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杭州第十區是哪裡?

杭州第十區是哪裡?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4 17:15:24

杭州第十區是哪裡?(杭州第十區臨安揚帆起航)1

9月15日,臨安區正式挂牌,成為杭州城區“新成員”。在未來,揚帆起航的新臨安,将如何從空間布局、産業發展、城市功能等方面重新定位,在杭州加快建設世界名城的進程中扮演獨特角色?所有人都滿懷期待。

打造“大灣區”創新之源 推進産城融合

青山湖科技城,不僅是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的重要一極,更是臨安創新發展的核心引擎。截至2016年底,科技城實現規上工業銷售産值291.4億元,規上高新産業銷售産值224.3億元,财政總收入20.68億元,與2012年相比增幅分别達10.7%、23.6%、83.5%。

杭州第十區是哪裡?(杭州第十區臨安揚帆起航)2

創新資源密集

青山湖科技城相關負責人介紹,中電海康、衆泰新能源整車等總投資超過400億元的69個産業化項目,相繼進入園區;小鎮還引進了147家投資機構,目前管理資本達到了300億元,高端資源集聚優勢進一步顯現。

為進一步提高城市功能配套水平,浙醫二院青山湖院區、育才小學等高端配套項目相繼入駐,越秀城市綜合體、科創大樓、杭電信工學院等陸續投入使用,獅山公園、濱河公園等景觀綠地也逐步建成,并斥資100.8億元作為基礎配套建設資金,建成道路100.3公裡、綠地101.5萬平方米、公建配套93.5萬平方米,基本建成了科技城主幹道路網體系:

“今天的青山湖科技城,産業高新化态勢明顯,科技金融政策體系初步成型,核心區城市格局基本形成。”該負責人說。

杭州第十區是哪裡?(杭州第十區臨安揚帆起航)3

全面啟動科技創新體制改革

打造協同創新的“杭州樣闆”

在創新驅動發展的核心戰略引領下,五年來,這裡集聚了46家科研院所、高校和企業創新載體,50家國家高新企業和一批上市公司,引進、培育高層次人才2100餘名,成為中國産學研合作創新示範基地。

“可以說,青山湖科技城已經進入了從過去的‘大投入大建設’轉入‘出形象出成果’的階段。”青山湖科技城相關負責人介紹,香港大學浙江科技研究院是香港大學在長三角地區設立的唯一一個研究院,目前物聯網等3個研究所入駐,并誕生了雲叉車等首批10項科研成果,直接推進了杭叉等制造企業産品升級。首個創新鍊、産業鍊一體化項目——投資5億元、預計達産後銷售超過10億元的省絲科院生态染整工程創新基地啟動實施,為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轉化樹立了标杆。中科應化與臨安本地企業積極開展産學研創新研究,也取得初步進展。“此外,杭氧集團、萬馬集團等企業,也積極與浙江大學等國内其他高校和科研院所進行協同創新。”該負責人說。

“兩個制造”

智能制造、服務型制造,也是科技城做出的積極探索。“雲制造小鎮”作為浙江省首批創建的特色小鎮之一,緻力于建設浙江智能制造、服務型制造的集聚區、示範區,獲評浙江省行業标杆小鎮。通過三年創建,這裡湧現了恩大施福、利珀科技、開浦科技、世楷自動化等一批智能制造服務企業,推進了磁性材料行業等領域工業4.0發展。

在雲制造小鎮的帶動下,一方面,頤養小鎮等紛紛入選第二批浙江省特色小鎮培育名單;另一方面,萬馬高分子等一批傳統制造企業實施智能制造戰略,杭氧、源牌、西子等企業運用“互聯網+”思維,将制造與服務聯結在一起。截至2016年底,規模高新技術産業産值占比達59.6%,相比2011年提升了10個百分點。

高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等四大戰略性新興産業,在科技城生根發芽,使這裡的産業結構不斷優化。

在推進“産業現代化”、促進經濟轉型升級的過程中,臨安還主動彙聚創新動能、對标國際先進水平。這裡建成了一批集研發設計、檢驗檢測、成果轉化為一體的産業創新平台,五年中,新産品産值從2011年末的126.53億元提高到2016年末的241.10億元,增長了90.5%。其中,共開發并通過鑒定的省級工業新産品就有500餘項,其中9項産品獲省級以上首台(套)認定、2項獲國家級認定。

一系列的創新舉措,使特色小鎮創新動力持續增強,科技城的服務型制造态勢逐漸顯現,不僅創造了一個又一個“青山湖速度”,也使科技城的總體發展環境進一步優化。

青山湖科技城還發揮了獨擁10平方公裡青山湖的自然生态優勢,借助浙江省科研機構創新基地這一有利條件營造産學研協同創新的科技生态和“店小二”式的政務生态,吸引了包括中電海康磁旋存儲芯片、光刻機浸液系統等《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重大專項領域尖端項目在内的,總投資超過400億元的一批高新技術産業項目落戶建設,園區高新技術産業銷售産值占規模以上産值的78%,處于全省科技園區前列。

