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7日,首屆北京大運河文化節在北京國際财富中心開幕。官方的宣傳是,旨在更好地發揮大運河文化帶和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在全國文化中心建設中的獨特作用,展示……我的腦海裡卻浮現出一個名字:楊廣。
是的,就是那個臭名昭著的隋炀帝帝--楊廣。别誤會,我知道北京的大運河是京杭大運河,不是楊廣修的隋唐大運河。但這兩條河之間本來就有“親緣”關系,隋朝的楊廣修建隋唐大運河在先,元朝的忽必烈開鑿京杭大運河在後,是在隋唐大運河的基礎上,“裁彎取直”,增修了多條河道而成。說到底,楊廣算是大運河的“始作俑者”。
飲水不忘挖井人,今天就來聊聊楊廣修運河的事兒。
中國,自秦始皇以後,有記載的皇帝共494位,隋炀帝楊廣在裡面絕對是鼎鼎有名。當然,不是堯舜禹湯的”美名“,也不是秦皇漢武的”英名“,是昏庸殘暴、荒淫無道的”臭名。“弑父、淫母、殺兄、幽弟“……那是怎麼禽獸怎麼來,漢語裡的貶義詞放他身上都沒錯。整個就是”頭頂長瘡、腳底流膿“,集天下皇帝”壞“之大成!
這麼壞的人修運河,自然不是為了什麼家國天下。所以關于楊廣修運河,正史的解釋是就是個迷信。這個可見《資治通鑒》:有個術士跟楊廣說,我給您算過了,五行當中您是木命,不能在長安呆着,得去洛陽;而且,我看見睢陽那個地方有王氣,有人想取您而代之,咱們得修個運河,破他的王氣!于是,建都洛陽和開鑿大運河就這麼愉快地決定了。
《資治通鑒》是司馬光寫的,司馬光中國人都知道,少年成名,擅長砸缸,曆史上的口碑還算不錯,但口碑好也不一定就能為他的言論背書。再看那些野史,寫的更離譜,說什麼隋炀帝愛玩,想去揚州又不願意坐車,幹脆修條河坐船去。
孰是孰非先放在一邊,我們說要評價一個曆史人物或是曆史事件,必須要回到當時的曆史處境當中,站在當事人的角度去評判他的做法,這樣得出的結論才有說服力。所以,要說清楚楊廣修運河這件事,就要從隋朝的政治格局說起:
皇權VS關隴貴族
隋朝之前是南北朝,衆所周知,是中國曆史上的大分裂時期。南北朝後期,北朝的東魏、西魏和南朝的南陳三足鼎立,被稱為“後三國時代”。
當時中國的局勢是,草原的鮮卑族軍事力量強盛,中原漢族的經濟發達,誰能融合這兩者的優勢,誰就能在“後三國時代“勝出。西魏的主導者宇文泰做得很聰明,一方面糾正北魏孝文帝要求鮮卑族改漢姓的做法,恢複鮮卑姓氏;甚至要求漢人也起個鮮卑姓氏,讓鮮卑人很滿意。
另一方面,”恢複周禮“。這個周禮倒不是周公旦寫的那個《周禮》,主要指的是周代早期貴族們主導的、兵民一體的社會秩序。宇文泰出身、起勢都在武川鎮,就是現在内蒙古的一個縣。那裡跟着他出了許多軍事貴族。他就把這些人封為柱國大将軍,下面設大将軍,再下面設開府,一共設了十二大将軍、二十四開府,形成了“府兵制”,成功恢複了“周禮”。這下,漢人也滿意了。
府兵制下,鮮卑軍人和漢族軍人整合在了一起,西魏的軍事力量空前強大。府兵制中的那些軍事貴族,被稱為”關隴貴族集團“。這個集團可不得了,後來楊廣的老爸楊堅就是在它的幫助下結束了自東晉十六國以來三百年的大分裂,完成了統一中國的偉業。隋唐皇室,都是出身關隴集團。這種依賴關隴貴族的統治,曆史上稱為”關中本位“。
那麼問題來了,隋唐的皇帝出身關隴貴族,統治依賴關隴貴族,必定要受到關隴貴族的制衡。沒有一個皇帝會喜歡受制于人,哪怕是受制于自己人。而關隴貴族給皇帝出人出錢出力,肯定是要值回票價,不斷加大對皇權的幹預。這就形成了一對不可調和的矛盾。
舉個例子:楊堅是出名的怕老婆。據說他跟老婆獨孤皇後在結婚之前就約好了一夫一妻。楊堅一直恪守約定差不多四十年,終于忍不住偷了一次腥,獨孤皇後大怒,抱病帶領幾百名宮女闖入别宮,把楊堅剛寵幸過的宮女亂棍打死。楊堅也大怒,但他不敢找皇後算賬,隻能單人獨騎朝山裡狂奔,兩個重臣在後面拼命追趕,追上後楊堅哭着說:“我貴為天子,也不得自由!”這倆重臣也沒招兒,隻好勸皇上:“陛下你不能因為一個女人而置天下于不顧,咱不和她一般見識還不行嗎?”
