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三亞槟榔谷基地介紹

三亞槟榔谷基地介紹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16 08:01:51

海南槟榔谷黎苗文化旅遊區創建于1998年,地處北緯18°,位于保亭縣與三亞市交界的甘什嶺自然保護區境内。景區坐落在萬餘棵亭亭玉立、婀娜多姿的槟榔林海,并置身于古木參天、藤蔓交織的熱帶雨林中,規劃面積5000餘畝,距亞龍灣海岸26公裡,距三亞市中心28公裡。

三亞槟榔谷基地介紹(海南保亭槟榔谷)1

槟榔谷夜色美

槟榔谷因其兩邊森林層巒疊嶂,中間是一條延綿數公裡的槟榔谷地而得名。景區由非遺村、甘什黎村、雨林苗寨、田野黎家、《槟榔·古韻》大型實景演出、蘭花小木屋、黎苗風味美食街七大文化體驗區構成,風景秀麗。景區内還展示了十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其中“黎族傳統紡染織繡技藝”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産急需保護名錄。槟榔谷還是海南黎、苗族傳統“三月三”及“七夕嬉水節”的主要活動舉辦地之一,文化魅力十足,是海南民族文化的“活化石”。

船形屋有高腳船形屋與矮腳(落地式)船形屋之分,外形像船篷,呈拱形。船形屋的建築特點是,平面呈縱長方形,兩端山牆設入口,屋蓋一般是半圓拱形,房屋的輪廓像是一條倒扣的帆船。這類房屋不設窗戶,隻從兩端開門,前面有一個陽台,置一個樓梯供上下,進門後整個“船”身分為三節,像三個艙,各有小門相通,第一節是“廳”,設有閣樓,存放糧食與雜物、家什等;第二節是卧室,除了放床以外,還放火竈,作為蒸酒或烤火之用;第三節面積最小,開一個後門,是每天舂米和放置生産工具、雞窩的地方。

三亞槟榔谷基地介紹(海南保亭槟榔谷)2

黎族船型屋營造技藝

保亭特色美食以本地土生土長的物産資源為原料,經過不同的加工處理就可作出不同味道的菜品。保亭的野菜資源十分豐富,最常見的有20多種,如樹籽菜、雷公筍、白菜花、雷公根、革命菜、車前草、四棱豆、野通心菜等。傳統的民族美食如三色飯、五色粽、竹筒飯和山蘭米酒都是利用植物精華的提取來加工制作而成。即美味又融合了大自然的氣息,健康綠色的美食也體現了人和自然相偎相存的和諧關系。保亭的農家菜也很有名,五條腿的豬、不回家的牛、會上樹的雞和會沖浪的魚等等,名字有趣,入口美味。

黎族樹皮布制作技藝:黎族制作樹皮布的曆史悠久,樹皮布是人類衣物從無紡布向有紡布發展的曆史見證。據考古學家研究,海南島樹皮布的曆史約有4000年。延續了數千年的樹皮布,記載了人類發展的曆程。盡管樹皮布已失去了它往日的作用,可是黎族人民卻不能忘記祖輩傳承下來的技藝。如今在哈方言、潤方言黎族中,有些家庭将制作樹皮布的技藝代代相傳,他們的子孫仍能識别制作樹皮布的樹種,并能掌握制作樹皮布的技術,這對研究黎族早期無紡布有着重要的意義。然而,目前整個海南省掌握樹皮布制作技藝的民間藝人不足5人。

黎族是最早發明和使用樹皮布的民族之一。早在宋代就有史書記載黎族制作樹皮布。北宋樂史《太平寰寰宇記》卷一六九“瓊州”條雲:“有夷人無城郭,殊異居,非譯語難辨其言,不知禮法,須以威服,号曰生黎,巢居深洞,績木皮為衣,以木棉為毯。”清張慶長《黎岐紀聞》進一步闡明:“生黎隆冬時取樹皮,捶軟,用以蔽體,夜間即以代被,其樹名加布皮,黎産也。”

