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鲋(黑鲷)吃,海鲈魚吃,黑鮶(黑頭)吃,六線魚(石鲢)吃,黃翅(黃鳍鲷)吃,鲻魚吃,梭魚吃,鲐魚(鲭魚,花鲅)吃,黃姑魚(春子,黃三)吃,白姑魚(白果子)吃……。
各種海鳗魚吃,各種比目魚(鲽魚和鲆魚)吃,蝦虎魚吃,辮子魚(牛尾巴)吃,沙梭吃,八爪魚(章魚)吃,螃蟹吃,皮皮蝦吃…...。
沙蠶,常見海魚中除鲅魚(藍點馬鲛)不吃外,幾乎所有海魚全吃。有着“萬能海釣餌”的美譽。
但其實北方常見的沙蠶有四種,其用法也有些細微區别。對于海釣新手,用得對路,才能收獲更佳。這四種沙蠶分别是:巢沙蠶,青沙蠶,水沙蠶,岩沙蠶。
第一種:巢沙蠶
“巢沙蠶”又名“管沙蠶”,“袋沙蠶”,“管蛆”等,是北方海灘最常見的沙蠶。
在退潮後的沙質海灘上,常能看到一個個由貝殼和海藻組成的“小撮撮”,那就是巢沙蠶的巢穴。輕手輕腳過去,用長頭鐵鍬就能挖到。走路要輕,否則它就跑了,或者隻能挖到半截。
鮮活巢沙蠶是非常優質的海釣餌,對上面提到的所有海魚,一律通殺,且垂釣效果好。其肉比青沙蠶更硬,更耐咬,更耐海水泡,垂釣效果也比青沙蠶更勝一籌。
其缺點是保活保鮮期略短。另外,由于這種沙蠶沒有養殖的,導緻它不太容易搞到,你隻能在有資源的地方自己挖,一般漁具店都沒有賣的。
小漁夫隻在偶爾情況下,見到有人在海邊賣巢沙蠶,挺貴的,按條賣,大概一塊錢一條。
巢沙蠶
剝去外管後的巢沙蠶
第二種:青沙蠶
青沙蠶又名“青蟲”,“沙食”等。青沙蠶大多為青綠色,偶爾裡面有一兩條紅色的,也屬于青沙蠶,而不是“血蟲”,“紅蟲”。
北方海邊基本見不到野生青沙蠶。但北方漁具店賣的沙蠶,99%都是青沙蠶。一般都是從南方的沙蠶養殖場批發而來的。
青沙蠶身體柔軟,肉質硬韌度不如巢沙蠶和岩沙蠶,也不太耐海水泡。垂釣效果也略遜于上面兩種,但遠優于水沙蠶。
青沙蠶垂釣效果也許不是最好,但卻也中規中矩,頗為不錯。對于上面所提的所有海魚,也都是一律通殺。另外,青沙蠶由于容易買到,價格中等,大部分海釣釣友用的也是青沙蠶。
漁具店裡青沙蠶的價格大約在50---80元/斤。買10塊錢的,大概能買到雞蛋大小的一團,但對于随便釣釣的釣友,差不多也夠用了。
青沙蠶也是小漁夫用得最多的沙蠶品種。
青沙蠶
青沙蠶
青沙蠶
第三種:水沙蠶
水沙蠶又名“出水爛”,“水子”,“水食”,“泥沙蠶”等。也是北方常見的本土沙蠶。
但是水沙蠶隻生活在河流入海口的稀泥河灘上,隻能在退潮後的河灘上能挖到。海邊的沙灘裡沒有水沙蠶。
水沙蠶又小又細又軟又爛,又不耐保存,又不戀鈎,挖出來很快就會化成一攤泥水。垂釣絕大部分魚種時,效果遠不如另外三種。
但水沙蠶卻也有它的獨到價值,有自己的獨門絕技。那就是用來釣鲻魚和梭魚(烏頭)。
鲻魚和梭魚雖然用青沙蠶和巢沙蠶也能釣到,但水沙蠶卻是鲻梭最愛吃的魚餌,沒有之一!濾食性的鲻魚和梭魚,碰到這種又軟又爛的水沙蠶,會狂咬不止。
水沙蠶也基本上沒有賣的,想用的話,基本上也隻能自己去有資源的地方挖。
水沙蠶
第四種:岩沙蠶
岩沙蠶又名“血蟲”,“本蟲”,“紅蟲”,“扁食”等。雖然在北方也有分布,但隻在特定區域才有,且數量不多。
岩沙蠶隻生活在海邊礁石區的碎岩石縫隙裡,挖取得用小鎬,極難挖到,也沒有養殖的。因此,它不光是最難挖取的沙蠶,也是最難獲得的沙蠶。
但是就釣魚效果來講,岩沙蠶卻要排行第一。
岩沙蠶是四種沙蠶裡,肉質韌性最好,最耐咬的沙蠶。尤其是它的頭部一段。另外,它的血液的誘魚效果也是最好的。尤其是大血蟲,用來釣大魚效果最好!
岩沙蠶的價格也是天價,高達數百元,甚至上千元每斤。而且還不一定買得到。
基本上海釣釣友隻有在釣一些經濟價值較高的名貴魚種時,才會舍得用岩沙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