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骨即“枕後骨”,通常指耳後頭骨突出。從側面來看,人的頭型便如同一個誇張的問号。在古代封建社會,說頭骨長成這樣的人,天生不忠不孝,圖謀反叛,是很大的安全隐患。當然了,這是一種很迷信的說法。
到了現代社會,又通常被人褒獎為銳意進取、敢于革新的面相。在《三國演義》裡,魏延就被稱為“天生反骨之子”。長沙之戰,魏延殺了韓玄主動來投,劉備大喜。諸葛亮卻認為背叛主公,且頭有“反骨”,決不可重用,勸劉備早殺之。
我是主動來投的
與最後丞相星落五丈原,遺計楊儀殺之的橋段前後呼應。小說倒是精彩了,實在是被誤讀得太離譜的一位。不僅誣陷了文長的顔值和政治取向,還抹黑了丞相的愛才如命。真的該好好就此事翻翻案了。
一、誰是魏延?
《三國志蜀書魏延傳》:”魏延以部曲随先主入蜀,數有戰功,遷牙門将軍。“沒有背棄主公的情節,沒有劉備和諸葛亮的用人标準大讨論。反倒是自帶”幹糧“來投,靠紮紮實實軍功升遷的好将軍。《通典》:牙門将軍是劉備所創置的雜号将軍。
牙門将軍就是我了
牙門“意指主公親征時,主持統領親兵工作的指揮官。後來,”先主為漢中王,遷治成都……乃拔延為督漢中鎮遠将軍,領漢中太守,一軍盡驚。“——《魏延傳》。講的是劉備奪取漢中後,當大家都以為劉備要立張飛為漢中太守。
先主卻破格提拔魏延,讓全軍上下大跌眼鏡。甚至還有下面一段對話。劉備:我現在任命你為漢中太守了,下步工作怎麼考慮的呀?魏延:曹操帶天下兵馬來,我為主公拒之。偏将帶10萬軍隊來,請為主公吞之。豪氣吧?
沒問題吧?
這可不是戰術層面的”萬人敵“,而至少可稱得上初具”戰略層面“的見識了。事實也證明了魏延所言非虛。從219年——227年,在蜀漢丢荊州、折大将、敗夷陵不斷作死的操作中。魏延獨自負責的漢中防務沒有出現一點問題。
甚至還開創了積極防禦的典範戰略:實兵諸圍。《資治通鑒》:”魏延鎮漢中 ,實兵諸圍以禦敵,所謂圍守也。“意思就是,在防禦前沿布置多個防禦據點,敵人若來攻打。駐紮其中的軍隊據險不出,待敵人糧盡撤退時,配合主力圍而殲之。
魏延死後,王平也繼承了此戰略,一直到鄧艾偷襲陰平,姜維不得不退守劍閣,都無數次驗證了此戰略的偉大光榮與正确。防守好不是真的好?再來看看運動戰戰績。最有名的,是到了諸葛亮出山主持工作第一次北伐後,魏延便”大破郭淮,費瑤。”
這可是我的功勞
“後遷為前軍事,征西大将軍,假節。”對了,”大破魏軍名将郭淮“乃是魏延的功勞,隻是在《三國演義》裡被搬給了姜維。靠資曆與戰功,魏延一步步成為了蜀漢的”假節“。乃諸葛亮興師北伐的得力幹将。按照諸葛亮安排做事不算什麼?
看正史裡是怎麼描述“子午谷奇謀”的:”延每随亮出,辄欲請兵萬人,與亮異道會于潼關,如韓信故事,亮制而不許。“先不論能否成功,甚至從大的戰略來講。蜀漢也經不起”奇謀“的折騰。這至少也算得上主動在想事情、謀劃工作的典型了吧?
