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骨頭湯怎樣炖才能不腥

骨頭湯怎樣炖才能不腥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4 00:59:56

民諺:立秋到,貼秋膘,冬去春來身體好。而明天,8月7日就是立秋了!不少朋友喜歡在立秋之後,時常炖上一鍋骨頭湯,讓家人一起喝,這樣既能貼秋膘,又能品嘗美味,關鍵還能補充營養。

骨頭湯怎樣炖才能不腥(不管炖什麼骨頭湯)1

好的骨頭湯,講究的是一鍋清水加入大骨之後熬制成湯白味鮮才算可以!但不少朋友卻發現自己在家炖的骨頭湯,要麼湯色發烏發黑,顔色不白,要麼就是骨頭湯喝起來有股膩人的肉腥味!

骨頭湯怎樣炖才能不腥(不管炖什麼骨頭湯)2

其實,想要把骨頭湯熬好,也是有講究的!切記不管炖什麼骨頭湯,記住“3步驟2不放”,湯白味又鮮,下面就一起看看吧!

3步驟之一:先冷水焯

骨頭湯怎樣炖才能不腥(不管炖什麼骨頭湯)3

一百個人做同一道菜,會有一百種細微不同的味道!之所以會有差别,就是差别在細節上!就拿焯水這一步來說,有人用冷水焯,有人用沸水焯!所以,味道從這一步就開始不一樣了!

骨頭湯怎樣炖才能不腥(不管炖什麼骨頭湯)4

很多朋友知道焯水,但為什麼要焯水,它的原理又是怎麼回事卻并不清楚。其實,大多數腥味的食材,都有一定的水溶性,在烹饪前,先進行焯水,則可以利用這一特點,很好地減弱一部分腥味。

骨頭湯怎樣炖才能不腥(不管炖什麼骨頭湯)5

但同樣是焯水,冷水和熱水還是有所不用的。沸水焯,多半用于植物性的食材,比如:莴筍、芹菜等各種蔬菜。植物性食材焯水,講究的是快、短,這樣食材焯水之後,才能繼續保持自身的色、脆、嫩!

骨頭湯怎樣炖才能不腥(不管炖什麼骨頭湯)6

其次是冷水焯,這種方法多半适用于體積大,或者不易成熟的動物性食材,比如:肉、骨頭、下水等。冷水焯一是可以讓肉、骨頭等食材中的腥味緩慢釋放;二是減少後期的烹調時間;三是如果用沸水焯的話,則會讓這些食材快速形成蛋白質凝結,這樣反而腥味會更重!所以,動物性食材焯水時要冷水下鍋炒!

3步驟之二:再去腥

骨頭湯怎樣炖才能不腥(不管炖什麼骨頭湯)7

焯水之後就要開始炖了,很多朋友在這一步,巴不得把超市裡的各種香料都搬回家放進去!其實,原汁原味,湯白味鮮的骨頭湯,調味的香料越少越好,隻需要用到蔥和姜即可!

蔥含有豐富的揮發油以及蔥蒜辣素,這兩種物質,一是可以在烹煮的過程,随着揮發帶走一部分腥味,二是利用自身的香味遮掩一部分腥味!姜同樣也因為含有豐富的姜醇,去腥的原理和蔥一樣。

骨頭湯怎樣炖才能不腥(不管炖什麼骨頭湯)8

但由于這兩種食材本身的味道在加熱後,會變淡不會影響食材本身的味道,所以,炖骨頭湯,用蔥姜最适合!其他的香料味道太沖,太霸道,會反客為主從而品嘗不出骨頭湯煙油的鮮味!

3步驟之三:最後出鍋時再加鹽

骨頭湯怎樣炖才能不腥(不管炖什麼骨頭湯)9

炖骨頭湯切記不要亂加調味料!不要擔心熬出來的湯不好喝,隻要按照這3個步驟來保準熬出來的骨頭湯非常好喝!但隻需要記住一點,百味鹽為首!炖骨頭湯隻需要在出鍋前,加入适量的食鹽調鮮即可!

骨頭湯怎樣炖才能不腥(不管炖什麼骨頭湯)10

小貼士:骨頭湯要熬成乳白色,首先時間要足夠,最起碼也要2個小時以上;其次,水要一次性加足,不能二次加水,這樣會降低湯的品質;最後是火候!要先大火開鍋,然後改小火,焖炖100分鐘以上,最後,再開大火沸煮15分鐘,這樣炖出來的骨頭湯湯色乳白,味道鮮香!

2不加之一:香料

骨頭湯怎樣炖才能不腥(不管炖什麼骨頭湯)11

現如今,很多美食類的視頻博主,不管是涼拌菜、炒菜、還是炖湯等等,調料不夠十八樣,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在做美食!其實,美食并不是香料越多,做出來的就越好吃!而是要運用不同的烹饪技巧,來激發食材原本的香味!

就拿炖骨頭湯來說,你放上一勺老抽,湯色怎麼可能會是白色?所以,放香料要根據不同的菜品來調整,這樣才能做出美味可口的飯菜!

2不加之二:料酒

骨頭湯怎樣炖才能不腥(不管炖什麼骨頭湯)12

很多朋友納悶了,料酒不是去腥的好東西?而且很多肉菜中都要用到料酒來去腥!但是在炖骨頭湯這道美食中,料酒就是不能用!因為料酒去腥的原理是利用酒精的揮發帶走一部分腥味,其次是料酒本身含有的香辣料來遮掩一部分腥味。恰恰正是這些香辛料反客為主,會使炖出來的骨頭湯有股怪味,所以,料酒才不适合用!

骨頭湯怎樣炖才能不腥(不管炖什麼骨頭湯)13

以上就是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内容!如果這篇文章對你幫助,請你轉發一下,讓更多的朋友知道!如果你還有炖骨頭湯更好的方法,也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其次,立秋了,秋季天幹物燥,請朋友們多注意補水!最後,感謝你的觀看,謝謝!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