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沈陽著名的特色曆史文化

沈陽著名的特色曆史文化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19 09:14:53

  沈陽是曆史文化名城,給我過帶來了無可估量的價值。沈陽的曆史悠久,都是靠當地的人民不斷傳承才會有今天曆史文化名城的著稱。當地的菜也是物美價廉的,值得一試,有機會去沈陽的話就要去沈陽故宮、沈陽植物園……這些都是具有悠久曆史的。下面我們一起走進沈陽文化,了解沈陽的曆史文化吧。

  沈陽是聞名遐迩的曆史文化名城。因地處古沈水(今渾河)之北而得名。沈陽地區蘊育了遼河流域的早期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沈陽别名盛京或奉天。是清太祖努爾哈赤在1625年建立的後金遷都于此便更名為盛京。1657年清朝以“奉天承運”之意在沈陽設奉天府,沈陽又名“奉天”。

  沈陽共有三處世界文化遺産保護單位,是除北京之外中國世界文化遺産最多的城市。他們分别是沈陽故宮沈陽北陵(昭陵)(沈陽東陵(福陵)沈陽故宮始建于公元1625年,是清朝入關前清太祖努爾哈赤、清太宗皇太極建造的皇宮,又稱盛京皇宮。

  沈陽故宮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中國現存最完整的兩座宮殿建築群之一,現已辟為沈陽故宮博物院。北京、沈陽兩座故宮構成了中國僅存的兩大完整的明清皇宮建築群。

  北陵公園(昭陵),是清第二代君主皇太極與孝端文皇後的陵墓,是清代皇陵和現代園林完美結合的遊覽勝地,面積3.32公頃。北陵建于1643年,北陵公園以其古老曆史、神秘皇陵和園林景觀,成為鑲嵌在沈城大地上的璀璨明珠。東陵(福陵)是清太祖努爾哈赤及其皇後葉赫納喇氏的陵基。

  東陵始建于1629年,1651年基本建成,後經順治、康熙、乾隆多次修建,形成了完整的陵基建築群。陵内有莊嚴的正紅門,有生動的石獅、石虎、石馬等,有着名的108蹬台階,有方城、隆恩殿、東西配殿、大明樓、寶頂等建築。東陵的建築嚴謹,雕刻精細,體現了中國古代建築藝術的優秀傳統和獨特風格。

  作為曆史文化名城的沈陽,各種宗教的建立和傳播,在客觀上極大地豐富了它自身文化的内質。在衆多的宗教中,道教首當其沖最早來到沈陽。在道教的傳說中,東嶽大帝是掌管人間貧富貴賤,生老病死的神仙。自古以來,上至帝後王公,下至貧民百姓,都要對它頂禮膜拜。

  沈陽的曆史

  一、後金遷都沈陽

  明朝末年,建州女真族興起。萬曆四十四年(1616),努爾哈赤統一女真各部稱汗,國号大金,史稱後金,定都赫圖阿拉(今遼甯省新賓縣永陵東南)。後金天命六年(1621),努爾哈赤攻占遼陽、沈陽,遷都于遼陽。

  天命十年(1625)春,努爾哈赤不顧貝勒諸臣異議,決定遷都沈陽。當年農曆三月三日在拜祭祖陵後,便率親族百官自東京(遼陽)起程,夜宿虎皮驿(今沈陽蘇家屯十裡河),翌日抵沈陽。從此沈陽成為後金政權的統治中心。後金遷都沈陽後,努爾哈赤便營造汗宮王府,修建與八旗貝勒共議國政的大政殿和十王亭。

  二、皇太極登基

  後金天命十一年(1626)八月十一日努爾哈赤死後,經過一番明争暗鬥,努爾哈赤的第八子皇太極繼承汗位。九月初一,在代善等諸王貝勒和文武百官簇擁下,皇太極在沈陽皇宮大政殿舉行了隆重的登基大典,诏告天下,改明年為天聰元年,大赦國中死刑以下罪犯。

  為加強皇權,削弱諸王貝勒地位,天聰五年(1631),又仿明制設立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天聰八年(1634)四月,皇太極下令官名及城邑名改以滿語稱,沈陽改為“謀克敦”(興盛之意),漢文寫作“天眷盛京”。

  天聰十年(1636)四月五日,滿、蒙古族諸貝勒及漢族官員都擁戴皇太極“上尊号”,他欣然同意,便于五月十五日率文武百官出德勝門(今沈陽市大南門),前往天壇,将他“踐天子位,建國号為大清,改元為崇德元年”昭告天地,并築壇行受尊号禮,稱“寬溫仁聖皇帝”,史稱清太宗,開創了清王朝280多年的基業。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