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民間剪紙的曆史發展狀态

民間剪紙的曆史發展狀态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07 18:33:32

民間剪紙的曆史發展狀态(樂山從傳統到現代)1

李如正在剪紙

民間剪紙的曆史發展狀态(樂山從傳統到現代)2

剪紙作品《清溪茉莉花》

民間剪紙的曆史發展狀态(樂山從傳統到現代)3

剪紙作品《家鄉山水》

一提到剪紙,多數人腦海裡第一時間浮現的是大紅的喜字和窗花,鄉土氣息濃郁。而在犍為縣清溪鎮,卻有一個“80後”小夥李如,從小沉醉在剪紙的世界中,以紙為樂,通過不斷地學習、創新,讓這門傳統的藝術變得更具現代感。如今,李如在犍為縣城和清溪兩地開辦了剪紙藝術培訓班,并在犍為文廟附近開設剪藝坊。通過傳統民間技藝增加收入的同時,也讓剪紙藝術得到了傳承和發揚。

表達真摯祝福

散發泥土芬芳

早晨,位于犍為文廟旁的文林街,熱鬧非凡。李如坐在剪藝坊的店門口,泡上一壺茉莉花茶,細細品味,這是他一天剪紙工作的開始。隻見他拿出一張普通的紅紙,在沒有任何實物參考的情況下,許許多多的花瓣随他手中飛舞的剪刀變得活靈活現。很快一件巧奪天工、栩栩如生的團花便剪好了,與周圍的喧嚣相比,這裡安靜而祥和。

“像團花這樣的作品,蘊含着富貴、福到之意。”李如說,其實,每幅作品都是源于創作者的内心世界,正因為如此,每一幅剪紙才能恰如其分地表達出真摯的情感。

說話間,熟識的老街坊、朋友陸續走進店裡,靜靜地欣賞李如的剪紙作品。“很多人常常會走進來看看,比如到文廟遊玩的遊客,有喜歡的作品也可以帶走。”李如告訴記者,這是他喜歡的場景,每個人在剪藝坊都可以放松身心。

“犍為曆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民間藝術種類繁多,源遠流長。李如作為清溪剪紙的唯一傳承人,讓清溪剪紙以獨有的藝術風格走入觀衆的視野,被列入犍為縣非物質文化遺産。”在剪藝坊,犍為縣文聯主席張建紅告訴記者,李如擅長“拉刀法”和“插刀法”,一拉一插之間,讓人體會到時光沉澱的韻味,也讓剪紙散發出泥土的芬芳。

從小熱愛剪紙

學藝不遺餘力

熟能生巧,談到剪紙,還要從李如第一次摸剪刀開始。李如從小生活在清溪鎮,每年春節,當地人為了豐富自己的生活,經常剪窗花裝飾家居。李如如今回憶起來特别神往:“一到過年,每家每戶都貼滿了火紅的窗花,美極了!”李如看着奶奶剪,也拿起剪刀,有模有樣地學起來,六七歲時,李如已經能夠獨立完成窗花和小人的剪紙了。10歲時,各種飛禽走獸,李如都能剪出個大緻的形狀,左鄰右舍都誇他有剪紙的天分。奶奶卻笑而不語,希望孫子以學業為重,畢竟剪紙隻能作為業餘愛好。

然而,李如卻不這麼認為,他喜歡藝術,并決心靠藝術吃飯。李如高中開始就專業學習美術,并順利考入了四川師範大學學習國畫,當别人都在努力創作花鳥時,他卻有意在畫作中尋找剪紙的素材。學業不忙的時候,他也喜歡到錦裡轉一轉,看一看,向老藝人學習剪紙技藝。

“剪紙創作需要美術功底,如果将繪畫的圖案用剪紙的形式表現出來,可能會更傳神,也符合現代人審美。”李如将心中所想剪到紙上,一幅剪紙作品《丹鳳朝陽》讓人眼前一亮:美麗的鳳鳥向着太陽,寓意美好和幸福。當這幅作品參加校園藝術展時,很多學生都被這幅剪紙的精細所吸引,一些同學主動找到李如,想拜他為師。

于是,李如在學校辦了一個剪紙社團,免費教同學剪紙。他還利用課餘時間和同學走進社區、企業參加各種民俗展演,邊展出作品邊現場表演剪紙藝術。看着大學生們用靈巧的雙手,将一張張簡單的紙變為一個個有趣的畫面和故事,人們都贊歎不已,紛紛購買他們的剪紙作品。當大多數學生還在伸手向父母要生活費時,李如已經可以依靠剪紙養活自己了。

賦予時代氣息

剪出美好人生

李如認為,剪紙作為中國傳統民間藝術,年輕人在傳承的同時,應該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曆,在創造過程中賦予剪紙更多的時代氣息。大學畢業後,李如毅然放棄在成都的高薪工作,堅持回到家鄉,做自己想做的事。他開班教授剪紙,并在犍為文廟開了剪藝坊,讓更多的人學習和了解清溪剪紙。

剪紙藝術,唯有不斷創新才有生命力。從一開始,李如就注重創造而非模仿,表達情感多過追求技術。他善于觀察生活中的一草一木,即使是水中暢遊的小魚也能激起他創作的靈感。善于發現的人,總是更容易看到生活中的美,這在他的作品中有更深刻的展現。

在剪藝坊,挂着一幅《紅船精神》,喜慶的團花中間是一艘紅船,紅船上用剪刀剪出“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8個大字,作品既繼承了傳統的色彩,又有新時代内涵,精心雕琢的作品充滿了正能量,給人以正氣。

一幅《清溪茉莉花》,一束茉莉花插在花瓶中,造型簡潔誇張,藍色的紙面與古樸典雅的花瓶相得益彰,茉莉花立體感強,仿佛能夠聞到花香。《樂山大佛》《嘉陽小火車》《犍為文廟》……家鄉的這些美景,李如都通過手中的剪刀,将傳統文化的精髓躍然于紙上。

靠着一摞紙和一把剪刀,李如自由地行走在樂山各大民俗活動的現場。他在創作一幅剪紙作品時,大部分時間都花在創意和構思上,有時候還會反複推翻自己的想法,然後重來。他還經常上網查閱資料,作為支撐自己想法的依據,在反反複複中逐漸堅定自己的創意和構思。李如說,每一件作品,他都會用心對待,對于藝術,所有人都應該有一顆敬畏之心,因為隻有敬畏,才會用心做出感動自己也溫暖别人的作品。

李如熱愛家鄉,熱愛清溪,通過他的不斷努力,清溪剪紙正在申報樂山市非物質文化遺産。作為清溪剪紙唯一的傳承人,李如說,在剪紙藝術的傳承道路上也許會遇到很多困難,但是他會堅定地走下去,用會說話的剪紙,剪出精彩的人生。樂山日報 張波 文/圖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