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江南四大才子祝枝山講對聯

江南四大才子祝枝山講對聯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4 20:11:31

祝允明,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漢族,長洲(今江蘇蘇州)人。他家學淵源,能詩文,工書法,特别是其狂草頗受世人贊譽,流傳有“唐伯虎的畫,祝枝山的字”之說。祝枝山所書寫的“六體書詩賦卷”、“草書杜甫詩卷”、“古詩十九首”、“草書唐人詩卷”及“草書詩翰卷”等都是傳世墨迹的精品。并與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齊名,明曆稱其為“吳中四才子”之一。由于與唐寅遭際與共,情性相投,民間流傳着兩人的種種趣事。

江南四大才子祝枝山講對聯(江南四大才子祝枝山的190首絕句)1

《林鳥》其一

祝枝山〔明代〕

無奈恩情密,臨别自依依。

思君如林鳥,同宿不同飛。

《憶青娥》

祝枝山 〔明代〕

雲窗夢破十年春,淺笑深颦隔一春。

時節風光渾似舊,燈花一顆照愁人。

《一曲》

祝枝山 〔明代〕

一曲嬌歌酒一觞,難醒難醉又難忘。

争知一别還非易,滿地月明歸路長。

《絕句》

祝枝山 〔明代〕

白眼青天萬裡心,門前世事正浮沉。

日斜睡起無聊甚,獨倚闌幹看樹陰。

《絕句》

祝枝山〔明代〕

忽見銀河水倒傾,森森毛發不勝清。

悟來隻在空山頂,卧聽松風夾雨聲。

《夜歸》

祝枝山 〔明代〕

雨洗秋光萬井明,風高雲破月微生。

還家莫道長酣寝,才聽雞聲又出行。

《山窗晝睡》

祝枝山 〔明代〕

身在雲房夢亦閑,松頭鶴影枕屏間。

一聲隔谷鳴華雉,信手推窗滿眼山。

《三月初峽山道中》

祝枝山 〔明代〕

春陰春雨複春風,重疊山光濕翠濛。

一段江南好圖畫,不堪人在旅途中。

《高淳道中》

祝枝山 〔明代〕

柴門對樹樹臨流,春日遲遲滿客舟。

一種江南千裡景,隻聞雞犬不聞鷗。

《夢故知》

祝枝山 〔明代〕

氣涵珍玉語良金,不論窮通話盡心。

枕上一時南北海,半窗梅影月陰陰。

《秋宵苦雨》

祝枝山 〔明代〕

井上梧桐閣上鐘,林間烏鳥草間蟲。

與君盡是凄涼伴,若伴愁人最是侬。

《丙子重九戲題》

祝枝山 〔明代〕

行年五十壯遊腸,幾把他鄉作故鄉。

萬裡一身南海畔,客窗獨看雨重陽。

《雜題畫景三十一首》其十七

祝枝山 〔明代〕

天空地闊偶相逢,散漫寒流砢閜松。

不用方舟細商略,到頭岐路總難同。

《柳枝》其四

祝枝山 〔明代〕

隋家蕭後解傷春,内苑親栽幾樹新。

出塞歸唐春漸老,美人思樹樹思人。

《小景》

祝枝山 〔明代〕

濃雲壓嶺雨初至,密葉障林風更多。

隻有漁翁能了事,一枚圓笠半肩蓑。

《送黃翰林(才伯)》

祝枝山 〔明代〕

其一

阊門車馬出,楊柳緑依依。

龍樓清夢起,開閣待君歸。

其二

