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嶽飛之死背後到底誰是主謀

嶽飛之死背後到底誰是主謀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6 08:15:40

嶽飛之死背後到底誰是主謀(再論嶽飛之死的真相)1

1.議和 殺将

秦桧的仇敵很多,呂頤浩、翟汝文、張浚、李光、朱勝非、趙鼎、韓世忠、胡寅……每一位都讓秦桧恨之入骨,甚至很多前秦黨,比如萬俟卨、段拂、李文會、何鑄……後來也成為了秦桧的死敵,為什麼其他人都是被罷黜、流放,飽受精神與肉體的雙重折磨,而被直接殺害的隻是嶽飛呢?

南宋史學家呂中給出的答案是:

自烏珠有“必殺飛,而後可和”之言,桧之心與敵合,而張俊之心又與桧合,媒孽橫生,不置之死地不止。——《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143.《中興大事記》

金軍都元帥完顔宗弼給南宋設置的議和門檻是,先殺嶽飛,再讨論其它問題。宗弼的提議正中秦桧下懷,而另一位樞密使張俊也早已對嶽飛不滿,于是秦、張二人合起夥來,置嶽飛于死地。

“必殺飛,始可和”,這句話最初是由查籥透露出來:

查籥嘗謂人曰:敵自叛河南之盟,嶽飛深入不已。桧私于金人,勸上班師。金人謂秦桧曰:‘爾朝夕以和請,而嶽飛方為河北圖,且殺吾婿,不可以不報。必殺嶽飛,而後和可成也。’桧于是殺先臣以為信。——《金佗稡編》卷八.行實編年五

查籥是高宗朝人,紹興二十八年為主管戶部架閣文字,紹興二十九年入館閣,為秘書省正字,他能夠接觸南宋機密文檔。

從以上兩條史料我們可以看到,《宋史》中記載的“兀朮遺桧書”實際上是“言”,也就是“口信”。但是又有一個問題産生了,機密口信怎麼會洩露出去?這種說法可靠嗎?

我們知道,秦桧有秘密渠道與金國上層交通。要求兩宋自己殺于金國不利的人,這事金人不是第一次幹,北宋殺過以平州來降的張覺,南宋另外還殺過宰相韓侂胄。這事還是合夥陷害嶽飛的張俊看得明白:

宗弼之入犯也,首破泗、楚二郡,樞密使張俊在鎮江,遣其統制官子蓋,以輕兵于維揚、盱眙之間,伺敵進止。俊不以兵渡江,恐妨和議,謂人曰:南北将和,敵謂吾怠,欲摅柘臯之忿爾,勿與交鋒,則敵當自退。——《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142.紹興十一年十月乙亥條

相同記載也見于《三朝北盟會編》卷206及《中興小紀》卷29。

張俊知道宋金正在議和,就生怕惹金軍不高興,以大軍留在長江以南,眼睜睜看着金軍輕松搞定由南宋地方部隊駐守的泗、楚二州。張俊很清楚,金軍破二州是為了殺人洩憤,殺痛快了,他們就會自己回去。十幾萬草民的生死跟可能得罪金人相比,孰輕孰重,張漂亮心裡自有一杆稱。

結合《金史》我們知道,紹興十年嶽飛反擊金軍,北宋四京中,西京洛陽、北京大名府已經收複,南京應天府正受圍攻,東京汴梁指日可下;紹興十一年淮西之戰,嶽飛所部到達金軍側後定遠縣,與李顯忠部配合,對金軍形成夾擊之勢,迫使完顔宗弼放棄追擊已被擊潰的張俊、楊沂中部,由渦口北歸。

嶽飛打金軍老是下黑手,一點都不考慮完顔宗弼的感受。在大金左監軍府參謀軍事、随軍轉運使秦桧看來,這就是嶽飛的原罪。

2.打是親罵是愛

上次我們講到,紹興十一年三月下旬,宋金兩軍開始隔淮河對峙,五月,李心傳就記載“秦桧将和”,為什麼呢?

