饅頭至今已有1800多年的曆史了,是地地道道的中國本土食物。話說,在公元225年,諸葛亮率軍征戰勝利而歸,當走到今天的江西省吉安市安福縣境内,遇到了麻煩:天空突然陰雲密布,狂風大作,泸水河裡巨浪滔天,彌漫着一股股詭異陰森的氣氛,将士們根本無法渡河。
泸水河
諸葛亮是誰呀,那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能掐會算的神人啊,可是眼前的這番景象也讓他迷惑不解,完全沒有了當年草船借箭的威風。這時的諸葛亮連忙像熟知當地氣象的孟獲(就是那個“諸葛亮七擒孟獲”的那位)請教。孟獲告訴諸葛亮,這個地方,人稱蠻地。近些年戰事不斷,很多士兵戰死在這裡。客死異鄉的冤魂經常出來作怪。凡是要在這裡渡河的,必須先用七七四十九顆人頭來祭祀,方可平安渡河。
諸葛亮愛兵如子,怎肯用自己士兵的頭顱來祭祀冤魂。況且用四十九顆人頭祭供,豈不又增加了四十九個客死他鄉的冤魂嗎?如此循環,冤魂越積越多,泸水将永無甯日。此時的泸水河更是陰風四起,哀嚎遍野,士兵和戰馬都處于慌亂之中,都擔心用自己的人頭祭祀了冤魂,情形十分危急。諸葛亮定了定神,用堅定的語氣對将士們說道:“我今班師,安可妄殺?吾自有見。”就是告訴士兵,你們不用擔心,我是不會用你們的頭顱來祭祀的,我自有主見。諸葛亮說罷,便命令士兵殺牛宰羊,将牛羊肉剁成肉醬,拌成肉餡,外面用面粉包皮,做成人頭的模樣,放入籠屜中蒸熟。諸葛亮親自做法,将蒸熟之物放在供桌上,拜祭一番,然後将祭品一個個丢進泸水之中。受祭後的泸水,頓時風平浪靜,天空雲消霧散,大軍得以順利渡河。當時,這種祭品就成為“蠻頭”,也就是如今餐桌上随處可見的饅頭。
在唐宋之前,饅頭都是帶餡的。元入駐中原後,慢慢有了不包餡的饅頭。在《燕翼诒謀靈》一書裡曾這樣記載:“今俗屑面發酵,或有餡,或無餡,蒸食之者,都謂之饅頭。”到了清代,饅頭在南北方的叫法上又出現了分歧,北方稱無餡的為饅頭,有餡的叫包子;南方稱有餡的為包子,無餡的也有叫“大包子”。時至今日,饅頭的稱謂仍各有其說。比如,北方稱無陷的叫做“馍”、“卷子”(次稱呼多在山東膠東半島一代)、饽饽等;有餡的,南方還有稱作“湯包”、“面兜子”的。無論咋養的稱呼,如今的饅頭已經離諸葛亮當年的“蠻頭”相去甚遠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