江山司馬筆,民物杜陵吟。

他年黃閣裡,便是此時心。

《對酒》

祝枝山 〔明代〕

對酒無歌舞,看天隻詠詩。

唐賢文滿案,半是亂離詞。

《上下灘》

祝枝山 〔明代〕

上灘若縁蟻,下灘若馳駛。

移轉頃刻間,便是人間事。

《出湖見山》

祝枝山 〔明代〕

長湖方出口,一帶橫青山。

行處必如此,何雲出世閒。

《簡趙西臺》

祝枝山 〔明代〕

其一

滿月澄寒鏡,清霜滌素琴。

獨攜車後雨,去潤豫章林。

其二

死恨錢塘水,悠悠隻向東。

雁飛雖不北,連日有南風。

《方吳二子償金之什》

祝枝山 〔明代〕

讀罷償金記,直疑無此人。

唐君解言語,高義不成塵。

《南洲詞四首》

祝枝山 〔明代〕

其一

盤門向南起,城裡百花洲。

洲邊隠客住,道是顧虎頭。

其二

朝向南洲行,暮向南洲宿。

不釣亦不泛,愛看南洲緑。

其三

西風忽然起,木落波粼粼。

水渾魚不定,宵來愁殺人。

其四

春煙楊柳暗,秋露芙蕖鮮。

慎莫生宿莽,沙鷗不得眠。

《送楊禮部(君謙)》

祝枝山 〔明代〕

我有駿馬圖,持附君裝畔。

伯樂既上天,留與何人看。

《銜蘆雁》

祝枝山 〔明代〕

歲歲随陽計,秋風三尺蘆。

上林光景好,不見子卿書。

《子昂小景》

祝枝山 〔明代〕

其一

春山雨新沐,掩霭結濃綠。

一葉金芙蓉,粲粲迎朝旭。

其二

漁舟何所至,兩兩鏡光中。

沿洄泝春漲,更喜天無風。

其三

江亭小於艇,松子落滿頂。

盡日無人來,流水抱虛影。

其四

晴陽破岚暝,水色當春和。

如何異人境,而有樵者歌。

其五

隔塢有絕壁,蘿扉對山開。

客子何為者,能入深山來。

《題徵明畫》

祝枝山 〔明代〕

蒼幘嗡沉霧,白氎垂虛泉。

歸帆信流水,萬襟同澹然。

《雜題畫景三十一首》

祝枝山 〔明代〕

其三十

落日採薇歸,蕭蕭兩布衣。

爾來人采少,春雨長頑肥。

其三十一

靈巖好箇景,鑿得不成山。

人自要頭白,山頭也會斑。

《憶神妃》

祝枝山 〔明代〕

不見瑤姬八載遙,依稀聞說返丹霄。

靈雲秀雨今何在,留與人間做寂寥。

《秋月》

祝枝山 〔明代〕

铢衣猶是舊霓裳,帶得清虛府裡香。

今日輕分三萬斛,乞他人世綠衣郎。

《見仙》

祝枝山 〔明代〕

寶月香雲萬燭紅,玉容當面出簾栊。

仙人也愛人間樂,隻是人間無路通。

《想得》

祝枝山 〔明代〕

斜陽流影入房栊,複綠重紅掩映中。

想得那人新睡起,倚床閑齧繡殘絨。

《長途》

祝枝山 〔明代〕

長途隻是水連天,好景惟應月帶煙。

獨有流莺與飛絮,見來渾似緑牕前。

《看月懷内》

祝枝山 〔明代〕

看他夫孺作嬌稱,拟向君王覓與卿。

想得夜深刀尺罷,推簾獨自下階行。

《答錢二》

祝枝山 〔明代〕

病喉少日兼辭酒,養性經年不看花。

君問情懷看此紙,新詩字字學唐家。

《代東園梅見嘲》

祝枝山 〔明代〕

祝家園裡一株梅,舊是三郎手自栽。

今歲寒花開欲盡,三郎何處不歸來。

《燕京陌上遊妓》

祝枝山 〔明代〕

相逢無路避青蛾,十五燕姬細馬駄。

老眼年來觀道熟,妖娆知奈石腸何。

