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科普鼠疫傳播必熟知識點

科普鼠疫傳播必熟知識點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11 02:17:53

科普鼠疫傳播必熟知識點(一文讀懂鼠疫相關知識)1

一文讀懂鼠疫相關知識

一、鼠疫的基本特點

  鼠疫是一種古老的傳染病,由鼠疫耶爾森氏菌引起。鼠疫潛伏期一般為1至6天,個别病例可達8至9天。

  感染鼠疫菌以後,臨床可表現為腺鼠疫、肺鼠疫及敗血型鼠疫等類型。腺鼠疫最為常見,通常表現為發熱和局部淋巴結腫大,治愈率高。肺鼠疫常表現為高熱、咳嗽、胸悶、呼吸困難、咳血,由于起病急,病情進展快,如得不到及時治療,病死率高。敗血型鼠疫症狀也較為嚴重,預後較差。

  鼠疫是自然疫源性疾病,攜帶鼠疫菌的宿主動物主要是鼠、旱獺等齧齒類動物。自然條件下,我國帶菌動物主要分布在特殊環境中。北京不是自然疫源地,自然環境和鼠類中不存在鼠疫菌。

  二、鼠疫的傳播途徑

  鼠疫主要通過病媒生物傳播、接觸傳播和飛沫傳播。在自然疫源地,病媒生物傳播是最主要的傳播方式,跳蚤是傳播鼠疫的主要媒介,寄生在染疫動物的跳蚤感染鼠疫菌後再叮咬人,即可造成人的感染。接觸傳播是指人在宰殺、剝皮及食肉時接觸染疫動物,或接觸鼠疫病人的排洩物、分泌物時,病菌通過皮膚表面傷口或粘膜進入體内而造成感染。此外,肺鼠疫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中含有大量鼠疫菌,病人在呼吸、咳嗽時釋放出的病菌可以形成飛沫而短時間懸浮于空氣中,此時他人吸入時也可造成感染。

  三、鼠疫是可以有效治療的

  鼠疫是古老的細菌性傳染病,臨床上可以使用多種有效抗生素進行治療。病人如果能夠早期就診,并得到規範有效治療,治愈率非常高。可疑接觸者也可通過預防性服藥而避免發病。

  四、北京市民不用過度擔心感染鼠疫風險

  北京市不是鼠疫疫源地,自然環境中不存在鼠疫菌,老鼠中也不帶有鼠疫菌,市民沒有通過接觸鼠等動物而感染的機會。

  兩例輸入病例發現後,北京市衛健系統已及時對病例進行隔離治療,對病例進京後活動情況開展了詳細的流行病學調查,對可疑暴露人群進行了詳細的排查,對接觸者進行了醫學觀察和預防性服藥,對相關場所進行了終末消毒,同時加強了發熱病人監測,此次疫情進一步擴散的風險極低。市民可正常工作、生活和去醫療機構就醫,不用擔心感染風險。

  五、公衆如何做好個人防護

  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是做好各種傳染病包括鼠疫防護最有效的措施。就當前來說,北京市民無須采取特殊的個人防護措施,應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如勤洗手,盡量避免去人群擁擠場所,去醫療機構或個人出現發熱、咳嗽等相關症狀時要及時佩戴口罩等。

  如果懷疑自己與病例有過接觸,可以進行自我觀察,或向當地疾控部門主動申報,取得專業指導,一旦出現發熱、咳嗽等症狀時應及時就醫。

  外出旅遊時盡量減少和野生動物接觸,不去逗玩健康狀況不明的旱獺,做好防蚤叮咬,通過使用驅避劑、減少軀體暴露,避免被蚤叮咬,不私自捕獵、食用野生動物。

(來源: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權威解答你關心的12個疑問

疑問一:什麼是鼠疫?

鼠疫是由鼠疫耶爾森菌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通常在齧齒動物之間流行,偶爾能引起人間流行,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的甲類傳染病。北京不屬于鼠疫自然疫源地,但依然存在鼠疫輸入和傳播的風險。

鼠疫起病急、病程短、死亡率高、傳染性強、傳播迅速。特别是敗血性鼠疫和肺鼠疫,如果不加治療,病死率為30%-100%。鼠疫潛伏期較短,一般為1-6天,但個别病例可達8-9天。

疑問二:鼠疫有哪幾種類型?

根據感染途徑的不同,鼠疫有兩種主要類型:腺型和肺型。如及早診斷,這兩種類型的鼠疫均可治愈。

腺型是全球最常見的鼠疫類型,由被感染跳蚤叮咬引發。鼠疫杆菌(鼠疫耶爾森菌)從叮咬處進入機體,通過淋巴系統侵入局部淋巴結,并在淋巴結裡進行繁殖,引起淋巴結發炎、腫脹和疼痛,稱為“炎性淋巴腺腫”。在感染後期,淋巴結炎可能會出現化膿性病變,發展為開放性潰瘍。腺鼠疫的人際傳播較為罕見。腺鼠疫可進而發展到肺部,該類型被稱為肺鼠疫,是更為嚴重的鼠疫類型。

肺型或肺鼠疫是發展最為迅猛的鼠疫類型,潛伏期可短至24小時。任何肺鼠疫感染者均可通過飛沫把感染傳播給他人。肺鼠疫如不及時診斷和治療則是緻命的,但如及時發現和治療(症狀發作24小時内),治愈率很高。

疑問三:鼠疫的傳染源是什麼?

鼠疫傳染源為感染動物和肺鼠疫患者,宿主動物常見有齧齒類動物和野生食肉動物,如灰旱獺、紅旱獺、喜馬拉雅旱獺和長尾黃鼠等。

疑問四:人是如何感染上鼠疫的?

