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的初春依舊低溫寒冷,不少人喜歡吃滋補的牛羊肉來禦寒。牛羊肉雖然好吃,但是相比北方,南方的牛羊肉會貴一些,基本上一斤要50-60元。牛羊肉一個星期吃上2-3次還行,吃太多的話,錢包也不允許。春天我家常吃泥鳅,在我們本地,泥鳅才8元一斤,比吃牛羊肉劃算多了。泥鳅肉質細膩營養高,隻有一根大刺,很适合老人和孩子吃。
泥鳅營養豐富,含有優質動物蛋白、鈣、磷和多種維生素,脂肪和膽固醇含量都很低。泥鳅中的鈣含量很高,被稱作是魚類中的“補鈣冠軍”。相同重量下,泥鳅含鈣量是鯉魚的6倍,帶魚的10倍,遇到可以多買點。春天多給生長期的孩子吃泥鳅補鈣,對長個很有幫助。泥鳅除了煮湯,還可以油炸後炒着吃,特别美味。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下紫蘇炒泥鳅的做法,需要準備的食材有:泥鳅 1斤,紫蘇 一小把,生姜 1塊,大蒜 3瓣,幹辣椒 3個,食用油 适量,鹽 适量,面粉 适量。
泥鳅買回來放在水裡養上2個小時,倒掉水分。放入一勺鹽,在盆子上加蓋一個鍋蓋,避免泥鳅跑出來。泥鳅在鹽的刺激下會把身體裡的髒東西吐出來。
燒一鍋熱開水,等到盆子裡的泥鳅沒有動靜,鍋蓋留一條縫,倒入熱開水,把泥鳅燙到半熟,簡單清洗一下,倒掉水分。
盆子裡放入适量的面粉,跟泥鳅混合均勻,清洗掉泥鳅表面的白色粘.稠物。
用剪刀把泥鳅的肚子剪開,清洗幹淨内髒。如果覺得去内髒太麻煩,不去也是可以的,吃起來會有一些苦味。
在泥鳅上撒一些面粉,讓泥鳅裹上一層薄薄的面粉。
小鍋裡放入适量的食用油,燒到5成熱,放入筷子周圍冒小泡泡說明油溫夠了。少量多次地放入泥鳅,中小火慢炸,一直炸到泥鳅浮上油面,再轉大火炸1分鐘。
炸好的泥鳅用濾網撈出來控一下油。
生姜去皮切絲,蒜米去皮切碎,幹辣椒切成小段,紫蘇清洗幹淨切成小段,沒有紫蘇可以不放。
熱鍋放油,放入姜絲、蒜末、幹辣椒翻炒出香味,加入紫蘇翻炒到變色。紫蘇加熱後變成綠色是正常現象。
加入炸熟的泥鳅,翻炒均勻,按照個人口味加入适量的鹽調味,一道好吃的紫蘇炒泥鳅就做好了。
魚類中的“補鈣冠軍”,鈣是鯉魚的6倍,帶魚的10倍,遇到多買點。春天外行人吃牛羊肉,内行人專吃它,肉質細膩營養極高,才8元1斤,很适合日常食用,别不懂吃。
今天分享這道紫蘇炒泥鳅的做法,您喜歡嗎?泥鳅,您家喜歡怎麼吃呢?如果您喜歡今天分享的内容,請收藏,轉發,關注龍寶可以看到更多的美食日記。龍寶家圖文原創美食,盜用必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