《京館聞鶯》

祝枝山 〔明代〕

天風吹出掖垣聲,瀏亮緱山午夜笙。

錯認阊門折楊柳,一時飛夢滿江城。

《宮詞》

祝枝山 〔明代〕

非謫非真是甚仙,紫雲橫截大羅天。

依稀記得人間事,十四封紗二十年。

《詠都城賃騎驢馬》

祝枝山 〔明代〕

紫陌東西苦不禁,朱門飽秣卧花陰。

知君未是登臺骨,休道昭王不掛金。

《沿潞河直達淮滸岸柳蔚然》

祝枝山 〔明代〕

玲瓏翠玉芳陰茂,窈窕娙娥婉态多。

不是一行千萬個,荒天寥落奈情何。

《法駕》

祝枝山 〔明代〕

蔚藍天上鬱蕭臺,五色雲旌稚尾開。

法駕幾多牛馬走,不容凡世一夫來。

《宮詞》

祝枝山 〔明代〕

黃屋巍巍坐九天,煙雲千疊蔽嬋姢。

流鶯回首宮墻遠,妾負紅顔二十年。

《兒子續入對大廷感激因賦》

祝枝山 〔明代〕

先公磊落傳臚處,老父迂遲失馬中。

未必遠尋鼂董策,青箱猶可獻重瞳。

《兒子召試館職》

祝枝山 〔明代〕

黃紙書名已異恩,玉堂觀藝複何論。

持将宣室當前席,幸有丹衷世世存。

《舟中憶續》

祝枝山 〔明代〕

功名爾已誇雛鳳,情愛吾猶鬼老牛。

怅望燕山雲海隔,曉風吹夢過滄洲。

《壬申夏夜不寐》

祝枝山 〔明代〕

冷暖光陰不盡來,流年五十豈徘徊。

半牕明月三更後,起步中庭幾百迴。

《淚 》

祝枝山 〔明代〕

其一

昔誦江東詠淚詩,看來别有一般時。

孤衾獨枕斑斑處,半屬吾親半屬兒。

其二

魯國潸然可奈何,洛陽年少更能多。

靜中怕似姦和婦,換作臨風兩韻歌。

《苦憶》

祝枝山 〔明代〕

苦憶京華更不禁,百壺那解一生心。

争誇膝下簪纓好,豈識癡翁别有襟。

《山》

祝枝山 〔明代〕

深塢髙峰處處寛,尋常歌嘯等閒看。

城門欲閉無船渡,卻笑今朝要入難。

《詠牀頭劍》

祝枝山 〔明代〕

三尺青萍百鍊鋒,流年三十未開封。

藜牀且作書生枕,隻恐中宵躍卧龍。

《廣州戲題》

祝枝山 〔明代〕

生世投閒四十年,瘴江班頂試鳴絃。

今朝也是為官日,白日青天閉戶眠。

《題廣州客邸壁間》

祝枝山 〔明代〕

故國間居四十年,踈慵雖樂怕違天。

天應尚念疎慵态,又使閒居瘴海邊。

《戲為口号》

祝枝山 〔明代〕

遠人羈客古今悲,昔日慵看惜别詩。

六口一家分五處,争教不作斷腸詞。

《庚辰二月廿七日曉官窯舟中口号》

祝枝山 〔明代〕

世棋年矢兩相催,絕嶺春深與雁回。

無限胷中未酬事,蓬牕燈枕酒醒來。

《危機》

祝枝山 〔明代〕

世途開步即危機,魚解深潛鳥解飛。

欲免虞羅惟一字,靈方千首不如歸。

《看山》

祝枝山 〔明代〕

嶺海看山旅思空,歸來還入畫圖中。

平生怯性仍知己,隻有青山處處同。

《冒冷行役》

祝枝山 〔明代〕

誰使衰年冒冷行,幾般辛勞幾般情。

重重樓閣深深閉,家隔東南四座城。

《無題》

祝枝山 〔明代〕

亭角樓牕取次憑,東風不送笑歌聲。

山村水郭城西路,卻放朝雲此處行。

《口号》

祝枝山 〔明代〕

其一

枝山老子鬢蒼浪,萬事遺來剰得狂。

從此日和先友對,十年漢晉十年唐。

其二