鼠疫的傳播途徑主要有兩種:

科普鼠疫傳播必熟知識點(一文讀懂鼠疫相關知識)2

1.蚤叮咬的傳播方式為鼠-蚤-人,即跳蚤叮咬病鼠後再叮咬人,或剝取染疫旱獺皮或剝食其它染疫動物,此類傳播方式常引起腺鼠疫或敗血型鼠疫。

2.人-人傳播方式,即健康者接觸患有肺鼠疫的病人後,經呼吸道吸入感染,此種方式感染的主要為肺鼠疫。

疑問五:鼠疫的易感人群有哪些?

人對鼠疫普遍易感。疫區從事野外工作的人或獵殺、剝食旱獺的獵人、牧民接觸染疫動物可能性大,感染的可能性高于一般人群。

疑問六:感染鼠疫後會出現哪些症狀?

典型症狀有突然發燒、寒戰、頭痛和身體疼痛、虛弱、惡心和嘔吐。腺鼠疫會出現淋巴結疼痛和發炎。感染肺鼠疫後很快便出現症狀(有時在24小時内),表現為呼吸短促和咳嗽等嚴重呼吸道症狀,通常伴有血痰。

疑問七:我應該如何保護自己不被感染?

為了防止鼠疫傳播,需避免與咳嗽者密切接觸(相距2米以内),并減少在人群密集場所的逗留時間。在鼠疫流行地區不要接觸死亡動物,并使用驅蟲劑。

疑問八:如果我懷疑自己感染了鼠疫,該怎麼辦?

如果突然出現發熱、寒戰、淋巴結腫痛或呼吸困難、咳嗽和/或血痰,應立即尋求醫療診治(曾在鼠疫流行地區旅遊的人應将這一情況告知醫務人員)。除非由醫務人員進行了診斷,否則應避免自行用藥,包括使用抗菌素。

疑問九:鼠疫是如何被診斷出來的?

醫務人員根據症狀進行診斷。确診以血樣、痰液(從肺内咳出的液體)或炎性淋巴腺膿液的實驗室檢驗結果為依據。

疑問十:鼠疫應該如何預防?

日常的預防措施主要是減少人被感染的蚤叮咬或者盡量減少暴露于肺鼠疫病人的可能性。

1.避免到疫區旅遊或活動,避免接觸齧齒動物(如:鼠類、旱獺);

2.避免與患有鼠疫的病人密切接觸,與可能感染肺鼠疫的病人接觸時,盡量和病人保持1米以上的接觸距離,并帶口罩,勤洗手;

3.采取必要的防跳蚤叮咬措施,使用驅蟲制劑,常用驅蚊劑一般都可以驅趕跳蚤;

4.如果曾去過疫區,應持續2周自測體溫,如果突然出現發熱、寒戰、淋巴結疼痛、咳嗽、咳血或出血等任一症狀,應當立即就醫并告知醫生疫區旅行史,早期抗生素治療效果較好。

5.與患有鼠疫的病人密切接觸的人員,應盡早預防用藥。可服用磺胺制劑,成人首次2克,其後4-6小時服1克,一般連服5日。

疑問十一:鼠疫應該如何治療?

及時的抗生素治療可降低鼠疫的病死率。如及早治療則多可治愈。在鼠疫疫情暴發地區,有症狀病人應到衛生院進行診斷和治療。肺鼠疫患者必須由穿戴個人防護用品并經過培訓的醫務人員進行隔離和治療。

疑問十二:在鼠疫疫情暴發地區,戴口罩進行自我保護是否有效果?

這取決于與患者的接觸程度。生活在疫情社區的人根據個人願望可以戴口罩,但必須妥善使用和處理口罩,避免因口罩使用和處理不當使自己成為感染源。患者(減少飛沫傳播)和醫護人員(保護自己)正确使用口罩,可有助于減少肺鼠疫的傳播。

鼠疫疫情分級

鼠疫疫情分級

根據鼠疫發生地點、病型、例數、流行範圍和趨勢及對社會危害程度,将人間鼠疫疫情劃分為特别重大(Ⅰ級)、重大(Ⅱ級)、較大(Ⅲ級)和一般(Ⅳ級)四級。

特别重大鼠疫疫情(Ⅰ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特别重大鼠疫疫情(Ⅰ級):(1)肺鼠疫在大、中城市發生,并有擴散趨勢;(2)相關聯的肺鼠疫疫情波及2個以上的省份,并有進一步擴散趨勢;

(3)發生鼠疫菌強毒株丢失事件。

重大鼠疫疫情(Ⅱ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重大鼠疫疫情(Ⅱ級):(1)在1個縣(市)行政區域内,1個平均潛伏期内(6天,下同)發生5例以上肺鼠疫或敗血症鼠疫病例;(2)相關聯的肺鼠疫疫情波及2個以上縣(市),并有進一步擴散趨勢;

(3)在1個縣(市)行政區域内發生腺鼠疫流行,1個平均潛伏期内多點連續發生20例以上,或流行範圍波及2個以上市(地)。

較大鼠疫疫情(Ⅲ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較大鼠疫疫情(Ⅲ級):(1)在1個縣(市)行政區域内,1個平均潛伏期内發生肺鼠疫或敗血症鼠疫病例數1~4例;

(2)在1個縣(市)行政區域内發生腺鼠疫流行,1個平均潛伏期内連續發病10~19例,或流行範圍波及2個以上縣(市)。

一般鼠疫疫情(Ⅳ級)

腺鼠疫在1個縣(市)行政區域内發生,1個平均潛伏期内病例數1~9例。

科普鼠疫傳播必熟知識點(一文讀懂鼠疫相關知識)3

▌本文來源:院前急救聯盟

編輯:胡夢瑩

監審:張麗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