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帶孩子去公園玩,一個四五歲的小男孩聲嘶力竭喊媽媽的聲音吸引了我的注意。
原來,他想玩公園裡的攀岩牆,但是年齡太小,隻有在父母的幫助下才能玩。
可是他連續喊了好幾聲,媽媽也沒有理他,後來他的聲音越來越大,終于得到了媽媽的回應。
他向媽媽求助,“媽媽,這個好高,我害怕。”媽媽坐在不遠處的凳子上玩手機,頭也沒擡,“你自己玩。”
小男孩跑過去和媽媽商量了一會,還是遭到了拒絕,後來他隻能神情落寞地離開了,轉而去玩滑滑梯。
很多家長會因為孩子年紀小,而忽視他們的情緒,以為小孩子嘛,玩性大忘性也大,沒什麼大不了的。
殊不知,在家長無數次忽略孩子的過程中,将兩個人的親密空間會被拉得越來越遠,養育也就變得越來越難。
人民日報曾經公布了一組數據:我們國家青少年抑郁檢出率高達 24.6%。
也就是說大概每 4 個孩子裡,就有一個抑郁。
而公安部兒童失蹤信息緊急發布平台也曾公布一組數據:失蹤兒童中,有63%的孩子是主動離家出走的。
他們大多正值青春期,因為和父母發生争執,不願回家。
如果把家庭視作一個空間,那麼青春期的孩子會把很多沖突、混亂帶到這個空間來,如果這個空間不夠堅實、穩定,孩子會更容易走向極端。
如何建立足夠穩定的家庭空間呢?心理學博士劉颋颋根據自己十餘年的臨床經驗,寫下了這本《這樣和孩子相處》,探讨了幫助父母與孩子相處的秘訣。
在書中,她提出了“空間育兒法”, 我們與孩子的關系就像一個“房屋”,容納着關系中的每個人及彼此的互動。
而這個房屋的建設,不僅需要父母不斷整理自我的内在空間,更需要我們通過良好的相處,引領孩子創造一個健康的自我空間。
01原生家庭帶給養育者的負擔美國著名“家庭治療大師”薩提亞曾經說過:“一個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系,而這種聯系有可能影響他的一生。”
不好的原生家庭,會給我們帶來傷害,也會影響我們對孩子的養育。
作者在書中講述了許多家庭事故,在這些家庭事故中,因為父母沒有很好地從原生家庭的創傷抽離出來,及時整理自己的内在空間,造成孩子在一個不适合的環境下成長。
書中有個案例,一對年輕的父母向作者求助,他們兩歲半的女兒經常情緒崩潰、無法安撫,讓他們無所适從。
在經過深入溝通之後,作者發現這對父母都成長于不幸福的家庭,他們常年處于孤獨和無助的環境中,因為在對方身上看到了孤獨的自己,渴望彼此溫暖,于是走到了一起。
但因為沒有愛的能力,盡管已經結婚生子,關系依然是疏離的。而養育女兒,給他們帶來了巨大的挑戰。
他們對孩子的哭鬧手足無措,就像是被孩子的哭聲控制了一般,根本無法靠近孩子,更别說抱起來哄哄了。
孩子在這樣的成長環境下,沒有辦法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因而在兩歲半的年紀,就已經出現了情緒崩潰的問題。
作者認為,成為父母親,必然要在一定時間内允許孩子使用我們的外在空間和内在空間,如果父母在成長過程中遭遇創傷,則會損害他們成為足夠好的養育者的能力。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很多父母從理智上知道應該怎樣教育孩子,但真正和孩子相處時卻很難控制自己的情緒、調整自己的行為。
主要是因為在他們的潛意識中,擠壓了很多沒有解決的沖突和困境,最終影響了他們養育孩子。
02走出去,探索新的空間
作為父母,我們應該先不斷修煉自我,才能保持與孩子的良好互動。那麼,我們應該如何改善自己的内在空間呢?
首先,可以“對自己踩刹車”,即允許自己表達憤怒與失望,看見真實的他人,并接受真實關系的不完美。
生活中一絲不苟的人,很容易對自己和他人産生嚴重的控制欲,強迫孩子按照自己的安排來走。
其實有時候,接納自己,抛掉“完美“标簽,才能使我們不被憤怒和羞恥感所淹沒,繼而才可能在親子關系中接納孩子的不完美,允許孩子有自己獨立的空間。
其次,有建設性的攻擊,在家庭關系中,我們的攻擊性應該用來為家庭提供保護和支持,而非使用暴力,維護所謂的“王權”。
最後,帶着溫和的、不帶有侵入性的好奇心,敲開孩子内心的門。
很多家庭在發生沖突與矛盾時,父母總是會陷入憤怒和失望的情緒中,“他怎麼這麼不聽話,他為什麼不是我期待的樣子!”
