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耳是中國特色的好食物,清脆爽口,膳食纖維豐富。
每到夏天,清爽可口的涼拌木耳總會成為大家餐桌上常見的消暑涼菜。
圖片來源網絡
但每年的5-8月份,也是吃黑木耳導緻“中毒”常發的季節,常有吃涼拌黑木耳導緻全身器官衰竭,甚至死亡的報道。
圖片來源網絡
仿佛是寫好的劇本,不幸“中毒”的人全都是因為吃了泡發了兩三天的黑木耳,中毒的原因是久泡的黑木耳中滋生了椰毒假單胞菌,而椰毒假單胞菌可産生緻命毒素米酵菌酸,這結果讓人不寒而栗!
食用木耳怎麼會引發這麼嚴重的後果?我們平時食用怎麼沒事?相信大家和我也有相同的疑問!
下面跟着識物君,我們一起走進實驗室一探究竟。
非密閉環境清水泡發大家都知道,幹木耳要泡發後才能烹制成菜肴。因此很多人都會選擇提前泡發。
識物君模拟實際生活中的情況,将編号為1、4、9的三款樣品,分别置于非密閉環境清水泡發。
木耳泡發過程
我們将幹木耳浸泡在清水中,在1h、8h、24h時分别檢測木耳微生物的數量。
檢測數據圖
名詞解釋:cfu/g指的是每克樣品中含有的細菌菌落總數。
對比結果顯示,在浸泡1h後,因為木耳表面以及空氣中攜帶微生物,在水環境下快速繁殖,一小時後實測每克木耳的菌落數量達到了6000CFU/g。
而随着時間的增長,細菌數量開始像病毒一樣瘋狂增長,24h後甚至達到了320000(CFU/g)!和剛泡開時相比,增長了數百倍!
密封狀态不同水溫浸泡我們再來看看模拟密封環境下,用不同水溫培養8h時後5号和6号樣本的情況。
檢測數據表
可以看到,在溫水環境下,細菌和真菌表現得更活躍。
前面提到的椰毒假單胞菌屬于兼性厭氧菌,易在食品表面生長,最适合的溫度為37度。而椰毒假單胞菌最适合産生米酵酸菌的溫度是26度,在PH5-7範圍内生長。所以在泡發木耳的時候,最好選擇清水或者涼白開,避開細菌繁殖的适宜溫度!
此次樣品檢測,在原料幹木耳中未檢出米酵酸菌,而經過不同時間泡發後的黑木耳中,也均為檢出米酵酸菌(方法檢出限0.005ug/g)
但因為大部分污染細菌屬于中溫菌,适于25-35度的條件下生長繁殖,因此黑木耳如果在夏秋季中高溫下敞開浸泡和存放,很容易被污染雜菌。
非密封狀态不同水溫浸泡同樣的方法,我們将編号為3、4的樣品,置于相同環境下非密閉的情況下,用不同水溫浸泡8h。
對比密閉狀态下的兩組數據,我們發現與空氣直接接觸更易于細菌的繁殖和生長,而且浸泡的時間越久,細菌越多。
所以在儲存時,我們應當将其封好放入冰箱冷藏一直細菌繁殖,72小時内經清洗、熱處理,一般不會産生安全問題。
其他菌類對比為了論證是否存在“唯一性”的問題,識物君還購買了有“菌中之冠”的銀耳,選用相同的對比維度,采用相同的檢測方法,進行比對。
銀耳檢測數據
銀耳在清水條件下泡發1h、8h、24h後微生物的變化,同泡發的黑木耳中微生物一樣,均呈指數增長。
而同樣的浸泡時間,溫水中浸泡的時間較之普通環境下微生物的含量更高。
顯而易見,同樣作為菌類,黑木耳并不是特例。所以在食用泡發銀耳,香菇,海帶等幹貨的時候也要注意類似問題!
本期檢測報告圖
識物君有話說木耳本無毒,正常曬幹的黑木耳經過紫外線的照射,緻病菌椰毒假單胞菌已經基本被殺死了,所以問題的關鍵還是在”泡發“二字上!
以下知識點一定要牢記:
首先,注意木耳的保存條件,減少微生物污染繁殖的可能。廚房衛生可千萬馬虎不得,别讓木耳成了細菌滋生的培養基!
其次,泡發木耳最好使用冷水時間控制在2h内,食用木耳前,最好要“望聞問切”。如耳片發黏、發軟、無韌性、不成形、有異味等,這樣的木耳一定要丢棄,不能食用。
最後,對于超市裡泡發的“鮮木耳”還需慎重購買,畢竟誰也不知道這個木耳泡發了多久,全憑商家良心!
健康無小事,事過而覺,為時已晚!當然看完文章後,小夥伴們也無須過于自驚自擾,還是那句話要學會将知識運用于生活。
铛铛铛... ...下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