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末的盛夏,我和一位來自北京的鐵路愛好者相約重慶,專程體驗絕大多數人不曾再有的出行方式——乘坐綠皮火車。
曾經的綠皮火車是中國鐵路的象征,構築了國内最初的鐵路網絡,是人們外出旅行、務工的不二之選。無論是去遙遠的邊疆,還是去繁華的大都市,一列列沒有空調、可開窗的綠皮火車承載了父輩一代太多的回憶:坐着近乎90度靠背的僵硬座位、睡着硬闆而狹小的上中下鋪,在那個手機還沒有普及的年代,人們或專心欣賞窗外的風景,或面對面暢所欲言,或手捧書籍,在繁鬧中求索精神世界。在車廂連接處,還站着隻買到無座票的乘客,售貨員推着小推車,在這些人群中靈活地穿梭,一邊喊着:啤酒、瓜子、飲料…
如今,相隔千裡的兩座城市之間,可以有多趟直達高鐵列車,但再也沒有一列綠皮火車載着旅客晃晃悠悠緩慢前行,它們已經退化至發達而高速的鐵路系統的神經末梢。雖然目前還存在着大量帶有空調的綠色普速列車,但這些列車是自2014年底普速列車全部統型以來,由過去的紅藍白等各種顔色車廂統一刷綠而成,與真正傳統的綠皮火車有着本質的不同。
我們來到此次需要乘坐的5612次綠皮火車的起點——重慶站。這座位于重慶市渝中區的普速車站又稱菜園壩站,曾經是重慶最重要的對外交通樞紐,承載着重慶地區幾乎所有的鐵路客運任務。随着城市發展,設施更加先進、環境更加良好的重慶北站、重慶西站相繼啟用,這座已近古稀之年的老站隻挽留下每天約10趟的列車班次。昔日的繁忙,如今隻能從空蕩蕩的候車室來遐想。
重慶火車站(菜園壩火車站)
車站時刻表
上午9點半剛過,5612次列車提前半小時開始檢票。這天,乘客并不是很多,除了要去沿線村鎮的村民,也還有一些年輕旅客,其中不少是為了去40多公裡外的網紅古鎮——銅罐驿,綠皮火車隻是順便來打卡體驗。
停靠在站台上的5612次列車迎接旅客上車
10點05分,伴随着重慶站的特色出發音樂,我們的5612次列車緩緩駛出,列車沿老成渝鐵路前行,在沿途停靠26個站點後,并于當日下午5點半抵達終點内江站,全程285公裡,耗時7個半小時,最高運行時速不過60公裡。由于全列車廂均為硬座車,說它是鄉村大公交一點都不為過。
炎炎夏日,很難想象在沒有空調的車廂裡會是何等滋味,但綠皮火車的精髓就在于能夠開啟的窗戶,列車行進時産生的風呼呼作響,車頂的電扇亦是馬力全開,給人的體感并不悶燥。由于空位較多,乘客們可以直接躺倒在座椅上休息,也可以随意更換座位。在這裡,自由可以得到最充分的發揮,沒有人會跟形象二字過意不去。
列車窗外視角
車廂内一隅
由于老成渝鐵路在重慶市郊一帶幾乎都沿長江并行,我們得以一睹城市的濱江風光。也許乘務員大叔注意到我帶着相機,在接近重慶南站時,他熱忱地提醒道這裡的江邊可以拍到軍艦,我探出窗外,隻見軍艦已經被旁邊的建築遮擋,錯失了最佳拍攝時刻。也許由于多次執乘列車,大叔已對沿途的周遭環境了如指掌,随着列車停站,他和其他乘務員一起來到車門口,組織旅客上下車。但在更多沒事的時候,也時而打盹,時而和其它乘務員閑聊,在這趟綠皮火車上,時間就如同列車的速度,緩慢、悠閑,但有序。
列車到站後乘務員組織旅客乘降
列車抵達銅罐驿,大部分旅客下了車,我們的旅途仍在繼續。空曠的車廂内,轉彎時輪軌的劇烈摩擦聲、經過道岔時的哐當聲變得更加清脆,由于這條鐵路是非封閉線路,村民們時常穿越鐵道,機車不得不時刻鳴笛,提醒附近的村民有火車經過。這些聲響看似噪音,但卻是體驗綠皮火車的必備伴奏。當午後的困意來襲,趴在桌闆上,吹着窗外的風,在機械的交響中漸漸入眠。
在鐵軌上行走的附近居民
沿途上來幾個老人,交談的聲音把我吵醒,他們應該是附近的村民,沒坐幾站就下了車。為了照顧沿線村落居民的公共出行,如今的綠皮火車大多都已帶有公益性質,站與站之間的距離可以短到隻有五六公裡,一些小站除了站房,周圍幾乎看不到幾個像樣的建築。
列車上閑聊的老人們
柏林火車站
由于時間有限,當列車抵達永川站時,我們不得不結束旅程。 下車的時候,再看一眼停靠在站台上的鋼鐵巨龍,不知道這種純粹的綠皮火車還能堅持多久,也許有一天,取而代之的将是再也不能開窗的空調車底。
停靠永川站的5612次列車
從重慶出發,乘坐5612次列車到永川,車程約4小時,如果坐高鐵,僅僅不到半個小時。
圖/文:子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