至少還算是有自己的思想和考慮了
寫到這裡,我倒是想感歎一句: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确實批駁了不少封建殘餘。腦後有”反骨“的,哪有什麼大逆不道,真的是頗具銳意進取、發散性思維、敢于冒險的人才啊。
二、魏延與楊儀的矛盾
陳壽是這麼評價的:”延既善養士卒,勇猛過人,又性矜高,當時皆避下之。“按照如今部隊的話,叫做帶兵經驗豐富,實戰能力強、自恃甚高,人際關系并不是很好。這樣的人,你要跟他來官場套路或者程序規定那一套,自然是讨不得好的。
給我的直覺,有那麼點李雲龍的意思。當然了,和雲龍兄一樣,軍功大、資格老,說話辦事不按規矩來,也是可以理解的。尤其是在蜀漢人才匮乏的情況下,隻要不犯原則性錯誤,大家平時相處時讓着點、“避下之”,也不是不可以相處。
我的官比他大
問題在于集團内部,就有一人偏偏和他不對付。此人便是楊儀。“唯楊儀不假魏延,延以為至忿,有如水火。”楊儀是誰?諸葛亮的參軍,後加綏軍将軍——高級将領,相當于蜀軍的總參謀長。
簡單來說,就相當于諸葛亮在戰略層面提出構想,下來之後,将此構想細化為總體方案、具體方案、實施計劃的人。“亮數出軍,儀常規劃分部,籌度糧谷不稽思慮,斯須便了。軍戎節度,取辦于儀。”
我也很重要哦
人說諸葛亮奇謀善斷。真的要把這些奇思妙想落實到具體行動中,還需要楊儀的文字功夫落實到實處,有了軍令通知,下邊的武将兵卒才知道該怎麼辦啊!不僅有才,工作效率高,不假思索就能把事情辦妥,是的确能為諸葛亮分憂的部屬。
給我的直覺有那麼點趙剛的意思。不過和趙剛相比,楊儀有一點卻差遠了,叫性格偏激、心眼小、愛發牢騷。聯想一下單位裡離領導比較近,又常常愛扯虎皮拉大旗的那類人。這樣來看,這位“老趙”跟這位“老李”尿不到一個壺裡去也就順理成章了。
能力還是挺強的
本來在諸葛亮的領導下,楊儀負責文書規劃、魏延負責具體實施。如果兩人能和睦相處,未嘗不是一段“将相和”的佳話。可惜的是“亮深惜儀之才幹,憑魏延之骁勇,常恨二人之不平,不忍有所偏廢也。”即使諸葛亮在世的時候,都拿他們沒辦法。
“常恨”兩人的關系勢如水火。但在工作上還得依仗2人,隻能維持面子上的平衡。這兩人呢,卻完全沒有一點為了“興複漢室”,放下私人恩怨,建立起高尚純潔的同志關系的思想覺悟。于是在諸葛亮去世後,兩人立即爆發了激烈的沖突。
三、魏延是叛徒?
《三國志》是這麼記載的。諸葛亮病重期間,私下召楊儀、費祎和姜維開了一個小會,商讨自己死後的退軍方案。對于魏延,諸葛亮專門做了如下安排:“令延斷後。。。。。。若延或不從命,軍便自發。”
孔明死後,楊儀派費祎去探口風,”揣延意指“。魏延卻說:“丞相雖亡,吾自見在。“”何以一人死廢天下之事邪?“而且他楊儀算什麼東西,也有資格讓我給他斷後?“作斷後将乎!”