杭州第十區是哪裡?(杭州第十區臨安揚帆起航)4

繪好“大花園”點睛之筆

全域景區化厚植環境優勢

臨安是全國首批生态建設城市,2015年還榮登“中國最美城鎮”第一名。臨安将如何利用好優美的城鄉環境、推進全域景區化、建成杭州的“後花園”?作為一座堅持以新型城市化為主導的城市,臨安一直紮實推進城市綜合改革試點。其中,“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美麗公路建設、小城鎮綜合整治等工作,都頗具亮點。

打造“美麗臨安”的重要一環

臨安把“五水共治”的整治重點,聚焦在電鍍、造紙、印染、化工、節能燈和印制電路闆等行業,近年來共淘汰落後産能110家,整治提升450家。為此,臨安累計投資數億元,建成了城市污水一廠脫氮除磷項目,并于2016年底完成了城市污水二廠的主體工程。

此外,臨安大力推進畜禽養殖污染治理和轉型升級,關停拆除養殖場1973個,建成美麗牧場9個。嚴格實施農藥化肥“雙減雙控”和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置,有效控制農業面源污染。

為改善城市排澇設施,臨安新建雨水管網24.7公裡,改造10.3公裡,雨污分流改造4.5公裡。完成南幹渠、北排渠、石泉排澇泵站等重大排澇工程建設,完成排水管網清淤413公裡,完成汽車東站等16個城市積水點整治,如今城市路面積水問題基本解決。

臨安還建立了“城鎮村三級污水處理”機制,項目還榮獲了2016年中國人居環境獎範例獎,為杭州地區唯一。臨安通過構築“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網絡化治水體系,形成了區域治水的“臨安模式”,城市治污國内領先,建起了全國首個環保部重點減排項目。“全域287個行政村農村生活污水已經達到了污水治理全覆蓋。” 臨安五水共治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說,目前,臨安全域157條鎮級以上河道Ⅲ類及以上水質達到99%。

把“無違建”創建作為深化“三美臨安”建設的重要抓手,是打造“美麗臨安”的重要一環。在臨安開展的兩輪“雙百攻堅”拆違行動中,重點對存量違建、“一戶多宅”、沿路沿河等違建進行了拆除整治。行動期間,臨安堅持以拆大、拆難為導向,共拆除違法建築300萬平方米,其中,拆除1000平方米以上違法建築569處,占到總拆違面積的一半。

杭州第十區是哪裡?(杭州第十區臨安揚帆起航)5

拆違與環境提升相結合

臨安以“全域景區化”為目标,開展了“美麗公路建設”。基于臨安面積大、公路裡程長的實際,2017年,臨安制訂實施美麗公路建設的三年行動計劃,以美麗公路串起美麗鎮村、連接美麗景區、帶動美麗産業,打造“千裡美麗經濟走廊”:

其一,是打造了一條總長345公裡的“無違建精品線”;

其二,通過綜合整治提升100條、總長度641公裡的農村公路,大大暢通了全域景區化的“毛細血管”,公路及沿線環境大變樣;

最後,是開展“靓城行動”,對城區街路沿線兩側亂搭亂建開展專項整治,消除“髒亂差”等視覺污點,打造“無違建精品街”,成為城區的靓麗風景線。

實施美麗公路建設的四個口号

首先,臨安投入1.2億元完成農村公交國有化改造,投放公交車287輛,新辟農村公交線路109條,新建港灣式停靠站牌1050個,行政村公交通達率達到100%,喊出了“要建設安全便捷的民生之路”。

其次,臨安對公路及周邊環境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造提升,累計拆除違法建築29萬平方米,整治公路沿線視覺污染點14751處、圍牆和房屋立面19餘萬平方米、杆線320公裡,新增綠化彩化面積54萬平方米,對近1000家“農家樂”實行規範化管理,喊出了“要建設賞心悅目的景觀之路”。

第三,臨安圍繞“浙西民俗風情”主題,注重挖掘、再現具有鄉土氣息的傳統文化,美麗公路沿線共建設文化景牆540餘處,主題人文景觀節點340個,喊出了“要建設承載鄉愁的風情之路”。

最後,臨安通過美麗公路建設,将全域6個淘寶鎮、22個淘寶村、20個景區景點、70個旅遊特色村串聯起來,促進高端民宿、電子商務、生态旅遊、觀光農業、“創客”經濟等新興産業從城市向農村輻射,喊出了“要建設推動發展的富民之路”。

在小城鎮綜合整治工作方面,臨安同樣狠抓項目推進。2017年第一批考核驗收的5個鎮确定年内完成項目85個,計劃投資約5.13億元,目前85個項目已經全部開工,并已完成投資3.08億元,完工項目7個。為了彰顯“一鎮一品”,規劃編制中,每個鎮街對應一個主題,設計各自的LOGO,這些LOGO結合各自區域産業特色和文化特點,通過整治、挖掘、傳承各個小城鎮的曆史資源,以個性化、差異化建設為主——如河橋結合至今保存的130餘幢明清時代徽派古建築,就重塑了河橋曆史文化的生命力、水韻河橋的獨特韻味。這也使臨安成為浙江省唯一“一鎮一LOGO”設計的縣市區。

随着“全域景區化”理念的逐漸樹立,青山湖科技城、城東新城、錦南新城三大新城日新月異,於潛和昌化兩大副中心城市面貌也進一步改善。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