的情況下,億聯憑借能夠快速适配買到的芯片,同時滿足原來的産品設計需求,快速提升了市場份額。

而研發最重要的就是人才,億聯每年招聘都向研發傾斜,每年25%左右的員工增長,其中一半以上都是研發類人才。

2021年,億聯研發投入同比增長23.27%、占營業收入9.90%;研發人員數量同比增長25.18%,占公司總人數的50.12%。

億聯網絡前景分析(從USB話機代工到辦公協同)2

為了吸引和留住人才,億聯也設置了一系列晉升通道和股權激勵計劃,達到工程師以上的研發人員均有股權激勵覆蓋。

2022年4月,億聯發布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拟向激勵對象授予限制性股票659萬股,約占公司總股本的0.73%。這是該公司第三次推出股權激勵,藉此綁定核心技術及管理人員,推動公司長期健康發展。

結語

二十年來風雨兼程,從廈門華聯電子頂樓裡走出來的億聯網絡,如今已成為國家級“單項冠軍”企業和廈門市A股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億聯網絡成為大國冠軍的關鍵,或許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

緊握“研發”這則财富密碼,從技術出身,以研發為本,聚焦主業,堅持提升産品實力;

對市場保持敏銳的嗅覺,反複打磨精品;

在保持自身獨立性前提下,與上下遊夥伴合作共赢。

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一切後果自負。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