不裳不袂不梳頭,百遍迴廊獨步遊。

步到中庭仰天卧,便如魚子轉瀛洲。

其三

蓬頭赤腳勘書忙,頂不籠巾腿不裳。

日日飲醇聊弄婦,登牀步入大槐鄉。

《舟過故表伯父王氏宅前有感》

祝枝山 〔明代〕

輕舟獨帆午時風,車馬當年一日空。

綠水青門暎紅樹,一時都入感傷中。

《泊嘉善東橋》

祝枝山 〔明代〕

石梁磻水浸秋寒,一夜霜篷寄釣竿。

是處風光解題品,江湖莫作旅人看。

《即景複為七言兩韻》

祝枝山 〔明代〕

臨水樹如朋合志,隔籬花似女懷春。

護門村犬還驚客,親桌沙禽忽訝人。

《晩上吳山風雨驟至》

祝枝山 〔明代〕

東望海門門忽開,松風十月滾輕雷。

山眉一點雲拖黑,知是龍王送雨來。

《嘲客舍山腳下井》

祝枝山 〔明代〕

腳帶渾泥氣帶腥,幾家同汲競罍瓶。

寒泉隻在前山裡,笑殺居人總不醒。

《過林頭看修竹數裡不斷甚愛戲題》

祝枝山 〔明代〕

五寸衝牙文八矛,裝成十萬繞林頭。

莫欺楪子興寧縣,一半人家千戸侯。

《登越王台》

祝枝山 〔明代〕

環城三面碧波圍,今古樓台滿翠微。

不見越王惟見佛,木綿花裡鷓鴣啼。

《惠州西湖》

祝枝山 〔明代〕

西寺東城兩幅圖,長虹脊畔小浮屠。

杭州惠郡都遊遍,醉眼時将作石湖。

《和王太學見贈》

祝枝山 〔明代〕

其一

水鑑求才事自公,徒令寂寂笑英雄。

山齋一枕淵明夢,開眼猶慚七裡封。

其二

道拙才空志不成,錯将言語占時名。

無端抛卻山林樂,換得軒裳底事榮。

其三

草廬藏得卧龍才,許我英雄亦異哉。

剛道同心金可斷,江南便是海南垓。

其四

三載相看有别離,春鴻秋燕不同時。

我尋松菊去方急,君會風雲行莫遲。

《莆田鄭自修宰河源故厚予四月三日舟過縣城君以詿誤不在予亦以文法行一時風雨大作小泊沙口而去悵然懷君口占一詩期後寄之》

祝枝山 〔明代〕

河源西郭夕陽過,不見美人将奈何。

雷壓船頭蓬底坐,一時風雨亂風波。

《庚辰三月歸至保昌館李君士元家适士元車馬有行色廿四日解攜各北南臨岐口占為贈》

祝枝山 〔明代〕

梅花闗下春雨深,客送主人無限心。

鳳生南海莫言遠,明日一飛歸上林。

《經舊遊》

祝枝山 〔明代〕

當壚一啜手煎茶,迎客桃花戸外斜。

聞得博陵崔護道,不知今日是誰家。

《詠公館花木》

祝枝山 〔明代〕

句曲酴醿溧水桃,溧陽孤柏倚風髙。

家園幾樹桑和柳,何事令人夢想勞。

《當塗厯陽溧水界中數還往遂懷李翰林》

祝枝山 〔明代〕

青山厯厯樹蒼蒼,遠水長天幾夕陽。

千載更無仙謫下,隻應愁殺賀知章。

《宿攝山栖霞寺三首 其三》

祝枝山 〔明代〕

枕上紅塵白晝深,眼開欲得息勞心。

燈花暗入僧牀冷,山閣馮江萬木林。

《十六夜召集》

祝枝山 〔明代〕

廣寒昨夜不曾開,今夕佳期已報來。

且向草堂杯舉待,人間紅粉會相催。

《為唐子畏索劔一》

祝枝山 〔明代〕

一 昔年承唐子惠愛曾以雙劔贈答其意别來恒念之其一鏤青萍二文者尤憶間以一章問之或肯假抑更惠乎

手解青萍昔贈君,仗來多少截妖氛。

知君道就□□後,把與東人刲白雲。

戲為朱民部索虀

祝枝山 〔明代〕

