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率因數是針對不同的負載說的,在之前的直流電時代,是沒有功率因數這一說的,那時候功率因數都是1。後來特斯拉将我們帶入了交流電時代,從此以後功率因數就常常伴随着我們的身邊。(一般功率因數都是小于1的)學術上,功率因數就等于有功功率除以視在功率的比值。有功功率就是用電設備消耗的電能。這裡與有功功率相對應的有一個無功功率,它是在用電設備中空轉的電能。有功功率的平方 無功功率的平方=視在功率的平方。
具體來說,功率因數就是線路和負載中的電容和電感,這兩種器件和一般的用電器件不一樣。它們不光要吃(消耗)電能,它們還要拿(儲存),并且一般來說對于其吃電的能力,其拿電的能力遠遠大于。這就造成了一部分電能沒有做功,但是卻産生了電流。
其實電做不做功也是那些科學家研究的事,和我們一般也沒什麼關系。但是發電機表示自己本來能發1萬千瓦一小時的電,現在功率因數比較低,在保證電流不過載(過載犧牲發電機壽命,并且容易故障)的條件下,自己發的電少了。
這下發電廠不幹了,咱們賣電可是按有功功率算的呀,無功功率跟着湊什麼熱鬧。供電局表示自己的線路都滿載了,用電端說電不夠,發電端說發不出來啦~哦~原來都給無功功率把容量給占用了。這就好比你坐地鐵,買一次票,從起點到終點,再到起點。。。就是不出站。5元錢坐一天地鐵。地鐵人員表示很無奈。
OK!咋整?什麼?容性負載和感性負載能相互抵消?原來電容電流超前電壓90°。而電感則是電壓超前電流90°。那麼兩個容抗和感抗相等的電容和電感在一起,電路的功率因數就成1啦。
那麼問題來了,我們日常的供電系統的負載,是電感多呢?還是電容多呢?小編先說說電容,廣義來說,任意兩個導體組成的孤立體系都是一個電容器,但是這種電容的電容量很小,主要和導體上電荷量及導體見距離有關。
再說說電感,電感就是電線多轉幾個彎。最常見的就是線圈。小編就見過一個電焊機因為線長了,工人又犯懶,沒有把卷在一起的電線分開,結果導緻電焊機不能引弧。他們驚呼:上午用還是好的,怎麼下午就壞啦。然後我上去飛起一腳,電焊機就修好啦!哈哈,跑題啦!
除了線圈,電動機也是屬于電感型負載,通俗點說,隻要有繞組的都是電感型負載。所以日常中,電感性負載的亮要遠大于電容性負載。
所以我們要功率補償,一般就是算一下自己這邊的無功功率,然後上一套電力電容器。功率因數就上去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