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什麼顔色容易招惹小飛蟲

什麼顔色容易招惹小飛蟲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3 03:25:38

随着天氣越來越好和疫情的逐漸好轉,很多人選擇去戶外遊玩、踏青。但需要注意的是,五六月份是各種昆蟲出動的季節,出門在外,要謹防被蜇傷、咬傷!

五六月份:蜱蟲咬傷多發期

就在這個月,家住在黑龍江省大慶市的闫大姐帶着女兒在湖邊散步,偶爾還會挖幾顆新鮮的野菜。晚上回家後,闫大姐感覺頭皮發癢,一摸頭上竟有一個硬塊。

老公過來一看,發現原來是一個小蟲子,趴在頭發上一動不動,仔細觀察,蟲子有一部分已鑽到肉裡去了。

什麼顔色容易招惹小飛蟲(五六月正是這一)1

好在闫大姐之前看過相關報道,知道被蟲子咬後不能硬往出拔,趕緊到醫院就診。

相比之下,江蘇淮安的宋先生家就沒那麼幸運了。宋先生的嶽母和妻弟先後因蜱蟲叮咬不治身亡。不料在為家人辦喪事時,宋先生也被蜱蟲咬了,出現高燒、神志不清甚至咳血的症狀,被緊急送醫。

什麼顔色容易招惹小飛蟲(五六月正是這一)2

(圖片來源:澎湃新聞)

一家三人被叮咬,兩人喪命,可見蜱蟲的威力有多大。蜱蟲叮咬人體後很難取下,通常隻有在産卵和蛻皮的時候才會自行脫落,快也要兩三天的時間。而随着蜱蟲攝入人血越多,體積也會變大,甚至可以長到平時的十倍大小。

蜱蟲身上至少攜帶了81種病毒、31種細菌和32種原蟲性瘧疾。可引起包括蜱癱瘓症、蜱咬熱、萊姆病、森林腦炎、新疆出血熱等多種疾病,嚴重可緻死。

加拿大歌手艾薇兒就曾因被蜱蟲叮咬患上了萊姆病。

什麼顔色容易招惹小飛蟲(五六月正是這一)3

(圖片來源:新聞截圖)

而蜱蟲更為人所知的是,其體内的發熱伴血小闆減少綜合征病毒(也稱新型布尼亞病毒)。這種病毒可以通過蜱蟲叮咬而傳播給人,引起發熱伴血小闆減少綜合征,輕則表現為發熱乏力,重則休克,多器官衰竭等,緻死率高達15%。

每年5月末到6月底,都是蜱蟲的活躍期,目前蜱蟲咬人事件才剛剛開始。”大慶油田總醫院急診科副主任李智介紹。

蜱蟲是一種體外寄生蟲,蜱蟲咬了人之後,不容易弄掉,它會将自己的整個口器嵌進皮膚裡吸血,同時分泌有害物質。

什麼顔色容易招惹小飛蟲(五六月正是這一)4

當被蜱蟲叮咬後,切忌盲目拍死蟲體和硬拔,這樣容易刺激蜱蟲在皮表釋放更多病毒,而硬拔還會使蜱蟲的口器留在體内導緻感染。

專家介紹:最好的處理方法是,如果咬的不深,可以試着将酒精輕輕擦在蟲體上,或小心地用香煙或香火,慢慢地熏一熏,再用鑷子将其從體表拔除。如果咬得較深,要第一時間到醫院處置,嚴重的,醫生将進行局部切開取出蜱蟲。

醫生提醒:被蜱蟲叮咬後,有的患者會出現傷口紅腫現象,有的傷口則不明顯,發病的潛伏期可長達一個多月,嚴重時可緻森林腦炎。

因此,大家在野外遊玩時應包裹嚴實,做好防護工作,減少皮膚暴露在外。回家後馬上洗澡,并仔細檢查身體,如果發現被咬應及時就醫,進行專業處置。

什麼顔色容易招惹小飛蟲(五六月正是這一)5

蜂類蜇傷應就近就醫

不僅是蜱蟲,還有一種昆蟲也需要引起大家重視,那就是蜂類!大家可不要小看蜂類的傷害力,就在去年,廣西玉林9人慘遭黃蜂圍攻3死5傷!

據悉,9人在葬墳山結束後回家途中,遇到一群黃蜂,受驚的黃蜂蜇傷8人。傷者随即被送醫救治,其中3人搶救無效死亡,1人被診斷為重傷,4人為輕傷。

什麼顔色容易招惹小飛蟲(五六月正是這一)6

(圖片來源:梨視頻)

專家介紹,如果被黃蜂蟄後1小時内不能得到有效治療,死亡率可達66%,且96%的罹難者扛不過5小時。

而我們比較熟悉的蜜蜂,如果被蜇傷後,也很危險。蜜蜂的尾巴有一根硬刺,這根刺連接着它身體裡的内髒,叫做“毒液腺”。蜜蜂蟄人時,常常會将毒刺遺棄在患者傷處。

而蜂類毒液中主要含有蟻酸、神經毒素和組織胺等,能引起溶血及出血,對中樞神經系統有抑制作用,還可使部分蟄傷者發生過敏反應。

而同蜜蜂不同,馬蜂刺人後會将蟄針縮回,還可繼續傷人。

什麼顔色容易招惹小飛蟲(五六月正是這一)7

一旦不小心被蜂類蜇傷後,可以緊急嘗試這樣處理:

1、立刻挑出蟄刺

在被蜇傷後,應該及時将留在傷口中的蜂刺取出。但要記住不要直接拔,而是要用挑。否則,蜂刺中殘留的毒液很可能會再次被擠出進入傷口内,加重病情。

2、用肥皂水或食醋中和毒液

在處理蜇傷時,要先認清蜂的種類。蜜蜂的毒液為酸性,可用肥皂水、3%氨水或5%碳酸氫鈉液塗敷蟄傷局部。而黃蜂蜂毒與蜜蜂相反,為弱堿性,處理時應用食醋或1%醋酸擦洗傷處。

3、有嚴重過敏反應,應立即就醫

被蟄後,如果局部紅腫發癢可先塗外用藥膏觀察。如果全身出現皮疹、惡心嘔吐、心慌憋氣、大小便失禁等不适症狀時,很可能出現了嚴重過敏,應該及時就醫,不然會有生命危險。

4、就近就醫

蜂毒作用時間快,在醫院選擇上要采取就近原則,此前一位醫生就曾講述過一則慘痛的接診經曆。

患者家屬沒有選擇離家近的醫院,而是選擇去離家30分鐘的大醫院,結果錯過了最佳搶救時間,孩子遺憾去世。

最後,想要提醒大家,千萬不要把被蟄、被咬不當回事,不恰當的處理方式真的會有生命危險,希望通過這篇文章,可以提高大家的重視!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