樹皮布是以植物樹皮為原料,經過選樹木、扒樹皮、修整、浸泡脫膠、漂洗、曬幹、拍打等步驟制成的一種無紡布料。加工好的樹皮布經裁剪、縫制可以做成被子、帽子上衣、帽子等。

據了解,制作樹皮布的樹種有厚皮樹、黃九樹、構樹(學名為楮樹)、見血封喉(又稱箭毒木)等,以見血封喉的樹皮加工出來的樹皮布質地最好。制作樹皮布的步驟是:第一步:扒樹皮。首先制作能夠敲打和剝離樹皮的工具、選取樹幹筆直、不長節、木質較為堅硬的樹木,砍成長40厘米、直徑為5厘米的兩根木棍。一根用刀把一頭削細,用于敲打樹皮;另一跟把一頭削成木楔狀,用于剝離樹皮。根據需要制作的物件大小,扯一根藤,量一下樹幹上方和下方之間的長度,再用鈎刀在樹的上、下方各砍一道記号,然後用木棍在記号的範圍内敲打樹皮,使其蓬松,與樹幹分離。在敲打的過程中,有經驗者通過聆聽木棍敲打在樹幹上的聲音,就可以辨别出哪裡還沒有敲打夠,于是繼續敲打該處,直到感覺整個樹皮已經與樹幹完全分離,這時才用鈎刀在上、下方作記号的地方把樹皮砍一圈,中間用刀豎着劃一道口子,再用特制的木楔棍一點一點地撬樹皮,将樹皮進行片狀剝離。第二步:休整。将剝離下來的整塊樹皮壓平,除掉表皮,削掉節疤,拍打樹皮纖維,使其松動。第三步:漂洗。在水中進行搓洗拍打,脫去樹膠,保留軟狀的樹皮纖維。第五步:曬幹。将脫膠後洗淨(含有大量水分)的樹皮纖維晾幹。第六步:拍打。把曬幹的樹皮纖維拍打整平,使樹皮纖維分布均勻,呈片狀,于是制成樹皮布。最後将樹皮布裁剪、縫綴。縫制樹皮衣的工序是:先把軟狀的單層樹皮布折成雙層,按人體結構的大小裁剪出領口、袖口,再用自制的麻線縫綴成衣物。

黎族傳統紡染織繡技藝:黎族婦女的織錦技藝存續了3000年,堪稱紡織史上的“活化石”。黎族織錦主要包括紡、染、織、繡四大工藝。黎族傳統紡染織繡技藝由黎族棉紡織工藝、麻紡織工藝及熏染工藝合并而成,黎錦是紡染織繡技藝的典型代表。“紡”是把野生棉花或木棉花用絞棉機去除棉籽後撚成線,纏繞到手撚紡輪車上,包括錯紗、配色、綜線、攀花等。“染”是指紗線染色,包括美孚方言婦女在白色經線上紮結成所需的花紋,再染成黑白斑花的經線,然後用彩色緯線編織出色彩斑斓的筒裙圖案。

“繡”是指黎族婦女用彩色線在棉、麻等布料上繡制出各種圖案,或者在織錦圖案編織完成後,再進行補繡,提高圖案的效果。黎族織錦的主體圖案一般都是刺繡的,主體圖案中的若幹局部都要靠刺繡來完成。

織錦刺繡有單面刺繡和雙面刺繡兩種,以潤方言婦女上衣的雙面刺繡最為著名。雙面刺繡是白沙黎族群衆特有的傳統刺繡藝術,靠一代又一代民間藝人傳承下來,有獨特的圖案和工藝,是珍貴的民族文化遺産。

紡染織繡技藝是黎族婦女必備的一項基本技能,也是黎族表現自我和本民族文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如今,由于社會生産力的發展和漢文化的影響,懂得黎族傳統紡織技藝的人越來越少,想學的人也越來越少,使傳承了數千年的黎族紡染織繡技藝面臨消失的危險。