金國入主中原初期,沒有建立一套完整的統治制度,再加上連年戰争,農民起義蜂起,造成金國财政十分困難,而以戰養戰變數太大,不能夠支撐金國大軍。宋金兩軍對峙不久,金軍就開始餓起了肚子。三年後,皇統四年,完顔宗弼對南北行府三帥回憶當時的處境:

……過邵伯至山陽,人騎回,惟是獲到菱實、雞頭、蓮子,聞諸軍不避寒酷,踏泥打凍,決池涸港,掘藕拾菱,尋魚摸蚌,又宰殺騾馬,相兼為食。諸軍饑苦之聲不忍聞,但虛心寬谕而已。又,諸将士雲,辎重俱盡,有食奴婢者……吾班師回泗,集軍馬辎重,騾馬依稀四分,奴婢十中無六,惜哉!——《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143.李大諒《征蒙記》

聽說金軍在挨餓,秦桧感到非常痛心,他一邊責怪自己的繼任者沒把工作做好,一邊暗中向完顔宗弼遞去了橄榄枝。(這隻是個人猜測,作不得準。)

紹興十一年九月,淮北天氣逐漸寒冷,完顔宗弼接受了秦桧的好意,遣返扣留的宋使莫将、韓恕回朝,并捎來了一份措詞嚴厲的求和書。

宗弼在求和書中一邊指責南宋“分遣不逞之徒,冒越河海,摽攘郡邑”,一邊威脅趙構“今茲降天威,問罪江表,已會諸道大軍,水陸并進”,但是宗弼也表示:

師行之期,近在朝夕,義當先事以告,因遣莫将等回。惟熟慮而善圖之,餘冀以時,善衛生理。

怎樣才能使大金雄師停止勢如破竹的進攻步伐?這事你趙構可要想明白了。

聞弦歌而知雅意,趙構被罵得狗血淋頭後非常興奮,召集大臣朝議之後,決定起用以贓被罷的劉光遠出使金營,帶去了第一份答書:

某昨蒙上國皇帝推不世之恩,日夜思念,不知所以圖報,故遣使奉表,以修事大之禮……不謂上國遽起大兵,直渡濁河,遠踰淮浦,下國恐懼,莫之所措。夫貪生畏死,乃人之常情,将士臨危,緻失常度,雖加誅戮,有不能禁也……懇望太保左丞相侍中都元帥領首國公特為敷奏,曲加寬宥,許遣使人請命阙下。生靈之幸,下國之願,非所敢望也。惟祈留神加察,幸甚。

趙構首先甜蜜地追憶了金國賜予的大恩大德,表示自己一向竭盡全力以藩邦身份侍奉宗主大金。這次金軍問罪讓趙構感到很迷惘,不知道自己哪裡做錯。金軍把刀架在宋軍脖子上的時候,有些不懂事卻又貪生怕死的人居然不給金軍面子,朝廷三令五申後仍不肯乖乖就死,趙構對這種歪風邪氣感到異常氣憤,毅然殺掉了一批非法抗金的人,遺憾的是,這種現象仍然未能完全杜絕。

趙構進一步表示,以天下生靈之名,隻要大金不打我,啥事都好說。

九月,王俊告張憲謀反,“上聞驚駭”。

————————————————

趙構言辭懇切,完顔宗弼卻嫌他姿勢不夠優雅,回書表示同意議和後,指責趙構:

自割地河南之後,背惠食言,自作兵端,前後非一,遂緻今日鳴鐘伐鼓,問罪江淮之上……

宗弼不但要撈實惠,道義上也不想吃一點虧,把紹興十年撕毀第一次和議的責任一股腦推到了趙構頭上,并讓趙構遣更有份量的大臣去金營議和。

于是秦桧的老同學、同鄉,吏部侍郎魏良臣替下了劉光遠,帶去了第二份答書,趙構态度端正地向完顔宗弼認了錯,說自己“愚識淺慮,處事乖錯,自贻罪戾,雖悔何及”,并信誓蛋蛋地保證:

伏蒙訓谕,令敷陳畫。一切惟上令下從,乃分之常。豈敢辄有指述,重蹈僭越之罪……乞先斂兵,許敝邑遣使拜表。

趙構撒嬌道,隻要不打他,金國提出的所有條件他都會無條件滿足。

三天之後,紹興十一年十月戊寅(十三日),嶽飛被以配合調查張憲謀反案為名入大理寺。月底,樞密使韓世忠罷為醴泉觀使。

3.保 棄保

嶽飛之死背後到底誰是主謀(再論嶽飛之死的真相)2

嶽飛入獄前,趙構曾經保過他:

