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fintech信用評估模式

fintech信用評估模式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4 03:20:22

fintech信用評估模式? 數字經濟時代,金融科技(Fintech)已成為經濟包容性增長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生産力之一中國Fintech發展與中國金融普惠路徑的探索幾乎同步,新技術極大拓展了金融服務邊界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對普惠金融産生核心驅動力,已是今天Fintech發展的題中要義,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fintech信用評估模式?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fintech信用評估模式(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1

fintech信用評估模式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和宜信宜人貸聯合發布《fintech視角下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研究報告》

數字經濟時代,金融科技(Fintech)已成為經濟包容性增長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生産力之一。中國Fintech發展與中國金融普惠路徑的探索幾乎同步,新技術極大拓展了金融服務邊界。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對普惠金融産生核心驅動力,已是今天Fintech發展的題中要義。

8月16日,《Fintech視角下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報告》發布會于北京舉行,報告由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中國社會科學研究院金融研究所和宜信宜人貸聯合發布。報告充分剖析了在新舊動能轉換期金融科技如何支持實體經濟,解決其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中國債券論壇高級研究員黃國平,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員、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銀行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李廣子,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高級研究員蔡真,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副局長紀敏,宜信公司創始人、CEO唐甯及宜人貸CEO方以涵出席報告發布會,就Fintech支持實體經濟的實踐和未來進行了深入探讨。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是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确定的國家首批高端智庫之一。宜人貸作為率先于美國紐交所上市的中國金融科技公司,也是全球率先在移動端實現借貸業務的公司,長期緻力于金融普惠發展探索,其大量的Fintech創新實踐于中國金融科技行業而言極具樣本意義。此次報告從理論到實踐全面闡述了Fintech支持實體經濟的合理性、可行性、巨大潛力和豐碩成果。報告共分六部分,内容包括Fintech服務實體經濟的現狀、優勢及問題,Fintech與普惠金融“普”、“惠”和“人本化”特質的融合及fintech各業态、各種技術的發展脈絡等。報告還就金融科技監管體系的建立、中國普惠金融測度和評估等内容進行了專題論述。

報告認為,目前,我國經濟運行正處于新舊動能轉換時期,經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日益凸顯,金融壓抑的存在引發城鄉和區域發展的不平衡,Fintech正是解決問題的途徑之一。互聯網技術與普惠金融天然共通,包括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廣泛應用,已成為支撐經濟增長的新動能,為資源配置提供了高效率的解決方案,使更多人群和區域獲得包容性增長的機會。報告還就當前行業監管特點與“逐步收緊,持續整治”趨勢進行了分析,并結合國外監管經驗,在監管模式、監管主體以及消費者權益保護方面進行了探讨。

此外,從報告顯示的中國普惠金融指數評價結果看,經濟發展較好的區域金融普惠指數也較高,而欠發達城市的普惠指數仍然較低,金融普惠依舊緊迫但擁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報告還顯示,區域金融科技服務質量與fintech資金成本率和投資收益率的綜合表現呈現了非常強的正相關性,而金融科技行業信用體系及其他基礎行業體系的建設,正是為進一步提高金融服務價格的适配性提供了更大可能。金融科技行業基礎體系越健全,金融服務的可獲得性和包容性越高。

在該報告發布同期,還同步發布了其子報告《網貸服務實體經濟》。報告數據顯示,網貸在服務小微企業、三農等群體方面的實踐成績斐然。網貸行業起始于2006年,截止2017年末,網貸行業向小微企業累計提供了超過2萬億元的貸款。到2018年6月,我國網貸行業累計成交金額已突破7萬億元。以宜信宜人貸為例,截止2018年6月,平台所服務過的131萬借款用戶中,個體戶、小微企業數量為68萬,占平台借款用戶總數的51.9%,個體戶、小微企業累計借款金額為340億元,占平台借款總額的35.8%。

報告認為,網貸行業在服務實體經濟、推動普惠金融的實踐與創新上擁有天然優勢,也形成了獨特的核心競争力,包括降低邊際成本、優化用戶體驗以及提高金融服務效率等等。尤其是在大數據技術應用領域,更是呈現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比如其通過重構數據處理方式大幅提高風控能力,其中宜人貸蜂巢反欺詐體系是目前行業實踐的典範。

以個人和小微企業為目标的普惠金融已成為全球增長與發展的主要内容,十九大報告進一步提出要“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而金融科技行業正應金融普惠而生,緻力降低信息不對稱和金融服務成本,盤活存量,激發增量,将更多金融資源配置到實體經濟發展的關鍵領域。未來,金融科技的從業者們将繼續遵循科技和金融創新的客觀規律,運用金融科技提升金融服務模式和效率,服務實體經濟,為提高金融服務普惠性發揮更為積極的作用。-CIS-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