蘇公屢欲傳氷壺,此味能參自信吾。

為語版曹朱學士,客廚争奈併錐無。

《留别趙上舍(元璧)》

祝枝山 〔明代〕

歸騎聊剩一日閒,夕陽移座未能還。

西風明日丹陽道,回首雞鳴雪滿山。

《寄謝雍》

祝枝山 〔明代〕

謝家蘭樹有清芬,毎誦澄江卻憶君。

想得山莊長夏裡,石牀眠看度墻雲。

《謝湯文守惠地黃煎》

祝枝山 〔明代〕

會将雲縷換霜華,一匕玄瓊入紫霞。

他日天台莫輕住,要攜徐甲到流沙。

《元和愛結過深晤言之餘複投長句思予和女乃就二章意局情饒聊複爾爾 其二 東園訪梅已謝》

祝枝山 〔明代〕

故裡閒居憶美人,開軒延佇禦周輪。

兼旬病起殷勤探,玉鈿飄零徧委塵。

《哭表弟蔣燾》

祝枝山 〔明代〕

白玉樓中長吉去,芙蓉城裡石郎歸。

煌煌柱國平生念,看到諸孫内外微。

《武帝傳》

祝枝山 〔明代〕

柞宮馮幾畫成王,淚落銅仙月似霜。

王母不來方朔死,茂陵松柏自斜陽。

《卞将軍廟》

祝枝山 〔明代〕

瘦馬城西步夕曛,祠堂翼翼護英氛。

下馬入門忙拜禮,行人說是卞将軍。

《戲簡連博士》

祝枝山 〔明代〕

為問磵松夫子來,酒腸連日可曽開。

天炎地陋佳賓少,眼底能無麴秀才。

《題杭州蔣自容江湖遊卷》

祝枝山 〔明代〕

其一

越多名族又多才,諸老篇章取次裁。

但看江湖詩一卷,定知胷次不塵埃。

其二

錢夏老成無複見,張蕭逸駕亦難攀⑴。

風流一日同千載,猶記當時杖屨間。

其三

兩人攜手五羊城,浙水東西是弟兄。

但使有詩仍有酒,不妨長聴鷓鴣聲。

《戲為毛百朋索炭》

祝枝山 〔明代〕

眉山羊肉會稽鵞,頗欲臨池手未和。

便可把君烏玉換,紙窓那得十眉呵。

《夢敢菜甚美》

祝枝山 〔明代〕

王醴侯鯖信禍胎,露莖霜葉是瓊瑰。

如今纔享天家福,淨洗饕腸待爾來。

《戲作紀夢》

祝枝山 〔明代〕

何事髙唐入夢逰,淡雲輕雨太溫柔。

瑤姬錯認維摩壻,枕畔花人空抱裯。

《觀湖宛轉思及友人》

祝枝山 〔明代〕

湖上秋風生碧漪,看來都作憶君思。

君於湖水元何與,此意冥茫自不知。

《顧秀才陽山草堂》

祝枝山 〔明代〕

家住山城不到山,強題詩句抗塵顔。

君家客坐煙蘿裡,儘著閒人自不閒。

《口占寄陸三》

祝枝山 〔明代〕

達者端居東海邊,重樓髙榻卧風煙。

想應草木扶疎下,和得淵明孟夏篇。

《東莊》

祝枝山 〔明代〕

場上雞豚争稻穗,渡頭魚鴨避菱科。

老農到處東莊有,隻少君家擊壤歌。

《送張大參允(敬)》

祝枝山 〔明代〕

五月炎州拂袖行,蠻煙瘴霧漸身輕。

鲸波挾颶髙如許,歸看澄江舊水清。

《為王提醝索墨一》

祝枝山 〔明代〕

一 客居偶乏墨然亦不能作好字左右或有新安下品戲以一絶句求之王義興人也

荊溪麝煤重似鐵,嶺外羊管弱於綿。

婺州偽劑宜惡劄,且望分來用一年。

《讀河源鄭明府公牒有感》

祝枝山 〔明代〕

讀罷昌言耳目明,頭風雖愈沸歸情。

海南潦倒江南客,強飯看君作太平。

《贈鍥生殷邦寧》

祝枝山 〔明代〕

沔陽夫子有佳孫,四載花齋侍藝文。

合江亭下别我去,望眼悠悠逐暮雲。

