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朱棣,朱元璋第四子,建文帝朱允炆之叔父。
建文帝即位後,厲行削藩政策。朱棣以奉天靖難為名,發動靖難之役,起兵攻打建文帝 。建文四年(1402年),攻破南京,正式即位。
朱棣對政治反對派的鎮壓不僅是殘酷的,也是空前野蠻的。起初,他公布的“奸黨”名單不過齊泰、黃子澄等二十九人,而實際被殺戮和被迫害的難以統計。
朱棣進入南京後,打算借重著名文人方孝孺起草即位诏書,遭到拒絕。于是便釀出一場誅殺全族的慘禍。朱棣令人“以刀挾其口兩旁至雙耳”,并将其投入獄中,接着便大肆搜捕他的門生,連坐被處死者八百七十三人,谪戍邊遠而死者不可勝計。
朱棣為奪取皇位,殺人如麻,他甚至可以被評為中國曆史上殺人最多的皇帝之一。那時候他幾乎是殺紅了眼,絕對是順之者昌,逆之者亡了。
明成祖朱棣為了保住皇位,拼命掩蓋篡位的惡名,想盡千方百計來證明自己皇位的合法性。自稱是孝慈高皇後(即馬皇後)所生,其實他的生母是碽氏,後來為了報答生母之恩,在南京修建了一座大報恩寺,供奉自己的母親。
如題,為什麼朱棣還配稱為“永樂大帝”呢?
一、朱棣在政治上的功績
朱棣加強了削藩的力度,不斷削弱宗室的實力,加強了皇權;設内閣和東廠,恢複洪武時期廢除的錦衣衛;稱帝後,由于朱棣封王期間在北平發展,勢力、政權在該地較穩定,故遷都北京,逐漸将北京打造成一座遠近聞名、繁華的國際大都市,為現世北京的發展奠定基礎。随後,在北京打造了故宮、天壇、太廟等建築,紫禁城也由此而來。
二、編修永樂大典
永樂大典》收錄古代重要典籍至七八千種之多,上至先秦,下達明初,這在當時真可以說是“包括宇宙之廣大,統會古今之異同”。
《永樂大典》是我國古代編纂的一部大型類書,是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産。全書正文22877卷,目錄60卷,裝成11095冊,總字數約3.7億字。書中保存了我國上自先秦,宋元以後的佚文秘典,下迄明初的各種典籍資料達8000餘種,是中國古代最大的百科全書。
三、鄭和下西洋
朱棣最不可讓人忽視的功績是派鄭和七下西洋。明太祖朱元璋曾下達出海禁令,朱棣反其道而行之,主動派鄭和等兩百多人組成船隊七下西洋,與沿途國家發展友好的國際關系,同時也傳揚了大明王朝在世界的威名,進一步擴大了明朝在世界的影響力。通過航海,還促進了明朝與西洋各國的商業貿易往來,發展了經濟。
四、維護版圖統一完整
對外五次親征蒙古,收複安南(交趾),在東北設立奴兒幹都司、西北設立哈密衛 ,在西南貴州等地區建立行省行政區劃,鞏固了南北邊防,維護了中國版圖的統一與完整。
統治期間,經濟繁榮,國力強盛,史稱“永樂盛世”,有着”遠邁漢唐“的美譽。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