桧奏,乞召先臣父子證張憲事。上曰:刑所以止亂,若妄有追證,動搖人心。不許。桧不複請。十三日,矯诏召先臣入,臣雲亦逮至。——《金佗稡編》卷八.行實編年五

這段記載也見于《宋史》卷368張憲傳,熊克《中興小紀》卷29。不同的是熊克把這段記載錄于十月戊子條,即嶽飛入獄十天之後。

嶽飛入獄的第二天,趙構對秦桧說起荊襄駐軍将領換易:

(紹興十一年十月)己卯,上曰:凡事必謹于微,若事已成,則難改。故書稱“制治于未亂,保邦于未危。”荊襄守臣辟差者,勿令久任,以漸易之。非特謹微,亦所以保全也。——《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142

相同記載也見于熊克《中興小紀》卷29,時間、内容,與以《高宗日曆》為主幹的《要錄》記載完全一緻。

趙構的意思很明顯,他要求秦桧不要把張憲案擴大化,現在雖然在議和,但八字還沒一撇,這幫人他還用得着。

趙構的愚蠢是表現在大方向上,小事他顯得非常精明,從他對董先、牛臯二人評價來看,對張憲這一級的将領他都比較了解。

我們也知道,在替換宿将這個問題上,趙構與秦桧想法一緻,而秦桧是具體負責人。現在我們就能夠理解,為什麼趙構聽說張憲謀反會先是驚駭,後來又要求秦桧保全了:

趙構的意思是:我讓你秦桧找些不痛不癢的理由罷去宿将兵權,你可倒好,上來就給張憲安排一個必死的罪名不說,還會由此牽連一大批人。

十一月,魏良臣從金營回朝,帶來了一個好消息,完顔宗弼已正式批準趙構稱臣的請求,并如趙構所願,大金笑納淮河以北及唐、鄧二州,以及南宋每年進貢銀絹五十萬兩匹。宗弼在信中誇獎趙構有孝心後表示,将派行台尚書戶部兼工部侍郎蕭毅、翰林待制右谏議大夫邢具瞻為和議審議使出使宋國,要求宋國王趙構配合二位天使工作:

(蕭毅、邢具瞻)奉使江南,審可否。其間有不可盡言者,一一口授,惟閣下詳之。

宗弼還拍胸脯表示:

既盟之後,即當聞于朝廷,其如封建大賜,又何疑焉。

隻要和議達成,宗弼就會立刻上奏金國朝廷,由金國皇帝親自冊立、封賞趙構。所以,不要懷疑,放心大膽地按兩位天使說的去辦。

這份金元帥下皇帝第三書在《要錄》中有删字,本文引用自《三朝北盟會編》

從這封信裡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金國兩位審議使要負責口頭傳達某些不方便留下文字記載的金國指令。而割地、歲貢、遣返歸正人等令趙構感到無尚榮光的條件都白紙黑字地寫在書信裡。他們還要傳達些什麼不好意思見人的指令呢?

十一月,通過天使審議,和議正式達成,大金宋國玉趙構歡呼雀躍,把誓書收藏進太廟,并派出何鑄和曹勳為報謝使,出使金國。他們給完顔宗弼帶去了一份答書:

特蒙專遣信使,惠以書翰良馬厚币,禮意勤腆,鄙情感激,已難具成。至許成就大計,最為重恩。自惟孤危,何以得此!又如逐件事目,一一曲荷開谕,雖甚愚暗,豈不省會。即奉鈞谕,逐項遵承,再惟大計已定……

趙構說,靖康年後自己就成了一名無依無靠的孤兒,金國肯寫信并賞賜東西,頓時就讓自己重新感受到了家庭的溫暖。

趙構表示,二位天使傳達的指令都已收到,雖然有些事講得比較隐晦,但是自己也懂,并會逐步着手去辦。

十一月戊午,诏:大金已遣使通和,自今官司文字并稱大金,不得指斥。

十一月辛酉,特進觀文殿大學士、福建路安撫大使兼知福州張浚罷為萬壽觀使,免奉朝請。

——————————————

議和完畢,趙構幸福地長出了一口氣,現在他覺得應該跟秦桧确定一下名份:

紹興十一年十二月,壬申,上謂宰執曰:晉平吳之後,天下混一,武帝又勤于政事,宜若可見太平。而旋緻禍亂,天地分裂,何也?