《贈杜三表弟(願)》

祝枝山 〔明代〕

中表大郎心似水,通家老弟氣如雲。

平流淺瀨知何用,五色光華佇看君。

《贈楞伽院老僧》

祝枝山 〔明代〕

庭前柏樹手摩挲,世壽寧如釋臘多。

何物與師相伴住,楞伽山色石湖波。

《送僧還山》

祝枝山 〔明代〕

十日雲封石榻閒,偶然飛出又飛還。

送師便拟依師住,想看梅花欲滿山。

《送蘇瑾》

祝枝山 〔明代〕

柳枝不折折梅花,帶去吳中舊物華。

白雪黃雲迷雁影,片帆明日是長沙。

《無題》

祝枝山 〔明代〕

強笑争禁别恨牽,病容憔瘦性依然。

梨花小院留人坐,羅帳燈昏夢二年。

《秋夜曲》

祝枝山 〔明代〕

明月深穿轆轤井,蕉梧戍削藏石影。

房帷螢火入還出,綃被輕圍明玉冷。

《皓月》

祝枝山 〔明代〕

玉田金界夜如年,大地人間事幾千。

萬籟蕭蕭微不辨,露繁霜重月盈天。

《戲題秉叔燕月之什》

祝枝山 〔明代〕

其一

一飲瓊漿骨不塵,五陵才子筆通神。

簾前隊隊紅粧坐,誰識當年姓沉人。

其二

無限香雲不斷霞,鳳凰臺下謫仙家。

丹山碧水桃千樹,不遇劉郎未是花。

《梅隠居》

祝枝山 〔明代〕

平生不識人間路,萬樹瓊瑤鎖竹闗。

剛為索詩城市去,杖藜今始出孤山。

《贈鐵柱宮閔道士(号明谷)》

祝枝山 〔明代〕

筍為冠子鶴為衣,鐵弊雙鞵隻欲飛。

知白自為天下谷,昏昏黙黙是玄機。

《南浦驛送周訓》

祝枝山 〔明代〕

放舟南浦草萋萋,子又東流我又西。

怪此豫章城上月,清光千裡共分攜。

《題葑門外馬生東谿》

祝枝山 〔明代〕

吳城三面水為州,郡郭東南一派流。

羨爾髙居占清勝,更東東去是瀛洲。

《贈江陰方達之》

祝枝山 〔明代〕

嶺嶠經年未得還,勞君光彩照塵顔。

故鄉自有珊瑚樹,南海何曾見木難。

《挽陝婦人(其夫商吳乞賦)》

祝枝山 〔明代〕

豈謂中途失少君,斷琴殘瑟亂紛紛。

梨花寒食夫君夢,知逐秦臺幾處雲。

《月差》

祝枝山 〔明代〕

老夫欲問廣寒事,隻欠扁舟渡海雲。

聞有月差須借我,授來靈訣卻傳君。

《題人扇》

祝枝山 〔明代〕

扇功本在驅炎上,不似屏風隻好看。

算得題詩真拙計,卻供雙眼失清寒。

《松夀》

祝枝山 〔明代〕

其一

陶逕曾蒙元亮撫,君家今辱武功題。

護持長使松無恙,桑梓清陰百歲齊。

其二

手種長松已合圍,翩然騎鶴海天飛。

月明露下虬枝冷,不見人歸見鶴歸。

《鴉》

祝枝山 〔明代〕

日中燖得羽毛纁,強効忠來誰願聞。

四十頗能知學易,眼前消息不勞君。

《竹》

祝枝山 〔明代〕

泣園一枝春雨足,渭川千畝秋風髙。

先生青眼對君子,撚落吟鬚如鳳毛。

《水仙》

祝枝山 〔明代〕

罷散天花下紫壇,露橫秋袂水鳴環。

淩波欲接君王去,又恐繁霜不耐寒。

《芙蓉》

祝枝山 〔明代〕

贊重清芳卻恨遲,詩人曾費幾多詞。

春風無限無名草,莫道芙蓉不遇時。

《含笑》

祝枝山 〔明代〕

如臯未射息侯亡,不作梁家齲齒妝。

春色晏然花事好,肯将烽火誤君王。

《辛夷花》

祝枝山 〔明代〕

春叢紺碧雜殷紅,不受中書舊日封。

