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是用什麼教書的?熱焦點評(19-64):廣東學安徽除了經濟還有什麼?,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廣東是用什麼教書的?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熱焦點評(19-64):廣東學安徽除了經濟還有什麼?
彭澎接受《羊城晚報》采訪
題外話:在全國掀起的學安徽熱潮中,廣東顯然走在前列。除了産學研融合之外,城鄉一體化建設可能也是很重要的學習方面。改革開放之初,廣東珠三角以城鄉連成一片為驕傲,現在發現城市像城市,鄉村像鄉村,才是正道!而安徽農村保留更多的古韻和記憶更加值得借鑒。當然,首先是保持青山綠水,幹淨整潔,哪怕經濟落後一點,都會顯得更加文明。
古韻新風和諧相融美麗安徽念活“山水經”
2019年11月15日羊城晚報
在安徽黃山市潛口村,75歲的吳翠蓮日常生活多了一項活動——收集村頭的煙蒂紙盒,每周到村裡的“生态美超市”兌換一次。“30個紙盒積一分,4分就可以換一瓶洗潔精!”捧着積分本,吳翠蓮笑容滿面。
汽車沿着山路盤旋,來到黃山市休甯縣溪口鎮祖源村。這座有着1300多年曆史的古村原本“藏在深山人不知”。如今,這裡是聞名遐迩的全國生态文明村,有流泉飛瀑、粉牆黛瓦,每年接待遊客15萬餘人次。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行“河長制”“林長制”、開設“生态美超市”、打造“十裡江灣”……近年來,安徽加快推進産業轉型升級,大力調結構、優布局、強産業,走出了一條高質量發展新路,更讓綠色發展成果不斷惠及民生。
A
皖韻村莊打造鄉村旅遊“樣闆”
溪口鎮祖源村村民朱敏忠的日子越過越紅火。三年前,返鄉創業的他在祖源村開起了一家農家樂,可同時接待60人吃飯。2018年純收入就有4萬元,今年以來純收入已達8萬元……
通過農村環境整治,建設民宿群、農家樂和客棧,千年古村祖源村以绮麗風景、良好生态和悠久文化成了鄉村旅遊“樣闆”。
讓鄉村強起來、美起來、活起來!目前,安徽全省已建、在建美麗鄉村中心村7000多個,越來越多的村莊像祖源村一樣,正通過産業振興煥發新活力。
協調是高質量發展的内生特點,高質量是協調發展的基本要求。近年來,安徽持續推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大力推進鄉村振興、區域聯動、縣域突破,進一步增強發展平衡性。高質量推進“一圈五區”建設,在協調共進中增強發展整體性,全省貧困人口由2012年的679.1萬人減少到2018年底的49.8萬人、年均減貧100萬人以上;貧困村由2014年建檔立卡時的3000個下降到2018年底的64個;貧困發生率從9.1%降至0.93%。
其中,安徽以大别山等革命老區為首位重點,統籌推進皖北地區、沿淮行蓄洪區等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通過強化紅色文化傳承、特色産業培育、對外通道建設、生态環境保護,确保穩定脫貧奔小康、綠色減貧促振興。2017-2018年革命老區生産總值年均增長7.9%。而皖南國際文化旅遊示範區則重點打出“黃山”牌、“徽文化”牌和“兩山一湖”牌,建設世界聞名的東方度假勝地,以旅遊産業帶動了當地經濟發展。
B
保護修複成就水清岸綠十裡江灣
由南向北溯江而上,從澛港大橋到臨江橋,再到遊船碼頭,最後到弋矶山醫院——全長10.4公裡、總面積8.12平方公裡的“十裡江灣”景觀帶,已成為蕪湖的新城市名片。
