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環廣西公路自行車世界巡回賽開始剩2天了,随着車隊、車手、吉祥物、交通管制,等等賽事周邊消息不斷曝光,一股淡淡的緊張氣息,充斥着整個北海。
可以理解,畢竟,這是北海曆史首次舉辦如此大型的體育賽事!相比那些終究要離去北海的東西,我想,大家更關心的,是這個賽事留給北海永久性的東西,比如賽道!
前兩天,趁着天氣轉晴,我從起點開始,全程走了一圈。雖然前段時間,我已經做過幾次小型的“局部”探訪,可以說做足了心理準備,但昨天的體驗,仍然讓我吃驚!
真沒想到,一個比賽,能讓北海變得那麼美,簡直像做夢一樣...
我的體驗線路:海灘公園(起點)-銀灘中路-上海路-銀灘大道-迎賓大道-海景大道-上海路-北部灣東路-北京路-北海大道-冠嶺路-海景大道-北海大道-金海岸大道-銀灘中路-海灘公園(終點),合計54.8公裡。
你看,有這種寬得能讓飛機起飛的。
有這種随意一撇,就是五顔六色的。
有這種像用尺子量過的一樣,直通天際的。
也有這種,緊急轉彎,轉角遇到海的。
更有這種,花海相連,遠近不同的!
總之,哪裡的坡最陡、哪裡的彎最急、哪裡的花最豔、哪裡的路最寬...你關心的賽道的所有問題,這篇文章統統都有!現在,從起點,銀灘四号路的“潮”雕說起吧!
“潮”雕是北海對外宣傳照裡的“常客”,這次作為起點,可謂任重道遠。她也沾了比賽的光,開賽前,市政花了20多天的時間給她洗了個“澡”,現在她又恢複了往日的光澤,在太陽的照射下,閃閃惹人愛。
潮雕出來路口,立着一個倒計時的牌子,想不到高考之後,北海人還能經曆這種緊張的倒計時。
“潮”雕位于銀灘四号路,這條路也是起點路,跟其他賽段比起來,并不算寬。以前是雙向車道的時候,甚至可以說有點窄,但改建成單行道之後,以及可以稱得上是“大道”了,作為起點,完全沒有“鴨梨”,上個月19号,最後一場自行車預熱賽,就是最好的證明。
銀灘四号路兩旁的主要綠化是木棉花,現在開得正盛,妹紙們看比賽的時候,随便來個自拍,就是粉色系小清新寫真。
除了木棉花,就是大王椰了,不過這不算是銀灘四号路的特色,整個北海都有,應該說是北海特色。
兩邊的别墅群,和木棉花搭起來,簡直不能再配了,加上剛剛鋪好的柏油馬路,那感覺,和歐洲風情小鎮差不多。
銀灘四号路的“盡頭”是銀灘,可惜的是,這次比賽路線并沒有經過,而是直接拐上海路去了。不過沒關系,拐角離銀灘也就幾百米的距離,我就順道過來拍了一張,我相信,比賽那天很多觀衆也會和我一樣,順道和她見個面。
從潮雕到上海路也就500米的距離,車手可能還沒踩到最高速就要減速拐彎了,對于那些風一樣的男子,估計會很難受。不過,拐進上海路之後,你們就可以野馬脫缰了。因為上海路是雙向6車道,又寬又直,并且離下一個拐角的距離,将近1.5公裡!
上海路賽段的東面是濕地公園,眼下,正是北鳥南飛的秋季,車手和觀衆們,會在這裡看到沼澤青草,飛鳥環繞的畫面。
人行道、路燈、綠化,都是剛做好的,變化太大了,上個月我來過一次,這裡還是一灘爛泥。
上海路那邊是新區,住的人雖不多,但偶爾看到的房地産都是新建的,體驗不錯。
一馬平川的上海路之後,車手迎來第二個拐彎,拐彎之後進入的是銀灘大道,進入之後馬上就是一個上百米的橋坡,不過坡度不算陡,對職業車手來說,隻能說是一碟小菜。
橋頂往南方看去,是馮家江,再遠點,便是大海了。能吹海風,也有綠林,如果讓我選,我會選這裡為觀賽點。
這路燈的密集程度,就算是晚上比賽,也完全沒有問題吧?
在橋頂往北海市區方向看,全都都是高樓林立,還頗有幾分大都市的味道。站在這裡,很容易想到網上的一個段子“睇倒呢邊沒?呢喊做北海,大把世界!”
