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老是生物難逃的進程,但如何量化它一直是個難題,迄今為止生物學并沒有統一的衰老度量“金标準”。
2013年,美國老齡化研究協會(AFAR)提出了以下對衰老生物學指标的要求:
1、必須能夠預測衰老速度
2、必須能夠監測自然老化過程背後的基本生理過程
3、必須能夠在不傷害人體的情況下重複測試
4、必須能夠同時在人類的衰老檢測和動物實驗中得到應用
本文将彙總符合這些條件(但或許并不是最好的),且已被很多生物學、老年醫學家承認的指标,它們分為3類:可以目測的,可以去醫院檢查的,前瞻的、從細胞層面測量的。
“目測”衰老
字面意思,這部分寫能用眼睛看到的指标。
内部的衰老會部分投射在面部和體型上,因此通過直觀的觀察我們可以判斷自己有沒有越來越老。
人越老,面部越會發生下列變化:
鼻子寬度——上升
眼角斜率——下降
嘴鼻距離——上升
嘴寬度——上升
人越老,代謝越慢越紊亂
因此身體的肥胖程度也容易發生變化,我們可以通過對腰圍、體脂比的連續跟蹤來判斷自己的衰老。
體檢測衰老
這部分指标屬于臨床檢測範圍,可反映身體整體機能是否發生退化。
1.脆弱性測量(老年人步履速度、握力、最大攝氧量等)
2.胰島素、胰島素抵抗、空腹血糖 糖耐量實驗(GTT)、糖化血紅蛋白(HbA1c)、脂聯素、腹部肥胖(DEXA)
本指标反映随年齡受損的糖、脂肪代謝功能:糖耐量随年齡降低,胰島素敏感度随年齡降低;脂肪在衰老時重分布,溢出外周,造成外周器官疾病。
3.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血壓、脈搏波傳播速度、血管内膜中膜厚度(IMT)、左心室舒張功能
本指标反映心血管功能,能反映心髒病、動脈硬化、高血脂的潛在風險。
4.炎症标志物(C反應蛋白、白介素-6、腫瘤壞死因子-α等)
本指标反映身體慢性炎症程度,慢性炎症可加速身體衰老。
5.認知表現(認知測試、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s)
6.淋巴細胞數、淋巴/骨髓比
本指标降低反映機體免疫功能下降。
7.促生長因子、T3促甲狀腺激素
8.腎髒清除率(60-90歲)
本指标反映腎功能狀态。
細胞層面測衰老
這部分指标能更加精确地定義一個/一堆細胞是否衰老,但也需要嚴謹的實驗測量條件,對于推向群衆,還需要時間。
變老,是一種主觀體會,但要想公平客觀地在人與人之間比較變老的速率,并預測未來的老化曲線,是很難的。我們對衰老的研究不過半個世紀,圍繞着“衰老不可逆”這種觀念,科學進展十分艱辛。近年來這個觀點正逐漸松動,更多學科加入衰老豪華套餐給科學家帶來了新靈感(如表觀遺傳學)。真誠地希望,衰老的全貌能早日被揭開,我們願與大家一起上下求索,學而不厭。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