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J46-2005規範中施工現場臨時用電組織設計應包括下列内容:
1、現場勘測;
2、确定電源進線、變電所或配電室、配電裝置、用電設備位置及線路走向;
3、進行負荷計算:
4、選擇變壓器;
5、設計配電系統
1)設計配電線路,選擇導線或電纜;
2)設計配電裝置,選擇電器;
3)設計接地裝置;
4)繪制臨時用電工程圖紙,主要包括用電工程總平面圖、配電裝置布置圖、配電系統接線圖、接地裝置設計圖。
6、設計防雷裝置;
7、确定防護措施;
8、 制定安全用電措施和電氣防火措施。
實際施工進場後,甲方已安裝了變壓器,所以目前的臨時用電施工組織設計包括:
1、工程概況;2、編制依據;3、彙總所有用電設備。
4、确定電源進線、配電室及用電設備位置,線路走向;
5、根據所有用電設備進行負荷計算,驗算變壓器;
6、設計配電系統:1)設計配電線路,選擇導線或電纜;(1、根據各總配箱、分配電箱下使用的用電設備進行負荷計算,選擇電纜與計算各總配箱及分配電箱的進線線徑。2、各用電設備使用的電線及線徑)。2)設計配電裝置,選擇電器;3)設計接地裝置;4)繪制臨時用電工程圖紙,主要包括用電工程總平面圖(表明總配箱及分配箱的位置)、配電裝置布置圖、配電系統接線圖(表明線徑)、接地裝置設計圖。
7、設計防雷裝置;8、确定防護措施;9、 制定安全用電措施和電氣防火措施。
二、策劃與實施的關鍵點1、各級配電箱設計、電氣元件的選擇。
原則:符合安全用電規範要求(JGJ46-2005);根據常用設備的功率,确保配電箱的通用性(根據甲方提供常用變壓器容量、工地常用設備的使用功率、每個區域常用設備型号及數量。);電氣元件的設置以現場安全用電的便利性要求。
2、各級配電箱布置位置、現場電線纜的走向設計。
1)、配電箱的布置位置設計各級配電箱的布置位置
a、總配電箱應設在靠近電源的區域,一般設置于每個變壓器位置。設置于圍牆邊等對後期回填、裝修裝飾施工不影響的部位。(盡量不要設置于回填地庫上部或地下室内)
b、分配電箱應設在用電設備或負荷相對集中的區域,分配電箱與開關箱的距離不得超過30m。
一般情況下:分配電箱一般設置于用電設備集中處:一般高層住宅每棟樓設置一個,多層等别墅為3—4棟樓設置一個,大型公建框架項目沿周邊50—60米設置一個。 位置為:塔吊或施工升降機位置處。
c、開關箱與其控制的固定式用電設備的水平距離不宜超過3m。固定式配電箱、開關箱的中心點與地面的垂直距離應為1.4~1.6m。對于鋼筋加工等相關固定設備,進出線采用接線式。對于移動設備進出線盡量采用工業插座連接式。
2)、電線纜走向設計:
a、主幹線(變壓器至總配電箱、總配電箱至分配電箱)盡量沿圍牆布設,埋地或架空。如需穿過地庫,考慮将線路布置于地庫内(在地下室外牆設置預留套管),通過支架固定于地下室柱,或沿建築物邊設置(用蓋闆保護),盡量不影響後期地庫頂回填。
b、各樓分配電箱至樓層分配電箱線路,可以從管道井或在剪力牆内提前設置線管,穿線引至各樓,盡量設置在公共區域。
c、固定式開關箱在加工區防護棚内,盡量通過棚頂通過穿線管固定,引至防護棚立柱固定開關箱,減少地面線路走向,防護由于踩踏等影響線路保護。
電纜直接埋地敷設的深度不應小于0.7m,井應在電纜緊鄰上、下、左、右側均勻敷設不小于50mm厚的細砂,然後覆蓋磚或混凝土闆等硬質保護層。
室内線路、混凝土地面電線纜(無大型交通工具通過),采用橋架等架空,或蓋闆保護。
1、重點做好移動配電箱和用電設備的使用前的驗收。主要是絕緣阻值及接線插座是否符合要求。
2、做好配電箱及用電設備的定期檢查,可以采用顔色标記來識别。
3、做好電纜線的巡查。
1、用電組織設計的全部資料;
2 、修改用電組織設計的資料:
3 、用電技術交底資料;
4、用電工程檢查驗收表;
5、電氣設備的試、檢驗憑單和調試記錄;
6、接地電阻、絕緣電阻(要求大于0.5兆歐、儀器名稱絕緣電阻測試儀、型号AR907A 、品牌希瑪)和漏電保護器漏電動作參數測定記錄;(含漏電動作時間和漏電動作電流、漏電不動作電流,儀器名稱漏電保護器測試儀、型号AR5406、品牌希瑪)
7、定期檢(複)查表;
8 、電工安裝、巡檢、維修、拆除工作記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