三亞槟榔谷基地介紹(海南保亭槟榔谷)3

2006年5月,黎族傳統紡染織繡技藝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2009年10月,進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首批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嬉水節"源于保亭七仙嶺一帶美麗的傳說。嬉水節是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的黎族、苗族同胞一年一度盛大的民間傳統節慶,是由黎苗民間祭水習俗發展起來的節慶活動。

保亭七仙嶺由七座陡峭的山峰組成,是傳說中七位仙女下凡的地方。七仙女下凡到保亭後,和這裡的黎苗族人民結下了深刻的情誼,并且教會了黎族人民各種生産生活方式。黎苗族人民為了報答七仙女,每年的七夕都要在七仙女沐浴過的地方,也就是溫泉那裡,舉行大型嬉水狂歡。屆時無論男女老少,不論相識與否,都紛紛拿起各式各樣的水盆或各種水槍,歡快地相互潑水嬉戲,傳遞祝福。年輕的姑娘和小夥子們甚至打起激烈的"水仗",全身濕透,樂在其中。

三亞槟榔谷基地介紹(海南保亭槟榔谷)4

嬉水節

打柴舞黎語叫"轉刹",是黎族最古老、最受歡迎的舞種之一,起源于古崖州黎族喪葬活動。随着時代的變遷,打柴舞的習俗在黎家人中逐漸流傳演變。如今,它已成為一種帶有民族文化色彩的體育健身活動,并迅速傳播到了國内外,被國外友人譽為"世界罕見的健美操"。2006年6月2日,國務院批準文化部确定的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正式向社會公布,海南省三亞打柴舞被正式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傳承久遠的黎族原始制陶技藝,如同一部活的史書,真實地再現着古時黎族特定的生産方式、生活方式和民族特征。海南島制陶有着悠久的曆史,在黎族聚居地區的史前遺址中都發現有陶片,在文獻中也有記載,南宋趙汝适《諸蕃志》雲:“以土為釜,瓠匏為器……”如今海南島昌化江畔石碌鎮大坡地區仍保留着新石器時期采用泥石條盤築法的原始制陶技藝,使用的工具仍是木杵、木臼、木拍、木刮、竹刀、蚌殼、鑽孔竹棍等。工藝流程是:選取黏性泥土,曬幹後搗細成粉,拌成泥團,鋪成薄餅狀做器皿底,再把泥團揉成泥條,将泥條盤築成陶坯,然後以木拍沾水拍打器皿外壁,使泥坯達到所需的器皿标準,晾曬陶器,等幹透後,擇日堆柴露天燒陶。在燒制2個多小時後,為了增加陶器的硬度,她們還将山絲樹的樹皮搗爛後浸泡成汁液,然後用樹枝蘸汁液,塗抹在剛燒好的陶器上,用山絲樹的汁液塗抹後的陶器會變得堅硬,陶器便制作成功。

海南槟榔谷蘭花客棧地處北緯18°,坐落于甘什嶺自然保護區槟榔谷景區内,是全國AAAAA級旅遊景區中,首個以“浪漫雨林蘭花,養生田野黎家”為主題的觀光休閑度假型客棧。蘭花客棧出自于最富盛名的海南非物質文化遺産,是黎族傳統船型屋技藝及海南苗族吊腳樓融為一體的民俗度假型客棧。伫立在清風飄揚蘭花閣樓木屋,遠眺青山連綿下田野黎家,兩者遙相呼應,盡顯熱帶雨林養生文化與非凡的民俗文化品味,雨林景觀與田園風光一覽無遺!

槟榔谷榮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稱号,作為中國首家民族文化型5A級景區,槟榔谷還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生産性保護基地、十大最佳電影拍攝取景基地,分别獲國務院、文化部、農業部頒發的“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國家文化出口重點項目”、“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五星級企業”等多項國家榮譽。

參考資料:

注:圖文引自胡亞玲《海南黎村苗寨》

圖文引自槟榔谷官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