換個角度,再來一張。
上坡之後,馬上就是一段長長下坡,車手們第一圈估計感覺不到,但第二圈氣喘籲籲的時候,下這個坡,估計比大熱天吃了冰淇淋還爽吧。
說起銀灘大道,當年建造的時候,投資了10.9個億,是北海有史以來一次性投資最大、建設标準最高的城市道路和景觀大道,也是此次比賽裡面最寬的賽道。
銀灘大道始于銀灘景區,到北海市鐵山港大道與北海高速出口直,長14.51公裡,全程直道!車手到了這一段,技術已經不重要,完全比拼的是耐力!
銀灘大道邊上的景區非常多,園博園、龍潭村、大學園區、紅樹林保護區等一路上可看的東西非常多。
北海市衛校的同學們有福了,直接在教學樓上,就可以看比賽。
銀灘大道還有個牛的地方,那就是中間的綠化帶,寬16米!
兩旁的綠化有老人葵、三角梅、狐尾椰、小葉榄仁、香樟樹等,品種繁多。即使現在已經是秋天,但很多樹上,仍挂着花。如果要評選最美賽道的話,銀灘大道肯定要占一個位置的。
賽道兩邊的居民樓房,好些都噴上了比賽的标志,氣氛越來越濃了。
非機動車道差不多和機動車道一樣寬了。
北海黨校地方也挺大,到時候也是觀賽一好地點。
十幾公裡的沖刺,到這裡該減速了,因為車手們要通過這個直角彎,進入迎賓大道。不過這口子那麼大,轉彎的速度肯定也不慢,想看極速轉彎的,守在這個路口,相信不會失望。
迎賓大道是雙車道,雖然比銀灘大道窄上一些,不過迎賓大道是剛修好的,騎起來體驗應該不會比銀灘大道差。
海邊的村和内地的村不一樣,除了農作物之外,還有很多蝦塘,也算是北海一特色吧。
迎賓大道,顧名思義是迎接外來遊客的意思,從高速下來進入北海,這條必經之路是外人對北海的初步印象。市政顯然是在這條路上花了心思的,中間的綠化帶做了許多LED屏,現在屏幕上的歡迎背景,很多已經換成了環廣西自行車賽。
除了LED屏之外,中間還有一些造型感奇特的标志。
迎賓大道的盡頭是大海,車手們會在這裡左轉入海景大道。這個路口,也是所有賽道裡面,離海最近的路口,又是直角彎,車手們經過的時候必須慎之又慎。
海景大道,南面是老城,北面是大海,最具特色的特色的建築高德大橋和北部灣一号都在上面,說她是最具北海風情的賽道,相信不會有人反對!
海景大道全程平順,唯一的小考驗是高德大橋,不過這種坡度和長度,在普通的業餘車手眼裡都不夠看,更别說這些頂尖車手了。
以後,北海人提起海景大道的時候,除了高德大橋、北部灣一号以外,還會多一個“高德花海”,這也是環廣西自行車給北海帶來的大福利。
目前整個花海還沒有算真正完成,不過這幾天,她已經刷爆北海人的朋友圈了,等到她開放的時候,估計會和前幾年的黨江油菜花海一樣,成為現象級的火爆景點。
高德大橋,也已經重新刷上漆了,不懂的外地朋友,估計還以為是新橋呢。
昨天我經過的時候,工人正在鋪設一些底座,這兩天應該就會鋪上鮮花了。高德大橋最終的樣子,應該比現在還要美上一個級别。
非街道路段,一般扔垃圾的人不多,道路清潔車很少會開過這些地方。但為了保持幹淨,清潔車的清潔範圍顯然已經擴大了。
遠處的蚝場、近處的漁民,都是北海人的生活寫真,這些鮮活的畫面,将通過鏡頭,傳播到世界各個角落。
前段時間,為了修路暫時拆掉的隔離欄,又重新裝上了。
海景大道賽段之後,就是北部灣路,不過在那之前,首先要通過上海路的一個小坡上去。問題不大,又是一個短坡。
北部灣東路賽段是所有賽段裡面最“差”的,不過差是相對的,因為本身道路情況就不錯,這一段并沒有重修,所以相比起新的來,就顯得“差”了點。
北部灣東路兩旁是北海的老城區,兩邊的樓房很多還保存着幾十年前的樣子。
路邊那些原本空置的牆上,也都貼上了賽事的宣傳消息。
北部灣路最有特色的賽段,我覺得是廣東路到北京路的那段,我在别的城市,從來沒有見過,那麼寬的馬路,樹蔭能長得那麼遮天蔽日的。
北部灣路賽段進入北海大道賽段之前,首先要經過北京路,車手們經過這裡的時候,可能會奇怪“嗯?!怎麼這馬路中間會有兩棵大樹!”,是的,北海人對老樹就是這麼尊重,擋着路也不砍,甯願繞彎。
北京路有兩個“招牌”,外國領事館是其中之一,也是這次比賽唯一途徑的文物級保護建築。她将告訴外國友人,北海這座新城,也有古韻。
另外一個,就是長青公園了。路過的時候,透過門口,可以直接看到北海烈士紀念
碑。
從北京路轉入北海大道之後,花開始多了起來。
經曆了上海路、北部灣路、北京路幾段連續轉彎的道路後,轉入一馬平川的北海大道,車手們重新進入耐力比拼環節。
雙向四車道,天空任鳥飛了!