深抓“大保護”。近年來,安徽嚴把紅線,務實推進沿江1公裡、5公裡、15公裡岸線分級管控措施,全面落實“禁新建、減存量、關污源、進園區、建新綠、納統管、強機制”七項舉措,長江幹流安徽段排查掌握的排污口全部實現智能化在線監控,長江幹流水質連續6年保持為優。通過大力度整治,蕪湖“十裡江灣”兩岸草木蔥茏、風景優美,夜晚燈光燦爛,已成為旅遊“打卡地”。
深抓“大修複”。合肥探索推廣“護綠、增綠、管綠、用綠、活綠”的林長制改革,設立五級林長52122名,實現一山一坡、一園一林都有專員專管。
今年國慶慶典群衆遊行活動中,“美好安徽”彩車的LED顯示屏上,展示了一幅新安江水清岸綠、魚翔淺底、白鹭齊飛的美好畫卷,這正是安徽保護好山好水、争創高質量發展新優勢的真實寫照。
創意驅動古鎮盡展新風采
“黃山到深圳招商引資,我就想着過來看看,沒想到在這裡一待就是2年。”2017年,深圳設計師李松在徽州西溪南開了一家叫做“夢溪方會”的民宿,在民宿裡挂牌了設計師交流中心,布置起了田園書屋、文化沙龍咖啡和路演大廳。民宿的公共空間裡,随處可見他精心收藏來的明清地契、家具古玩。
濃厚的曆史底蘊與現代化的藝術氣息,在這裡無縫融合。和李松一樣,越來越多的設計師、公司選擇入駐西溪南。
位于黃山市徽州區中西部的西溪南鎮,保留着明清建築100多棟。近年來,西溪南通過延伸旅遊等原有産業、注入文化創意新興産業,融産業、旅遊、社區、人文功能于一體,建設集商務辦公、社區交流、生活配套、加工制造多功能于一體的創意産業特色小鎮。繼2017年被列入省級特色小鎮,2019年,西溪南村又榮獲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稱号。
業态豐富了,創意提升了,西溪南愈發成為傳承古徽州文化的“老堂前”、迎接海内外賓朋的“新客廳”。
掃一掃看詩情畫意西溪南
垃圾兌換換出惠民“生态美”
垃圾可以兌換積分,換取油、鹽、醬、醋、牙膏、洗衣粉等物品。20個塑料空瓶換一包鹽,一紙杯煙頭換一瓶醬油……這樣的“生态美超市”已經開進了黃山的多個村落。每到開放日,“生态美超市”門前常排起長龍,村民們提着大包小包的可回收垃圾等待登記積分。
“生态美超市”是黃山市在新安江生态補償機制試點工作中探索建立的“垃圾兌換超市”的升級版和拓展版。2018年9月開始,黃山市在新安江流域全面推廣“生态美超市”,形成“政府引導、市場補充、公衆參與、生态共享”的全民保護創新機制。
“現在這裡不僅可以用垃圾兌換物品,還是村裡便民惠農和文明宣教的窗口。”黃山市潛口村黨委書記洪濤說,“垃圾少了,村容美了,老百姓主動參與了,分類意識提高了,投資也更有吸引力。”截至目前,潛口村在“生态美超市”開戶582戶,占全村總戶數36%,累計兌換7408人次,兌換垃圾4.5噸、農藥廢棄包裝物1.2萬件,兌換生活用品金額3.3萬元。
專家點評
粵皖宜共謀綠色産業
珠江治理可借鑒長江
廣州市社會科學院高級研究員彭澎認為,安徽推進河(湖)長制和林長制改革,在全國率先探索跨省域新安江生态補償機制試點,這恰恰也是廣東生态文明建設的重點。
近年來,廣東充分發揮河長制湖長制的關鍵作用,推動水生态環境質量持續改善,推動實現河清湖碧。其中,“廣東河更美”大行動狠抓重點污染河流治理,大力實施河湖專項清理整治,細緻開展摸底排查,全面落實主體責任,強化日常長效管理,确保河湖水環境不斷改善。同時,實施“萬裡碧道”工程,高标準制定建設規劃,因地制宜、分區建設,試點先行、示範帶動,在廣東大地打造碧水清流的生态廊道。
“治理珠江和長江有不少共同點,廣東與安徽在綠色産業、環保産業上也可以進行深入合作,包括股份制改革、BOT的使用、金融機構的參與等。”彭澎建議。
來源: 羊城晚報
關注同花順财經微信公衆号(ths518),獲取更多财經資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