倆大臣的意思很明白:您要是為個女人跟皇後鬧翻了,那就是置天下于不顧。為啥?當然不是因為獨孤皇後賢惠能幹,而是獨孤皇後出身關隴集團頂級軍事貴族,在楊堅這裡,她代表的就是關隴貴族集團。跟皇後鬧翻就是跟關隴貴族鬧翻,隋文帝怕的不是獨孤皇後,而是她背後的關隴集團。這正是隋朝皇室和關隴集團之間關系的生動說明。
就像楊堅對獨孤皇後一樣,整個隋唐兩朝的皇帝對關隴貴族一直是又恨又愛,向往獨立之心始終不改。為此,他們做了很多努力,有的歪打正着,甚至成為名垂青史的大事件。譬如:楊廣修運河。
楊廣修運河
可能是從小被老媽嚴苛管教,又看着老爸被老媽欺負,關隴貴族集團給楊廣造成的心裡陰影面積一直不小,以至于這孩子從小就痛下決心,有朝一日一定要做個大一統的皇帝,堅決不受關隴貴族的鳥氣!然後一登基,楊廣就開始千方百計擺脫關隴集團的掣肘。他幹了三件大事:第一,遷都洛陽;第二,開科取士;第三,修運河。
前兩件好理解,遷都洛陽是為了遠離關隴貴族的大本營,讓他們鞭長莫及,方便楊廣乾綱獨斷;開科取士是為了招攬貴族子弟之外的人才,為己所用,換掉那些不太聽話的貴族子弟。那勞民傷财地修運河又是為了啥呢?
首先,是為了南北統一。隋朝以前,中國的南北方分裂了四百多年,無論是經濟水平還是精神文明,都完全是兩個國家,差異巨大。隋朝時雖然統一了,但是南北方人根本就是互相瞧不起,也不承認彼此是一家人。楊廣做皇帝之前是揚州大總管,坐鎮江南近十年,對于南北分裂的狀況比誰都清楚。
所以第一步,他把運河從江南修到了河南。既溝通了南北經濟,把大量物資從富庶的江南源源不斷地運輸到中原,帶動運河流域出現了數個經濟高度繁榮的新興城鎮;又促進了江南和中原的文化互通,成功融合了南北文明,為帝國大一統奠定了經濟和文化基礎。
這一步堪稱妙棋,但要徹底擺脫關隴集團的牽制還遠遠不夠。因為此時,楊廣還面臨着一個與當年北魏分裂時一樣的威脅,就是隋朝統一天下所依賴的軍隊--府兵,都掌握在關隴貴族的手裡。一旦跟他們撕破臉,楊廣将直接面臨無兵可遣的危局。他迫切需要另外建立一支軍隊,由自己直接掌握。
但另外一支軍隊的花銷太大了,而且要自己領導,就不能依靠貴族的莊園經濟,隻能另外發掘新的經濟資源。怎麼辦呢?打高麗吧。大炮一響,黃金萬兩啊。
高麗就是現在的朝鮮,當時也是個小國,但是非常強橫,經常騷擾欺負周邊小部族,還和北方的突厥眉來眼去,對中原王朝構成了相當的威脅。所以打高麗呢,一來可以掠奪财富;二來是鞏固統治,樹立威信;三來嘛,組織這樣大規模的戰争,本身就是重構國内政治格局的好時機,把關隴貴族們的軍隊派到前線去消耗消耗,他們的日子肯定就不好過了。一舉三得!于是,楊廣幾次征高麗。
遠征高麗,首要問題就是運兵,當時隋朝号稱出動了二百萬大軍,這麼多人上路,再加上後勤、糧草、辎重,靠人力和馬車顯然行不通。怎麼辦?隻有靠當時效率最高的物流方式--水運,那就繼續修運河吧。于是,大運河又從河南修到了更加靠北的涿州,與南部河段聯通,整體變成個躺倒的“人”字形,也就是今天我們看到的隋唐大運河。
