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範鴻達以色列外長

範鴻達以色列外長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6 15:00:20

【文/ 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範鴻達】

7月13日美國拜登總統抵達以色列開啟了上任以來的首次中東之行,18、19日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和俄羅斯總統普京抵達德黑蘭,其間還有阿聯酋準備向伊朗派出大使的消息。世界和地區主要大國接連密切互動,中東外交顯然經曆了繁忙和令人關注的一周。

拜登總統的中東行既有對美國長期中東外交的延續,比如捍衛以色列的國家安全、反對伊朗擁有核武器、企圖拉攏一些中東國家反對另外一些國家,也有在烏克蘭危機導緻的世界特别是歐洲能源緊張情勢下對中東石油、天然氣的迫切需求,畢竟作為北約的帶頭大哥,華盛頓不能完全對歐洲夥伴不管不顧。

拜登的此次中東行還有一個非常明确的目的,那就是彰顯美國在中東依然存在,警告其所認為的“競争對手”不要企圖擴張在中東的勢力進而影響到美國利益。

客觀而言,拜登總統的中東之行并沒有取得亮眼成果,這也符合美國人的預期——在這次訪問之前,美國的輿論調查顯示看好這次訪問的僅有四分之一。事實上,當下美國内部對以色列和沙特的看法、恢複履行伊朗核協議等都存在廣泛分歧,這顯然嚴重制約了拜登總統此次中東之行的成效。曾經倍受美國内政紛争之苦的中東國家,現在很難對相當弱勢且缺乏鮮明政策的拜登政府寄予厚望,更何況,拜登總統在以色列面對的還是一個看守政府。美國關于“卡舒吉事件”的炒作也肯定會讓沙特領導人非常不滿。

簡而言之,雖然拜登總統的此次中東行是一次遲遲而來的訪問,但是顯然華盛頓并沒有為之做好充分準備。華盛頓仍然沒有給予中東地區的當下首要關切——國家發展——給予足夠的重視。

範鴻達以色列外長(世界大國與不斷重塑的中東)1

推特上有網友評論稱,拜登訪問沙特的五大目标完全落空

中東目前的普遍需求已經不再是鬥争,而是國家發展。努力推進國家發展正在成為中東諸國的頭等且日益提升的考慮。這一點在随後的俄羅斯、土耳其和伊朗總統德黑蘭的三國或雙邊峰會上體現得較為明顯。

7月19日的俄土伊三國峰會是為叙利亞問題而開,但是此次俄、土總統到訪德黑蘭,作為東道國的伊朗強調最多的是經濟合作議題,而且伊朗與俄羅斯宣布了兩國達成高達400億美元的能源合作協議。這是迄今伊朗簽署的金額最大的外資投資協議,該協議的簽署也在很大程度上表明,俄羅斯和伊朗在世界能源市場上的所謂份額之争遠沒有一些國際輿論所渲染的那麼嚴重。此外,伊朗與土耳其也商定要簽署一份長期全面戰略合作協議。

範鴻達以色列外長(世界大國與不斷重塑的中東)2

俄羅斯、伊朗、土耳其領導人參加峰會(圖片來源:塔斯社)

對于俄土伊來講,反恐和叙利亞合作等政治議題當然需要直接面對,但是三國當下最迫切的需要是合作抗擊外部壓力,努力發展仍然還在繼續惡化的經濟。正處于外部嚴厲制裁之下的俄羅斯和伊朗,其狀況自然不樂觀。看看土耳其貨币裡拉的貶值趨勢,以及國内物價的不斷攀升,土耳其面臨的國家發展壓力并不比俄伊小多少,更何況最遲明年就将迎來又一次總統大選。

非常值得關注的是,不管是在拜登總統的中東之行中,還是在普京總統的伊朗之行中,中東國家面對世界大國時表現得越來越自信。特别是曾經被世界“新能源”之風嚴重沖擊的中東傳統能源大國,正在迅速恢複和提升自己的國際話語權,并把這一優勢日漸增多地運用到國家發展中。

所以,在觀察中東時,舊有的鬥争思維仍然需要,但是新的眼光已經是不可或缺且日益重要了。不斷覺醒的中東諸國特别是大國,正在有意識地擺脫或降低世界大國對本地區、本國家的影響力。基本可以斷言,外部世界對中東的影響力正在縮減。中東國家特别是大國,需要的是與外部的互益合作,而不是被主宰;自身能源和地緣戰略優勢,以及世界大國之間存在的競争,使得中東大國的這一需要更有獲得滿足的可能。

因此,拜登總統的警告——俄羅斯、中國不要填補美國從中東部分退縮所産生的“真空”——本身就已經充分說明美國對當下中東的認知存在嚴重問題。華盛頓應該明白,美國減少在中東的投入是主動和被動雙重驅動的結果,其留下的所謂“真空”正在被中東國家和人民理所當然地收回。盡管這并非朝夕之間就可完成,但它已經是一個發展方向。用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的話說,中東人民是中東的主人,中東不是誰家的“後院”,更不存在所謂“真空”。

對于世界大國而言,現在是時候重新審視中東了。行走其間很容易就可以發現,中東并非完全是國際新聞裡所呈現出來的那個混亂、落後和需要拯救的樣子。作為人類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之一,中東一些國家也有自己的運行規律并應該得到尊重。當然,在這個過程中,中東國家需要強化彼此之間的合作與理解。近期内的土耳其、伊朗、以及沙特等海合會國家的外交表現,證明中東國家已經在這樣做了。

簡而言之,中東正在被重塑,而且重塑的主導力量是本地區内的國家。中國對中東的政策制定和開展,也應該在此基礎上進行。中國特别不能落入美國等國家的輿論圈套。

近年來國際輿論場頻頻出現“世界大國在中東競争加劇”、“中國要挑戰美國在中東的地位”等議題,對此中國尤其需要保持清醒。的确,近些年來中東不少國家提出“向東看”并加大了與中國的交往力度,但這絕不是要舍棄美國轉而依靠中國,而是這些中東國家外交多元化的需要。中國不能對中東一些國家的“向東看”加以過多的想象。迄今,就世界大國對中東的吸引力和影響力而言,美國仍然是領先者。

在中東正被本地區國家努力重塑的當下,成功的中東外交一定是積極回應中東國家發展渴求的外交。假如今後在中東真的存在“大國競争”,那麼世界大國對中東國家發展的幫助程度,将會成為它們争取本地區國家的關鍵砝碼。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内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台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将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