秦桧等方思所以對。

上曰:禮可以立國。君臣上下,如天地定位,不可少亂。武帝字呼群臣,又以珊瑚株助臣下,以侈靡相勝。廢禮如此,其能國乎?

趙構自問自答,向秦桧等表示,從今往後,你們都應該聽我的。

秦桧想了一夜,終于反應了過來,第二天:

癸西,秦桧言:考之經傳,人君莫難于聽納。

秦桧對趙構言簡意赅地說,聽大臣意見的皇帝才是好皇帝。

趙構聽後立馬說道:

上曰:朕觀自古人君,不肯聽納者皆因有心或好大喜功,或窮奢極欲,一實其衷,則凡拂心之言皆不能入矣。若清心寡欲,豈有不聽納乎?朕于宮中,觀書寫字之外,并無嗜好,凡事無心。故群臣之言,是則從,非則否,未嘗惑也。

趙構誠懇地表示,我就是一個好皇帝呀,太監後我在宮中就隻看書寫字,什麼事我都不放在心上呢。大夥給我的建議,隻要是正确的我都接受,隻要不正确,我就否定,我既聰明又很清醒呢。

這兩次對話分别發生在十二月八日和九日,在《要錄》卷143與《中興小紀》卷29均有記載。此時嶽飛已被下獄五十六天,案子依然毫無進展。

“非則否”,趙構否定了一些什麼秦桧的提議?除了嶽飛案,當時沒有其它否定秦桧提議的記載。

過了兩天,乙亥(十一日)完顔宗弼第四封書信送到,除催促趙構趕緊割地、遣返歸正人外,其中有一句:

今茲大事已定,然而其間有一二未究者須至。

又過了四天,趙構把秦桧找去,莫名其妙地說了一段話:

己卯,上謂大臣曰:有帝王之學,有士大夫之學……志于利,則上下交征,未有不危國者。

十五日,趙構對秦桧說,朕想通了,皇帝有皇帝的觀點,大臣有大臣的想法,不是所有事必須要按有利的方法去做,皇帝也不應該就具體事情與大臣相争,那樣将危及一個政權的生存。

二十九日,嶽飛死于獄中。

————————————

綜合來看,嶽飛案與第二次紹興議和在時間上幾乎完全重疊,經曆過趙構明保,秦桧不聽;趙構以不置可否的方式暗保,秦桧拼命羅織罪名;趙構棄保,隻希望秦桧能給一點面子不處嶽飛三人死刑,秦桧在除夕夜無诏殺人三個階段。

——————————————

4.最絕 最妙

嶽飛之死背後到底誰是主謀(再論嶽飛之死的真相)3

最絕的是,秦桧公開給出嶽飛的兩大罪名是指斥乘輿和不援淮西。

秦桧說嶽飛自比太祖趙匡胤,此罪為指斥乘輿。嶽飛、謀反、太祖,反過來看,也是在暗指趙匡胤以謀反起家,打的是趙構的臉。

淮西之戰,趙構數次嘉獎嶽飛,“備見忠誼許國之意,嘉歎不已”,“卿天資忠義,乃心王室”,“國爾忘身,誰如卿者”,“小心恭慎,不敢專辄進退,深為得體,朕所嘉歎”,“往來廬舒間,想極勞勚”,現在以屢獲嘉獎的淮西之戰處死嶽飛,擺明就是在打趙構的臉。

最妙的是:

方和議初定,國書中有不得辄更易大臣之語。——《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146:紹興十二年九月乙巳條

寫完秦桧封為太師、魏國公後,李心傳引用朱熹撰寫的《張浚行狀》對秦桧的權勢作了一點小說明。宋人類似的記載至少還有這樣幾條:

初,和議定時,國書中有不得辄易大臣之語。——熊克《中興小紀》卷36

盟書所載,不許以無罪去首相。——葉紹翁《四朝聞見錄》乙集

虜以七事邀我也,有毋易宰相之說。——羅大經《鶴林玉露》甲編卷五

秦桧由金國擔保,成為趙構無法罷免的終身獨相,他在宋金議和中撈了個盆滿缽滿。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