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在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2022年河南省污染防治攻堅新聞發布會上,省生态環境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王朝軍對我省下一步如何做好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工作進行了解答。
河南是農業大省,農村人口多,村莊點多面廣,情況複雜,生活污水治理一直是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的重點和難點。“十三五”以來,我省完成環境整治村莊10607個,這些村莊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60%以上、黑臭水體整治率80%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源地規範化整治完成率達到80%以上。
“通過這幾年的不懈努力,我省村莊環境面貌大為改觀,湧現出一批生态宜居的美麗鄉村。”王朝軍說,截至目前,我省已整治村莊占全省4.5萬個行政村的23.3%左右,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到34%,位居中西部省份前列,十四五期間我省規劃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每年提高三個百分點,到十四五末,我省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将達到45%。
未來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工作将如何進行?王朝軍指出,首先要健全治理體系,各地加快構建縣級政府主導 專業公司建設運維 生态環境部門統一監管的治理體系,鼓勵各地依托城鎮污水處理廠或選擇專業公司統一負責農村生活污水建設運維,推動實現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運行和統一管理,不斷提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統一化、專業化、市場化水平;同時,順應新型城鎮化發展趨勢方向,我省考慮在鄉鎮政府所在地、南水北調中線總幹渠兩側的一二級保護區、黃河幹支流沿線、城鄉結合部和風景名勝區5個方面優先整治。鄉鎮政府所在地必須實行生活污水集中處置。
記者了解到,截至目前,我省1788個鄉鎮,還有608個未實現污水集中處理,明年年底全省鄉鎮政府所在地必須實現生活污水治理設施全覆蓋,同時分期分對南水北調中線總幹渠兩側的一二級保護區内774個污水處理設施不完善的村莊的進行治理,明年上半年完成黃河幹支流沿線55個鄉鎮所在地集中污水處理設施的補充建設。
王朝軍強調,要引導各地充分考慮自身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因地制宜,穩中求進,求好不求快。污水治理宜集中則集中,宜分散則分散,優選成本低、維護簡易、治理有效的技術模式,積極推進與農業生産相結合的污水資源化利用。城鎮周邊的村莊宜就近納入城鎮污水管網集中處理;人口集聚度高、毗鄰飲用水源等水質排放要求高的村莊,宜采取集中處理;居住分散、污水産生量較少的村莊,可重點推進改廁,實現就地就近資源化。
“我們将以未正常運行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分類整治提升行動為抓手,建立有改造提升價值設施、無改造提升價值設施、水毀設施‘三本賬’,力争2023年底,2019年後建好的設施正常運行率達到90%以上,确保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得好’’轉得開’,減少‘曬太陽’現象。”王朝軍說。
河南繪制2022年污染防治攻堅戰“施工圖”
推動農業農村綠色低碳發展
今年是推進實施“十四五”規劃,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關鍵之年,為此我省印發《河南省2022年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堅戰及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省生态環境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王朝軍對《方案》進行介紹和解讀。
“《方案》是我省今年污染防治攻堅工作的頂層設計框架和全面系統的‘施工圖’和‘路線圖’,具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以實現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為總抓手和以改善生态環境質量為核心三個特點。”王朝軍說,《方案》結合我省實際,聚焦打好重污染天氣消除攻堅戰、臭氧污染防治攻堅戰、黃河生态保護治理攻堅戰等3個開拓創新性戰役,持續打好柴油貨車污染治理攻堅戰、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等3個鞏固提升性戰役,進一步量化我省今年攻堅目标任務。
《方案》明确了大氣、水、土壤及農業農村等四大污染防治攻堅戰27個方面101項重點任務。在深入打好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方面,要調整優化産業結構,推動綠色低碳轉型發展,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項目;深入調整能源結構,推進清潔生産和能源低碳高效利用,加快形成綠色低碳生活方式;持續調整交通運輸機構,打好柴油貨車治理攻堅戰;優化調整用地結構,強化面源污染治理,提升揚塵、露天礦山、煙花爆竹、農業等治理水平;強化揮發性有機物治理,打好臭氧污染防治攻堅戰,加快補齊臭氧污染治理短闆;強化區域聯防聯控,打好重污染天氣消除攻堅戰;強化基礎能力建設,持續推進大氣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在水污染防治攻堅戰方面,要持續打好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鞏固提升省轄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治理成效,防止返黑返臭;持續推進縣城建成區黑臭水體排查治理。着力打好黃河生态保護治理攻堅戰,開展排污口排查整治和水環境綜合治理,國考斷面消除劣Ⅴ類。強化水環境風險防控,編制“一河一策一圖”應急處置方案,鞏固提升飲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推進河湖水生态環境治理與修複,開展“美麗河湖”創建,提升水生态環境質量。
在土壤污染防治攻堅戰方面,要深化土壤污染狀況詳查,強化土壤污染源頭防控,全面提升固體廢物監管能力;防範工礦企業新增土壤污染,推動工業企業綠色升級;依法實施農業地分類管理,嚴格落實耕地土壤預警制度;有效管控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推進土壤污染風險管控和修複;強化土壤地下水污染協同防控,實施水質達标或保持措施;提升土壤環境監管能力,強化制度機制建設和科技支撐。
在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方面,科學推進農業生活污水治理,推動農村黑臭水體長治久清;深入推進農村環境整治,鞏固農村環境整治成效;實施化肥農藥減量增效和農膜回收行動;加強養殖業污染防治,強化農業面源污染治理監督指導,推動農業綠色低碳發展。
今年的污染攻堅要實現哪些目标?王朝軍介紹,今年在大氣方面,我省将聚焦重污染天氣消除、臭氧污染防治、柴油貨車污染治理,全省環境空氣細顆粒物(PM2.5)年平均濃度控制在51微克/立方米以下,可吸入顆粒物(PM10)年平均濃度控制在85微克/立方米以下,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不低于64.2%,重污染天數比例控制在3.0%以下;在水方面,完成國家下達的和我省确定的地表水環境質量年度目标任務,縣級以上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取水水質達标率達到100%(自然本底值高除外),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丹江口水庫陶岔取水口水質穩定達到Ⅱ類;在土壤方面,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實現95%以上,重點建設用地安全利用有效保障,地下水國考區域點位V類水比例控制在25%以内;在農業農村方面,新增完成農村環境整治的行政村1200個,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到36%,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覆蓋所有村莊并穩定運行,主要農作物化肥利用率達到41%,農藥利用率達到40.8%,農膜回收率穩定在90%以上,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維持在82%以上。
轉自:河南日報農村版 記者:李夢露
點分享
點收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