而很少會對孩子的行為産生好奇與興趣: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那一刻他為什麼會做這樣的事情?他究竟在想什麼?
作家麥家,與父親長達17年不說一句話,因為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
12歲那年,麥家和同學打架,三個人聯手把他打得鼻青臉腫,麥家氣不過,晚上堵在打他的一個同學家門口,準備與對方決一死戰。
這個時候麥家的父親來了,麥家以為父親是來給自己讨公道的。誰知道,父親當着所有人的面,狠狠扇了他兩個耳光,打歪了他受傷的鼻梁,血流一地。
從那以後,麥家再沒喊過“爹”,也沒有和父親說過一句話,父子關系降到了冰點。
父親不知道的是,麥家那天之所以和同學打架,是因為同學們辱罵父親是“反革命”、“美帝走狗”,麥家一心捍衛父親的名譽,而父親卻不分青紅皂白地将他暴打受傷。
如果麥家的父親在打他之前,願意帶着一絲好奇心,多問一句為什麼,也許就能避免一場傷害。
麥家和父母
作者認為,足夠好的成人空間,不僅可以為自己的生命提供養分,還能在與孩子相處過程中發揮積極作用。
她為“足夠好的成人空間”設定了三個标準,我們可以對比參照:
1、 建立與外在環境清晰的界限和靈活的聯系。我們可以将那些會傷害自己或自己不願意接受的事物堅定地拒絕在外,我們有足夠的攻擊性保護自己、保護孩子。
2、 建立溫暖的内在空間,确保界限清晰。在家庭關系中,每一個人都能有相對獨立和良好的隔離,不會産生過度依賴,也不輕易控制他人。
3、善于尋找生活的樂趣。讓生活變得有趣,時時關注自己的内心,不斷尋找自己的興趣愛好,追求自我的變化和成熟。
03 引領孩子創造自我空間
正面管教創始人簡·尼爾森曾經說過,“如果你在管教孩子的過程中感到痛苦,那麼一定是你的方法出了問題。”
相同的,作者在這本書裡也提到,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能夠和孩子建立良好的關系基礎,同時能夠為這個關系建立穩定的邊界和規則。
她在書中列舉了正确與孩子相處的秘訣,帶領我們建設親子關系的五大空間:
01共情空間
要理解孩子的情緒與需求,認識孩子的獨特氣質,并選擇與孩子年齡适配的方式。在這個空間裡,孩子本身的狀态、需求被放到了核心的位置,父母要允許孩子引領互動的節奏,而自己可以退到跟随者的位置。
02分享的空間
這個空間的打造,需要父母對孩子保持好奇心,并專注孩子的分享,對他們的分享使用描述而非評價,這點很重要,因為任何評價性的語言,都會在無形中把成年人的價值觀帶入了孩子的世界。
03規則清晰的空間
當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這個世界對他來說是完全陌生的,建立規則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父母應始終保持自己的穩定與權威。面對規則,孩子一定會産生抗拒,此時就需要父母沉穩面對孩子的攻擊行為和負面情緒,堅守自己的立場。
04引領的空間
父母要做孩子的導遊,不是讓孩子按照自己規劃的路線去走,而是要引領他們像遊客一樣,自己去看,去探索。
05發展的空間
要用發展的眼光去看孩子,随時關注孩子在生理方面、學習能力、人際關系、興趣愛好、自我認同等方面的健康發展,同時要根據孩子的發展不斷調整規則與界限、溝通方式等。
寫在最後所謂育兒,其實就是一個不斷修煉自我的過程,雖然養育孩子的過程讓我們潛藏在内心深處的問題爆發出來,但其實這些問題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不懂如何去改變。
這本《這樣和孩子相處》不僅探讨了教育孩子的有效方式,更重要的是,它能幫助父母們更好地理解自己面臨的困境,理解自己内在的需求及脆弱,并給出了具體的方法,幫助我們重新“養育“自己。
走走舊時光(ID:zoutongshuai):作者走走,愛這世界更愛品人生百味,希望我的文字,能與你溫暖共鳴,我們一起成長。本文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即删。
關注我,
沒心機,沒包袱
特溫暖,歡迎來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