嬴政少恩君幸免,年年何事隻書空。

《芙蓉兔》

祝枝山 〔明代〕

霜寒玉線亂秋衣,葉重花深草氣肥。

靈藥更無人肯餌,素娥應道不如歸。

《和日本僧省佐詠其國中源氏園白櫻花》

祝枝山 〔明代〕

剪雲雕雪下瑤空,綴向蒼柯翠葉中。

晉代桃源何足問,蓬山異卉是仙風。

《鹡鸰》

祝枝山 〔明代〕

長枕三郎作頌時,桂宮蘭殿重含思。

甯哥可是知人意,小院梨花玉笛吹。

《鹌鹑》

祝枝山 〔明代〕

利口如錐豈利身,名題越調耳常新。

莫教輕與人将去,又遣金陵枉殺人。

《錢選水仙》

祝枝山 〔明代〕

八鬥才中畫洛神,翠羅輕颺韈尖塵。

霅溪老子真能事,更比陳王寫得親。

《吳鎮小筆》

祝枝山 〔明代〕

樹欲化龍先帶雨,泉将歸海已如濤。

直恐化人移幻境,莫誇墨潘與霜毫。

《戴文進小幅》

祝枝山 〔明代〕

峭壁遙撐落照危,蜿蜿曲隴繞脩陂。

前頭徑轉峰回境,說與時人定不知。

《沉徵君遇小景》

祝枝山 〔明代〕

其一

藤花垂露媚蒼龍,山靜嵐深草氣融。

紫褐玉琴空指點,白雲樓閣鎖重重。

其二

淨壁虛亭楊柳青,闌幹白祫午風輕。

披殘一巻黃庭訣,不見人聲有鶴聲。

《徴明畫草》

祝枝山 〔明代〕

光風輕帆緑迢迢,氣暖煙和未盡消。

想得美人簾底坐,月華斜漾翠裙腰。

《邊文進翎毛二首》

祝枝山 〔明代〕

其一 來禽畫眉

巫峽朝雲隔翠波,仙禽無奈晩來多。

風流隻愛張京兆,日日章臺走馬過。

其二 櫻桃白頭翁

的厯丹飴妃女唇,含來名重不勝春。

柏梁臺上劉郎老,斷送因他郭舍人。

《徵明墨菊》

祝枝山 〔明代〕

凍硯呵寒下筆遲,鬚眉幻出陸天随。

知君繞指氷霜走,更把氷霜吐作詞。

《堯民小筆》

祝枝山 〔明代〕

隠者髙居不在城,閒來搦筆寫平生。

籐枝策策從何去,葑水東頭吊古行。

《金山圖》

祝枝山 〔明代〕

昔年曾趂海門潮,獨向龍宮吊寂寥。

襯席寒風不成夢,老蛟一夜獻瓊瑤。

《戲題子畏墨竹》

祝枝山 〔明代〕

唐郎寫竹如寫字,正以風情韻度髙。

我觧平章不能寫,未曾分得鳳凰毛。

《子儋畫梅》

祝枝山 〔明代〕

子儋屋潤體複胖,寫出氷花朵朵寒。

何物指頭能爾許,元來鐵石是心肝。

《琵琶士女》

祝枝山 〔明代〕

馬上明妃萬裡行,四條絃裡斷腸聲。

如今纎手朱絲底,不唱離情唱合情。

《佇立士女》

祝枝山 〔明代〕

非縁望遠上秦樓,楊柳依依翠陌頭。

畫就遠山調錦瑟,最憐夫壻不封侯。

《道士鵞》

祝枝山 〔明代〕

曾從老遠說遺經,淨影堂前幾歲聴。

未必右軍今有筆,莫将輕易換黃庭。

《題畫》

祝枝山 〔明代〕

其一

晃玉揺銀小扇圖,五雲樓閣女仙居。

行間著箇秋香字,知是成都薛校書。

其二

一溪流水半山雲,山桂綿綿日夕芬。

莫言丘壑藏名姓,髙士他年自傳君。

《絶句》

祝枝山 〔明代〕

其一

忽見銀河水倒傾,森森毛髮不勝清。

悟來隻在空山頂,卧聴松風夾雨聲。

其二

寒光交逗眼蒼然,半夜人間别有天。

想得非仙亦非鬼,四山風雨擁孤眠。

《雜題畫景三十一首》

祝枝山 〔明代〕

其一