這條“人”字形的河流貫通中國南北1000多年,對中國的政治經濟軍事以及曆史文化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無論是站在隋朝當時,還是站在千秋萬代之後的今天來看,這項大工程絕對是利大于弊,是楊廣的一項壯舉。
楊廣被抹黑的真正原因
關于大運河的由來介紹完了。說到這兒,您可能會說,這楊廣看起來不錯啊,不像曆史書上說的那麼不堪嘛。是的,楊廣何止不錯,簡直就是雄才大略,除了廣開科舉、遷都洛陽、修建運河、遠征高麗,還有好多拿得出手的事迹:
譬如改訂《大隋律》,廢除了他老爹指定的那些嚴刑苛法,成為中國所有皇帝裡唯一一個廢除了謀反連坐罪的,主張誰造反殺誰,不罪及家人。現在看來不算啥,但在當時簡直是先進的不要不要的!譬如多次普免天下錢糧,還多次降低稅率,俨然就是寬仁之君。再譬如親自帶隊進擊西方強國吐谷渾,鑿通了西域和絲綢之路,把青海納入中華帝國版圖。
據記載,楊廣登基的前五年,隋朝的民戶一度達到了八百九十萬戶,人口達到四千多萬人。要知道号稱貞觀之治的唐太宗時期,民戶也就将将三百萬戶,大概是楊廣的三分之一。楊廣的大業(年号)五年,絕對達到了中國曆史上的一個巅峰。
那麼問題又來了,如此文治武功都足可名垂青史的一代帝王,為啥史書上寫的那樣不堪呢?
客觀的說,楊廣後來流連揚州,沉湎于聲色犬馬的行為确實可堪指摘。可是亡國之君多了,所以這也不是楊廣被抹黑的真正原因。
探究真相先要搞清楚一個問題:曆史是誰寫的?中國公認的正史是二十四史,基本上都是由後面朝代的史官來編纂前朝的曆史,後世再以此為基礎做出增删修訂。譬如隋朝的正史《隋書》就是唐朝的魏征主持編寫的。史官們編寫前朝的曆史有個不成文的慣例,就是往往要否定前面的王朝,來證明和維護自身統治的正當性和合法性。朕才是真命天子嘛!
這種否定,通常是否定前朝的統治集團,而不是某個皇帝。比方說,漢代秦,就拿秦朝的暴政做文章;明朝取代元朝,就說驅除胡虜,恢複中華。但到了隋唐,這麼辦就行不通了。因為隋唐本來就是一個統治集團--關隴集團。
上面說過,關隴貴族勢力與皇權之間互相依存和争鬥的關系貫穿了隋唐兩朝,楊廣的老媽獨孤皇後是關隴集團的頂級貴族。沒說的是,獨孤皇後的老爸叫獨孤信,号稱史上最牛嶽父。他有三個女兒:大女兒嫁給了北周的皇帝,二女兒嫁給了唐高祖李淵的爸爸,三女兒就是獨孤皇後。因為這一家子,北周、隋朝和唐朝,三個王朝的皇室變成了親戚!隋炀帝楊廣和唐高祖李淵是姨表兄弟!
換句話說,從北周到隋朝再到唐朝,他們都是關隴集團,是一夥兒的。這樣一來,唐朝的史官再來攻擊隋朝的統治集團肯定不行。那就隻好委屈一下楊廣了。再加上初唐時期文化鼎盛,文人衆多,這書生意氣,總得有個發洩口啊,發洩誰呢?當然是楊廣了,起碼政治上沒毛病。于是一衆文人墨客,紛紛都來踩一腳。而這,就是隋炀帝楊廣在曆史上被反複抹黑的真正原因。
好了,楊廣和大運河的故事講完了。沒想到吧,曆史上人人喊打的昏君隋炀帝,居然曾經是雄才偉略的一代明主,還留下了一條“人字形”的河流作為證明。楊廣的“大國崛起”雖然徹底失敗了,但他的身後一個盛唐噴薄而出,也算是一種慰藉吧。
本文由骞茉愛分享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