慶國慶的花圃還沒撤,也為賽道增加喜慶元素。
中間綠化帶上的植被,也被修剪的工工整整,向用尺子量過的一樣。
排排靠邊的大王椰
一年四季都有花開,這是北海的小任性。
銀河産業城,北海大道國家級高新區的新生力量,代表着北海高新創新的元素,也是此次賽道的一大亮點。
北海大道西沿線,剛修好不久,綠化帶上,剛中上的三角梅,開得正豔。
北海大道,右拐進入冠嶺路,前面等着是北海賽段唯一的山路賽段。
進入冠頭嶺,也進入了北海賽的最窄賽段。
冠頭嶺遠離鬧市區,這裡的海,比北岸的海多了幾分甯靜。
經過了這個坡下坡之後,車手将迎來北海賽段最大的考驗,一段近2公裡長的上坡路!
如果是單純的長坡,對于專業車手來說,那并不算什麼,但冠頭嶺的坡,急轉彎多,并且很多都超過90度,甚至還有達到180度的U性彎,有幾個彎道還是S型的!如果要評選最難最險賽段,冠頭嶺絕對冠軍!
因為險,所以冠頭嶺賽段也全部安上了護欄。
富貴險中求,美景也是一樣的,兇險的冠頭嶺賽道上的植被很多都是天然的,這裡的花,自然也是别的賽道沒有的。
冠頭嶺的秋,是彩色的,我心目中的最美賽段,是這一段。大家想看的話,隻能是比賽前後的時間去看了,因為賽道太窄,估計是不設觀衆席的。
冠頭嶺上除了花草之外,另一個看點就是立在賽道旁的鳥類科普牆,一圈下來,認真看的話,對北海的鳥類,也就了解個七七八八了。
上坡到下坡的轉換,從冠頭嶺的觀海台分岔路開始。
下山應該松口氣了吧?并沒有!各種急轉彎,一個刹車不穩,分分鐘摔個狗吃屎!
再來一張冠頭嶺海景。
冠頭嶺出來,繞回金海岸大道,往銀灘方向去。
金海岸大道比較普通,不過僑港除外,這個美食小鎮,聽說都火出廣西以外了。在這一段看比賽要集中精力,要不然,很容易被肉香拐跑,忘記看比賽。
為了迎接比賽,橋港鎮路口往東的一排樓房,外牆統一刷成了黃色,牆體還印着環廣西自行車賽的LOGO。
金海岸大道之後,又回到了銀灘四号路。
臨近終點,無論是車手還是觀衆,都開始困乏了。也許主辦方也是想到這一點,所以把最大的彩蛋,留在了最後!金海岸大道至上海路段3.52KM左右的距離,居然建了一條“絲路風情,漢風古韻”的風光帶!
這條風光帶,通過各種北海标志性建築的縮影,展示了北海的海上絲路文化、南珠文化、疍家文化等城市特色。
不過,顯然這條風光帶還沒有做好,不過看工人的施工進度,也就這幾天搞定事情。想看“成品”,周末去應該能看到了。
從這些已完成的部分來看,這條風光帶将會是北海賽段最具文化特色賽段。
重新回到“潮”雕,本地探訪就此結束,但賽道上的美景遠不止此。想真正體驗賽道的風情,就去兜一圈吧,帶上你喜歡的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