秋浸具區天地寒,老崖垂腳怒龍蟠。

仙人夜半騎龍去,木客潛窺古竈丹。

其二

斷崖橫截傲崇岡,風葉滿林斜日黃。

十歲采薪多伴侶,不知翁子有他腸。

其四

祝枝山 〔明代〕

五月江湖風雨多,釣磯平沒夜來波。

深林中有揚雄宅,莫怪時人載酒過。

其五

雲母薄梳青石髮,水花肥點碧荷錢。

樹根一坐空山老,不許時人問歲年。

其六

赤城霞斷逗秋暉,閶闔風髙不耐衣。

極目水天無了際,先生何處朗吟飛。

其七

嗡合浮雲晩放晴,溪山相照寂無聲。

不知問字人何處,門外孤舟盡日橫。

其八

面面青山曲曲溪,流雲易度石墻低。

苔生任把門蹤合,鶴返容教樹杪栖。

其九

瑯琊臺頂太山杪,我欲去登須禦風。

稽首東皇拱雙手,金烏高捧一輪紅。

其十

爛銀盤圓一千裡,白玉髓噴三萬重。

老蛟背駄龍女泣,百斛寶珠抛海東。

其十一

霞卷夕陽天外天,抗風疎柳幾枝偏。

抛将濕網坡頭曬,且旁網邊剩醉眠。

其十二

暗崖懸立玉龍飛,怒蹴層氷萬馬齊。

半夜哀音和空谷,愁翻木客喚猿啼。

其十三

玄文草罷坐川湄,川與心同清靜時。

此地可忘新漢事,莫将輕易與人知。

其十四

溪橋回轉鳥聲微,杖屨蕭蕭兩布衣。

不是耕夫出莘野,秋風落日採薇歸。

其十五

老石空林了此生,一江秋水對人清。

扁舟若為求魚出,莫向卯亭腳下行。

其十七

天空地濶偶相逢,散漫寒流砢閜松。

不用方舟細商略,到頭岐路總難同。

其十九

寂厯茅堂草樹深,隠居蹤跡杳難尋。

直應獨自攜琴去,小答松篁太古音。

其二十

覆有髙林載有苔,石公木客可參陪。

山居事業略完具,隻是無人肯入來。

其二十一

破屋依依寂寞濵,千山頭白樹存身。

洛陽縣令曾知否,中有饑吟僵卧人。

其二十二

闊屨寛袍頂不巾,天和拍拍面浮春。

橫拖杖子前山去,知是人間不吏人。

其二十三

秋水浮船五尺深,也無情事到謳吟。

十年蕩槳無人問,卻有飛鴻識我心。

其二十四

溪林元不擇人清,自少人來向此行。

若使行人多此處,謝安何必有髙情。

其二十五

巖谷空明溪水冷,髙人據梧目若瞑。

行留坐卧都不省,短髮長風弄疎影。

雜題畫景三十一首 其二十六

祝枝山 〔明代〕

桃花柳花覆春洲,燕兒魚兒迎客舟。

青天白雲紫翠章,虛橋小浦回環流。

其二十七

吟詩寫畫似叅禪,不向他人被裡眠。

生公堂前點頭石,天平山上白雲泉。

其二十八

曾到和寧市上來,江山滿壁照人開。

都輸此幅丹陽景,回首煙花暗鳳臺。

其二十九

柳娘标格重經眼,玉屑珠塵滿扇頭。

彷彿和寧街上見,桃花楊柳障春羞。

《雜題畫景》

祝枝山 〔明代〕

其一

江曲柴門日自闗,夕陽舟檝斷萍間。

寒流遠近長如玉,流過漁磯便不閒。

其二

柳風欺水細生鱗,山色浮空澹抹銀。

總道江南風景好,從來都讓罱泥人。

其三

花滿百花潭北莊,無人同出碧雞坊。

因風竹葉浮巾翠,落地松花上屐香。

其四

厯亂茅堂草樹深,隠居蹤跡杳難尋。

隻因獨自攜琴去,小答松篁太古音。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