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贊美太行山的歌曲

贊美太行山的歌曲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1-30 15:48:33

新華社太原10月25日電(記者劉揚濤、詹彥、王怡靜)“一副鋼闆,打破一群大山的甯靜。一對鑼鼓,敲響一個村莊的喧鬧。一把三弦,彈出一方百姓的情感。一雙腳闆,踏遍陵川的山莊窩鋪……”

這是流傳在山西省晉城市陵川縣境内太行山區的一首民謠,它描繪了當地百姓生活的一個片段,也是一群盲人樂師幾十年曲藝生涯的真實寫照。

贊美太行山的歌曲(在歌唱中追逐生命的光)1

山西省晉城市陵川盲人曲藝宣傳隊在演出中(9月14日攝)。新華社記者 詹彥 攝

“我心中有個太陽,我心中有個月亮,我眼前有一片紅花綠草,我聽到小鴿子的歌唱……”一曲《愛的人間》響起在泉頭村廣場的上空,三三兩兩的村民搬着小凳子循聲而來,不一會兒就把這片場地圍得水洩不通。

正在演出的是陵川盲人曲藝宣傳隊。這群特殊的演員,在舞台上無論是說書還是唱歌,都表現得熟練從容、十分自信,引得台下觀衆掌聲不斷。

對于陵川百姓而言,“盲人曲藝隊”的名字幾乎老幼皆知。這支由盲藝人組成的樂團成立于1946年,最初他們靠着一副鋼闆、一面鼓和一把三弦,走村串巷,以表演當地說唱藝術“鋼闆書”為生。

贊美太行山的歌曲(在歌唱中追逐生命的光)2

山西省晉城市陵川盲人曲藝宣傳隊在演出中(翻拍資料照片)。新華社記者 詹彥 攝

70多年間,太行山路上總有一群盲藝人跋涉奔波的身影。隊長靳文蓮回憶說,直到20世紀90年代,陵川縣的許多農村還不通公路,那時他們下鄉演出全靠走,一大隊人背着鋪蓋、樂器,一個村接着一個村地演,有時一天要走三四十裡地,一出門就要兩三個月。

“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年冬天下大雪,我們踩着齊膝的積雪,深一腳淺一腳地在山間小道上趕了一天的路,到了村裡我想脫下鞋子在火爐前暖暖腳,卻發現鞋子和褲子已經凍在一起了。”她說,“2000年以後,農村逐漸通了公路,我們下鄉能坐車了,演出條件大大改善。”

在50多人組成的盲人曲藝隊中,有十幾名青少年,他們除了學習曲藝和樂器,也要接受文化教育。16歲的王文傑回憶起八年前剛到曲藝隊時的經曆,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那時我不好好學盲文,練習曲藝也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贊美太行山的歌曲(在歌唱中追逐生命的光)3

一年下來,王文傑的各項成績都落在了最後,好勝心強的他下決心要奮起直追。靳文蓮告訴記者,王文傑的音樂天賦并不算出衆,但他有股拗勁兒:唱歌遇到抓不準的調,他會反複地聽,一遍遍地練;為了彈好琴,他就連吃飯時都要對着空氣練練指法。這樣一步一個腳印地積累、進步,現在他已經能跟着曲藝隊下鄉演出了。

對王文傑影響最大的是他的老師宋學敏,這位38歲的盲人樂師曾是曲藝隊盲文班的第一批學生。他回憶說,“1995年,曲藝隊一下子來了8個孩子,老隊長侯松鎖面對我們這群十一二歲的盲童,決定辦一個盲文班。當時一些老隊員質疑,我們窮得自己都顧不了自己,哪還能供得起這些孩子上學?老隊長卻說,我們沒文化就算了,不能讓娃娃們也沒文化。”

贊美太行山的歌曲(在歌唱中追逐生命的光)4

山西省晉城市陵川盲人曲藝宣傳隊隊員王文傑在學習盲文(9月15日攝)。新華社記者 詹彥 攝

2003年,宋學敏考入山西省特殊教育中等專業學校,學習推拿專業。畢業後,他婉拒了老師推薦的推拿工作,毅然回到了盲人曲藝隊。

這些年來,不管再苦再難,盲文班始終沒有斷過。近年來,在當地政府的幫助下,盲人曲藝隊的“盲童特教班”正式成立,孩子們注冊了學籍,領上了補助,搬進了新的教學樓。如今,盲文班已培養了超過100名學生,其中有20多人考上了更高級别的院校。

閑暇之餘,王文傑喜歡在手機上搜索各種鋼琴曲,《菊次郎的夏天》《夢中的婚禮》是他最愛的曲子,他會用電子琴試着彈奏一兩段。

“我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和道路。”王文傑說,“在音樂的世界裡,我找到了那個閃着光的自己。”

來源: 新華社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