他算什麼東西,我乃堂堂上将
待楊儀真的按照諸葛亮的意圖,不再不管他,魏延自己反倒帶着部隊撤了。而且還撤到了楊儀的前面。燒毀了閣道、據守南谷口,堵住了撤退的路口。2人還同時上書劉禅,指責對方反叛。後主幾乎同時收到2人的相互舉報。
便問身邊的董允、蔣琬:這,該怎麼辦?“琬、允鹹保儀疑延。”兩軍陣前,楊儀手下将領何平在陣前罵道:丞相去世,屍骨未寒,你這樣做意欲何為?魏延手下的兵士這才明白,是自己的老大做錯了事,于是紛紛散去。
大家都散了吧
見魏延大勢已去,楊儀令馬岱追殺,取其首級,滅了三族。這樣來看,我們平常所認為的魏延有”反骨“的說法就講不通了。首先,諸葛亮的安排是,如果魏延不走,那就不管他了,大軍自行開拔。或許有放任不管,也或許有無可奈何。
反正沒說要殺。而且從安排上還令其負責斷後這樣的重任,再綜合諸葛亮的生平人品,說有謀害之心是不可能的。其次,盡管鬧了這麼一出,但從頭到尾,魏延率領軍隊都是往蜀漢方向在跑,并沒有北投曹魏的舉動和趨勢。
還是在往漢中方向跑的
其所作所為都明擺着和楊儀争風吃醋,内鬥内卷。甚至有上書後主,請求做主的行為,頗有些小學生告狀的感覺。其三,即使是手下軍士都潰散,窮途末路了,魏延逃跑的方向還是漢中。”延獨與其子數人逃亡,奔漢中。“
估摸着,也還是想逃回成都找人做主的吧。哪裡有反叛之意呢?最後陳壽還下結論說:原延意不北降而南還者,但欲殺儀等。也就是個内部矛盾,盡管姓魏,文長在大是大非面前,還是過得去的。不過,有3個疑點值得關注。
伯約,這是私人恩怨,與你無關
1、諸葛亮為什麼在安排後事時不叫魏延?2、為什麼在那樣的情況下,幾乎所有人都相信楊儀而不是魏延?3、此時的魏延是蜀軍中官職最高,而且也沒有叛逃的想法,為何“善養士卒”的他,被手下兵士抛棄了呢?
四、魏延為何而死?
綜合來看,我認為最有可能的情況是。諸葛亮的病情來得很突然,在沒有很周全的情況下制定了回撤方案,或者是楊儀的關系,或者是諸葛亮沒時間多費口舌,再來調和楊、魏之間的矛盾,總之當時就沒來得及召集魏延參加會議。
或許是病來得太突然,來不及了
丞相去世後,由楊儀(參謀總長)負責全軍調度相對比較穩妥。作為身邊人,又很可能是所有将領中,唯一能從全局的角度籌劃部署之人(魏延負責前軍),在那樣的情況下,暫掌軍權無可厚非。隻不過,楊儀把此事當作了一個公報私仇的機會。
借着魏延一心北伐一事,以接班人的身份和軍權在握的時機(哪怕是短時間在手的情況下),找借口除之。至于為何後來無論是蔣琬、董允,或是魏延自己的部卒,都反戈幫楊儀,倒有着更深層次的原因。其根源來自和諸葛亮治軍思想的不同。
諸葛亮治國、治軍思想的主旨在于法治,即依法治國、依法治軍。例如,《三國志諸葛亮傳》:“若不能然者,雖兵多何益”“賞不遺遠,罰不阿近”“志慮忠純,曉暢軍事”“重視技術革新,如諸葛連弩”等等。
丞相更看中這些東西
比起通過才華橫溢、武藝高強、凝聚能力強的将領強軍,更注重軍隊治理、紀律嚴明和技術革新。其目的在于減小軍隊不因失去或更換主将之後,部隊戰鬥力出現大起大落,在較長的時間段維持軍隊能力的思路,解決的是最短的那塊木闆問題。
經過多年的調教浸引,這一思想已在蜀軍和蜀國深入人心。那就是,重要的是制度機制,而非個人武勇。随之帶來的,是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不同風格将領對所屬部隊的影響,也削弱了魏延與部曲的個人感情聯系。
因此,費、董以及部曲臨陣倒戈也就好解釋了。畢竟,諸葛亮從主帥的角度看問題,需要多方考慮的是蜀弱魏強的實際。單論建軍思想來說這是沒錯的,也是非常先進的軍事思想。“自宋以後,兵書多僞托其名(諸葛亮)行世,成為一時風氣。”
實力隻有這麼點,真經不起折騰
甚至可以類同于目前美軍的作戰思想,“重器不重謀。”這樣來看,魏延領悟不到。”延常謂亮為怯,歎恨己才用之不盡。“楊儀卻是更符合諸葛亮要求的軍事人才了。當然,并不是排斥像魏延這樣獨具特色的猛将。
畢竟,戰場上的名将,往往決定制勝機理的,往往不在于讀了多少兵書,而在于那十之一二的靈光閃現吧。就如同我們現在單位裡面,常常不按規矩辦事,卻總能達到領導意圖的刺頭一樣。這樣的矛盾,您認為應當如何取舍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